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对学生掌握课本语言材料的考查。分析试题我们可以发现,作为试题组成的对比项或干扰项,基本出自于高中语文课本。考查的重点都是必修中的讲读课文和选修中的重点课文,。可见命题者旨在考查考生平时对文言重点篇目的掌握情况。
2.对一个虚词某种词性不同用法的辨析。一个虚词,作为某种词性时具有多种用法,这些用法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不同的语法搭配来进行判断。例如,“其”作为副词使用就有多种语气:表揣度语气、表反诘语气、表婉商语气、表期望语气。
1、对兼类词在具体语境中词性的辨析。兼类词就是指一个词具有多种词性,例如“而”字,可以是连词,也可以是代词,还可以组成复音虚词“而已”,充当语气助词。再如“其”字,可以是代词、副词和连词。
3、在文言文翻译中也涉及到重点虚词的考察。
2、题 型:四个选项,八个句子,形式是两两比较,考查异同,其中一个选自课本,另一个出自所供文段。
本部分共4小题,共160分。
36. (36分) 读下面甲、乙两国图,回答问题。
(1) 乙国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 与乙国比较,甲国的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有何不同?试分析其原因。(12分)
(3) 回答图中M、N两河的主要补给类型,并根据主要补给类型分析由此造成的两河水文特征的差异。(12分)
(4) M河流域的主要经济作物是____________。试分析种植该作物有利的自然条件。(8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