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24470  324478  324484  324488  324494  324496  324500  324506  324508  324514  324520  324524  324526  324530  324536  324538  324544  324548  324550  324554  324556  324560  324562  324564  324565  324566  324568  324569  324570  324572  324574  324578  324580  324584  324586  324590  324596  324598  324604  324608  324610  324614  324620  324626  324628  324634  324638  324640  324646  324650  324656  324664  447090 

5. 求解功率最大时要注意固定阻值与可变电阻的差异。

试题详情

4. 输出功率大时效率不一定大,当,电源有最大输出功率时,效率仅为50%,所以功率大并不一定效率高。

试题详情

3. 区分电源总功率(消耗功率);

输出功率(外电路功率);

电源损耗功率(内电路功率);

线路损耗功率

试题详情

2. 在固定导体的I-U图线中,,斜率越大,R越小;

在固定导体的U-I图线中,,斜率越大,R越大,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U-I图象中,电源内阻,斜率越大,内阻r越大。

试题详情

例3. 如图3所示为一理想变压器,S为单刀双掷开关P为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为加在初级线圈两端的电压,为初级线圈中的电流强度,则(   )

A. 保持及P的位置不变,S由a合到b时,将增大

B. 保持P的位置及不变,S由b合到a时,R消耗的功率减小

C. 保持不变,S合在a处,使P上滑,将增大

D. 保持P的位置不变,S合在a处,若增大,将增大

图3

解析:S由a合到b时,减小,由可知增大,随之增大,而,又,从而增大,可见选项A是正确的。当S由b合到a时,与上述情况相反,将减小,可见,选项B也是正确的。当P上滑时,R增大,减小,又,从而减小,可见选项C是错误的。当增大,由,可知增大,随之增大;由可知也增大,则选项D是正确的。

说明: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关键是要分清变量和不变量,弄清理想变压器中和匝数比决定;和负载电阻决定;和匝数比决定。

总结:变压器动态问题(制约问题)

①电压制约:当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一定时,输出电压由输入电压决定,即,可简述为“原制约副”。

②电流制约:当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一定,且输入电压确定时,原线圈中的电流由副线圈中的输出电流决定,即,可简述为“副制约原”。

③负载制约:变压器副线圈中的功率由用户负载决定,…;原线圈的输入功率简述为“副制约原”。

特例:当变压器空载时(即负载电阻),输出功率为零,输入电流为零,输入功率也为零。当副线圈短路时(即负载电阻R=0),输出电流为无穷大,则输入电流也是无穷大,使原线圈处于“短路”状态。

[模型要点]

判断思路:

(1)电路中不论是串联还是并联部分,只要有一个电阻的阻值变大时,整个电路的总电阻就变大。只要有一个电阻的阻值变小时,整个电路的总电阻都变小。

(2)根据总电阻的变化,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判定总电流、电压的变化。

(3)判定变化部分的电流、电压变化。如变化部分是并联回路,那么仍应先判定固定电阻部分的电流、电压的变化,最后变化电阻部分的电流、电压就能确定了。

上述的分析方法俗称“牵一发而动全身”,其要点是从变量开始,由原因导出结果,逐层递推,最后得出题目的解。

图象特性

类型
公式
图象
特例
I-R图线


短路图象顶端
断路图象末端
U-R图线


短路
断路
U-I图线


短路
断路
P-R图线


当R=r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时有两个等效电阻

[误区点拨]

1. 区分固定导体的I-U图线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U-I图象。

试题详情

2. 直流电路的动态变化引起的功能及图象问题

例2. 用伏安法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伏安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回答:

(1)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各多大?

(2)图线上a点对应的外电路电阻是多大?电源此时内部热耗功率是多少?

(3)图线上a、b两点对应的外电路电阻之比是多大?对应的输出功率之比是多大?

(4)在此实验中,电源最大输出功率是多大?

图2

解析:

(1)开路时(I=0)的路端电压即电源电动势,因此,内电阻

也可由图线斜率的绝对值即内阻,有:

(2)a点对应外电阻

此时电源内部的热耗功率:

也可以由面积差求得:

(3)电阻之比:

输出功率之比:

(4)电源最大输出功率出现在内、外电阻相等时,此时路端电压,干路电流,因而最大输出功率

当然直接用计算或由对称性找乘积IU(对应于图线上的面积)的最大值,也可以求出此值。

评点:利用题目给予图象回答问题,首先应识图(从对应值、斜率、截矩、面积、横纵坐标代表的物理量等),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及描述的物理过程:由U-I图象知E=1.5V,斜率表内阻,外阻为图线上某点纵坐标与横坐标比值;当电源内外电阻相等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

试题详情

1. 直流电路的动态变化引起的电表读数变化问题

例1. 如图1所示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各表(各电表内阻对电路的影响均不考虑)的示数如何变化?为什么?

图1

解析:这是一个由局部变化而影响整体的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应用的动态分析问题。对于这类问题,可遵循以下步骤:先弄清楚外电路的串、并联关系,分析外电路总电阻怎样变化;由确定闭合电路的电流强度如何变化;再由确定路端电压的变化情况;最后用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及分流、分压原理讨论各部分电阻的电流、电压变化情况。

当滑片P向左滑动,减小,即减小,根据判断总电流增大,A1示数增大;

路端电压的判断由内而外,根据知路端电压减小,V示数减小;

对R1,有所以增大,示数增大;

对并联支路,,所以减小,示数减小;

对R2,有,所以I2减小,A2示数减小。

评点:从本题分析可以看出,在闭合电路中,只要外电路中的某一电阻发生变化,这时除电源电动势、内电阻和外电路中的定值电阻不变外,其他的如干路中的电流及各支路的电流、电压的分配,从而引起功率的分配等都和原来的不同,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注意电路中各量的同体、同时对应关系,因此要当作一个新的电路来分析。解题思路为局部电路→整体电路→局部电路,原则为不变应万变(先处理不变量再判断变化量)。

试题详情

2. (2005年南通调研)如图6所示,光滑平行的水平金属导轨MNPQ相距l,在M点和P点间接一个阻值为R的电阻,在两导轨间矩形区域内有垂直导轨平面竖直向下、宽为d的匀强磁场,磁感强度为B。一质量为m,电阻为r的导体棒ab,垂直搁在导轨上,与磁场左边界相距d0。现用一大小为F、水平向右的恒力拉ab棒,使它由静止开始运动,棒ab在离开磁场前已经做匀速直线运动(棒ab与导轨始终保持良好的接触,导轨电阻不计)。求:

图6

(1)棒ab在离开磁场右边界时的速度;

(2)棒ab通过磁场区的过程中整个回路所消耗的电能;

(3)试分析讨论ab棒在磁场中可能的运动情况。

解析:(1)ab棒离开磁场右边界前做匀速运动,速度为vm,则有:

对ab棒=0,解得

(2)由能量守恒可得:

解得:

(3)设棒刚进入磁场时速度为v由:

棒在进入磁场前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磁场中运动可分三种情况讨论:

①若(或),则棒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若(或),则棒先加速后匀速;

③若(或),则棒先减速后匀速。

试题详情

例4. (2005年肇庆市模拟)如图4所示,边长为L=2m的正方形导线框ABCD和一金属棒MN由粗细相同的同种材料制成,每米长电阻为R0=1/m,以导线框两条对角线交点O为圆心,半径r=0.5m的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为B=0.5T,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且垂直于导线框所在平面,金属棒MN与导线框接触良好且与对角线AC平行放置于导线框上。若棒以v=4m/s的速度沿垂直于AC方向向右匀速运动,当运动至AC位置时,求(计算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图4

(1)棒MN上通过的电流强度大小和方向;

(2)棒MN所受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1)棒MN运动至AC位置时,棒上感应电动势为

线路总电阻

MN棒上的电流

将数值代入上述式子可得:

I=0.41A,电流方向:N→M

(2)棒MN所受的安培力:

方向垂直AC向左。

说明:要特别注意公式E=BLv中的L为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即在磁场中与速度方向垂直的导线长度。

[模型要点]

(1)力电角度:与“导体单棒”组成的闭合回路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导体棒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导体棒受安培力→合外力变化→加速度变化→速度变化→感应电动势变化→……,循环结束时加速度等于零,导体棒达到稳定运动状态。

(2)电学角度:判断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那一部分导体(电源)→利用求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利用右手定则或楞次定律判断电流方向→分析电路结构→画等效电路图。

(3)力能角度:电磁感应现象中,当外力克服安培力做功时,就有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当安培力做正功时,就有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误区点拨]

正确应答导体棒相关量(速度、加速度、功率等)最大、最小等极值问题的关键是从力电角度分析导体单棒运动过程;而对于处理空间距离时很多同学总想到动能定律,但对于导体单棒问题我们还可以更多的考虑动量定理。所以解答导体单棒问题一般是抓住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通过分析受力,结合运动过程,知道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结合动量定理、能量守恒就能解决。

[模型演练]

1. (2005年大联考)如图5所示,足够长金属导轨MN和PQ与R相连,平行地放在水平桌面上。质量为m的金属杆ab可以无摩擦地沿导轨运动。导轨与ab杆的电阻不计,导轨宽度为L,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垂直穿过整个导轨平面。现给金属杆ab一个瞬时冲量I0,使ab杆向右滑行。

图5

(1)回路最大电流是多少?

(2)当滑行过程中电阻上产生的热量为Q时,杆ab的加速度多大?

(3)杆ab从开始运动到停下共滑行了多少距离?

答案:(1)由动量定理

由题可知金属杆作减速运动,刚开始有最大速度时有最大,所以回路最大电流:

(2)设此时杆的速度为v,由动能定理有:

而Q=

解之

由牛顿第二定律及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3)对全过程应用动量定理有:

所以有

其中x为杆滑行的距离所以有

试题详情

例3. (2005年上海高考)如图3所示,处于匀强磁场中的两根足够长、电阻不计的平行金属导轨相距1m,导轨平面与水平面成=37°角,下端连接阻值为R的电阻。匀速磁场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质量为0.2kg、电阻不计的金属棒放在两导轨上,棒与导轨垂直并保持良好接触,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

图3

(1)求金属棒沿导轨由静止开始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

(2)当金属棒下滑速度达到稳定时,电阻R消耗的功率为8W,求该速度的大小;

(3)在上问中,若R=,金属棒中的电流方向由a到b,求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方向。(g=10m/s2°=0.6,cos37°=0.8)

解析:(1)金属棒开始下滑的初速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①

由①式解得   ②

(2)设金属棒运动达到稳定时,速度为v,所受安培力为F,棒在沿导轨方向受力平衡:

  ③

此时金属棒克服安培力做功的功率等于电路中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

  ④

由③、④两式解得:

  ⑤

(3)设电路中电流为I,两导轨间金属棒的长为l,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⑥

  ⑦

由⑥、⑦两式解得   ⑧

磁场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上。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