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2分)已知:
芳香烃A能发生下面一系列化学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 G , A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② ,③ ,⑥ ;
(3)书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⑤
(4)上述流程中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5)是制造集成电路不可缺少的物质,其单体可以通过G与乙炔加成制得。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2分)X、Y、Z、M均为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其原子序数按由小到大排列。X可分别与Y、Z、M组成10电子共价化合物。X、Z、M三种元素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1) 写出元素的名称:X. ,Z. 。
(2) 已知有反应2ZX3+3CuO=Z2+3Cu+3X2O,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和必要的用品,可以进行制取ZX3并证明ZX3具有还原性的实验。
① 分夜漏斗中的溶液可能是 或 (填写名称)。
② 证明ZX3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 。
③
上述装置有一不当之处,请在下面方框中画出改进部分的装置图。
(3) 物质的检验和分离,是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① X与Z元素可共同组成一种常见的阳离子,写出检验该离子的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操作: ;
现象: 。
② 下列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① 渗析② 蒸馏③ 过滤④ 分液,其中基本原理相近的是下列的 (填序号)。
A. ①和② B. ③和④ C. ①和③ D. ②和④
22.(11分)下图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已知:A、D、F、H均为单质,X常温下为无色液体,B为淡黄色固体,J溶于酸得到黄色溶液。
请按要求填空:
⑴写出B的电子式: 。
⑵写出用A作电极电解G溶液,在电极上生成E的反应式: ,反应⑤的现象是 。
⑶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④在生产中有重要应用,被称为 反应。
⑷反应⑥的离子方程式是 。
21.(11分)A、B、C、D是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C及B、D分别是同一主族元素,B、D两元素的原子核中质子数之和是A、C两元素原子核中质子数之和的两倍,又知四种元素的单质中有两种气体、两种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D在周期表中同处在_____族,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下列可以验证B与D两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强弱的实验事实是 (填写编号);
A.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B.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原子的电子层数
C.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单质与氢化合的难易
(2)写出两种均含A、B、C、D四种元素的化合物相互间发生反应,且生成气体的离子方程式 ;
(3)A、B、D间可形成甲、乙两种微粒,它们均为负一价双原子阴离子,且甲有18个电子,乙有l0个电子,则甲与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D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其低价氧化物能反应生成D的单质.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20.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气体A和B,在一定压强和温度下发生反应 A(g)+xB(g)
2C(g),达到平衡后,只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浓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A.30min时降低温度,40min时升高温度
B.0-8min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8mol/(L·min) -1
C.反应方程式中的x=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D.54min时C的体积分数大于40min时
第Ⅱ卷(46分)
19.某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几种(不考虑溶液中含的较少的H+和OH-)Na+、NH4+、SO42-、CO32-、NO3-。取200mL该溶液,分为等体积的二份分别做下列实验。实验1:第一份加入足量的烧碱并加热,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224mL。实验2:第二份先加入足量的盐酸,无现象,再加足量的BaCl2溶液,得固体2.33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可能含有Na+ B.该溶液中肯定含有NH4+、SO42-、CO32-、NO3-
C.该溶液中一定不含NO3- D.该溶液中一定含Na+,且c(Na+)≥0.1 mol/L
18.一些烷烃的燃烧热如下表:
化合物 |
燃烧热/kJ·mol-1 |
化合物 |
燃烧热/kJ·mol-1 |
甲烷 |
890.3 |
正丁烷 |
2878.0 |
乙烷 |
1560.8 |
异丁烷 |
2869.6 |
丙烷 |
2221.5 |
2-甲基丁烷 |
3531.3 |
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A.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C2H6(g)+7O2(g)=4CO2(g)+6H2O(g) ;△H= -1560.8 kJ·mol-1
B.稳定性:正丁烷﹥异丁烷
C.正戊烷的燃烧热大于3531.3kJ·mol-1
D.相同质量的烷烃,碳的质量分数越大,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
17.右图装置(X、Y是直流电源的两极)分别进行下列各组实验,则下表中所列各项对应关系均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
电源X极 |
实验前U形 管中液体 |
![]() |
A |
正极 |
Na2SO4溶液 |
U形管两端滴入酚酞后,a管中呈红色 |
B |
正极 |
AgNO3溶液 |
b管中电极反应式是 4OH- -4e-=2H2O+O2↑ |
C |
负极 |
KCl和CuCl2混合溶液 |
相同条件下,a、b两管中产生的气体总体积可能相等 |
D |
负极 |
Fe(OH)3胶体和导电液 |
b管中液体颜色加深 |
16.以下实验能获成功的是:
A.将卤代烃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沉淀的颜色判断卤素原子
B.将铁屑、溴水、苯混合制溴苯
C.在苯酚溶液中滴入少量稀溴水出现白色沉淀
D.将铜丝在酒精灯加热变黑后,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铜丝恢复成原来的红色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1 mo1·L-1一氨水中,c(OH-)=c(NH4+)
B.在常温下,10mL 0.02mo1·L-1的HCl溶液与10mL0.02 mL mo1.L-1的Ba(OH)2溶液
充分混合,若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20mL,则溶液的pH=11
C.在0.1 mol·L-1CH3COONa溶液中,c(OH一)= c(CH3COOH)+c(H+)
D.0.1 mo1·L-1某二元弱酸强碱盐NaHA溶液中,c(Na+) = 2 c(A2-)+c(HA)+c(H2 A)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