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24410  324418  324424  324428  324434  324436  324440  324446  324448  324454  324460  324464  324466  324470  324476  324478  324484  324488  324490  324494  324496  324500  324502  324504  324505  324506  324508  324509  324510  324512  324514  324518  324520  324524  324526  324530  324536  324538  324544  324548  324550  324554  324560  324566  324568  324574  324578  324580  324586  324590  324596  324604  447090 

52. “尽管他衣着简便,不事张扬,但蒋仍表现出一个征服者统领一切的气势,而不是和布尔什维克过于亲密的同志。他谨慎运用各种方式(包括布尔什维克主义)来实现其目标,只要它适合于‘中国是中国人的’口号。”美国《时代周刊》的这段报道,把蒋介石描述成

A.民族主义者   B.专制主义者  C.自由主义者   D.布尔什维克主义者

试题详情

51. 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

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          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

试题详情

50. 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做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此资料来自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试题详情

49. 《民报》创刊号刊登黄帝象(见下图)的主要目的是

世界第一之民族主义大伟人黄帝

A.提倡民主自由   B.宣传排满革命  C.倡导个人崇拜  D.反对帝国主义

试题详情

48.某思想家在1925年提到世人对他的评价:“自戊戌以来,旧则攻吾太新;新则攻吾太旧。”该思想家是此资料来自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胡适

试题详情

47. 《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马尾海战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试题详情

46. 1870-1910年中国一些进口贷物占总进口值的百分比

年份
棉布
金属和矿物
机械
1870
28.0
5.8
--
1880
24.9
5.5
--
1890
20.2
5.7
0.3
1900
21.5
4.7
0.7
1910
14.7
4.3
1.5

上表反映出

A.中国对工业产品需求量减少    B.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

C.近代中国工矿企业发展壮大    D.中国的传统手工业衰败没落

试题详情

45. 据记载,188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这说明

A.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       B.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

C.清朝天朝大国思想根深蒂固       D.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

试题详情

44. 下列太平天国的主张,直接体现抗灾意愿的是

选项
A
B
C
D
《天朝田亩制度》内容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
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迁彼丰处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资政新篇》内容
统一政令,依法治国
听取社会舆论;反对迷信
兴办保险事业
兴办医院和慈善机构

试题详情

43. 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和睦大家庭”的民族关系图片

展,展览内容按20世纪的不同年代分为若干板块,

在60年代板块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是              人头猴身的达尔文

A.《共同纲领》封面      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片断

C. 西藏自治区成立大会      D.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庆典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