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下图中A在B的方向排序正确的是 ( )
A.西北、东北、西南、西北 B.西北、西北、西南、东北
C.西南、东北、西北、西北 D.东北、西北、西北、西南
10.从甲地(700N,800E)到乙地(700N,1500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
A.一直向正东方向走 B.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
C.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 D.先向东北,再向东南走
9.甲(23°26′N,160°E),乙(23°26′S,160°W)两点,按“劣弧定向法”, 甲点在乙点的( )
A.东北 B.西北 C.西南 D.东南
8.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最吻合的地点是( )
A.90°W,89°S B.80°E,40°N C.10°E,1°S D.180°,71°N
7.在某幅地图上,位于同一经线的甲乙两地相距11.1厘米,两地的纬度差是15°,则此图的比例尺约为( )
A.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 B.1:15000000
C.1/30000000
D.0 400 80
6.下列关于本初子午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本初子午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B.本初子午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C.本初子午线是南北纬度的分界线 D.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5.右图中四条弯曲实线(表示等高线)处可能形成小河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下面四幅不同比例尺的地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
A.1:200000 B.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2km
C.1:20000 D.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2000km
读右图,回答1-3题。
1.河流ab段的流向为 ( )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
2.断崖顶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
A.59m B.99m C.199m D.259m
3.断崖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59m B.99m C.199m D.259m
63.材料一: 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摘自《戊戌变法》) 材料二: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工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 黄遵宪也难以接受,帝党领袖翁同龢也斥之为“说经家一野狐也”。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绪皇帝下令毁版。(摘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等) 材料三: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
,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摘自《梦蕉亭杂记》)(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希望“变法三年可以自立”的历史背景。(8分) 康有为的希望体现了戊戌变法的什么性质?(2分)
(2)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维新派在变法中的失误之处。(10分)
1-----10:DCBDDCACBA
11----20:CCBAADADDC
21----30:CCCBDADCBC
31----40:ADCCABDCCD
41----50:ADCCBCCABC
51----60:DAACCBCBCD
(2)变法过程中急于求成[2];变法内容上贪大求全[2];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树敌太多[2];变法理论有偏激之处[2],内部意见分歧[2]。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