0  324043  324051  324057  324061  324067  324069  324073  324079  324081  324087  324093  324097  324099  324103  324109  324111  324117  324121  324123  324127  324129  324133  324135  324137  324138  324139  324141  324142  324143  324145  324147  324151  324153  324157  324159  324163  324169  324171  324177  324181  324183  324187  324193  324199  324201  324207  324211  324213  324219  324223  324229  324237  447090 

18. 北平部分国民党员于1931年9月19日致电国民党中央,提出“请息内争,共抗外敌”;11月4日,北平大学教授也提出“立泯派系之见,共赴国难”。这说明

  A、国难当头使民族矛盾激化

    B、国民党内部发生了分化

    C、中共统一战线政策被接受

    D、国共内战受到一定遏制

试题详情

17. 1919年的《每周评论》指出:“巴黎的和会,各国都重在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非全世界的人都站起来直接解决不可。”中国人“直接解决”的表现不包括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国民革命                      D、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试题详情

16.历史学家指出:“五四爱国运动是与新文化运动紧密结合的,而五四运动的发生和成功,也仰赖于当时社会多元力量的威力。”这段材料表明

    ①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准备了条件

     ②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均有多元力量参与

     ③五四运动是工、商、学各阶层努力的结果

    ④五四运动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15.台湾义士丘逢甲上奏朝廷:“万民誓不从日,割亦死,拒亦死,宁先死于乱民手,不愿死于倭人之手……”与这段话反映的史实有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试题详情

14.清光绪帝曾发布《罪己诏》:“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这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的“议约”是指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试题详情

13.(2009-重庆文综,19)右图是外国侵略者在洗劫并焚毁圆明园时掠夺的文物照片。法国佳士得公司于2009年2月25日将这两件文物公开拍卖,引起中国人民的愤慨。该文物被掠夺时在位的清朝皇帝是

     A.道光帝  

    B.咸丰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试题详情

12.运用数轴可以有效地记忆和掌握历史事件演变的线索和规律。请依据下图填写出数轴中空缺的内容。

    A.三元里抗英                        B.左宗棠收复新疆     

    C.甲午战争                          D.戊戌变法

试题详情

11. 中国古代官吏铨选的途经很多,有世袭、纳赀、军功、荐举、郎选、恩荫和科举制度。盛行于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是

    A、世卿世禄制(世袭制)             B、荐举贤才,授以官职

    C、分科举士,考试选官              D、八股取士,封闭考选

试题详情

10. 刺察是皇帝通过自己控制的监察系统,甚至使用特种刑狱部门,对各级文武官员进行监督和审察,或用以了解社会的政治情况,加强对社会和百官的控制。汉武帝对地方实施的比较有效的刺察措施是

    A、“殿”“最”制度                B、刺史制度

    C、通判制度                       D、密奏制度

试题详情

9. 《文献通考·职官四》说:“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材料说明了

    A、中书、门下、尚书三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构

    B、中书、门下、尚书省在政事堂共同商定国事

    C、政事堂会议是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决策机关

    D、政事堂从“议事”之所变成宰相的办事机关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