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24812  324820  324826  324830  324836  324838  324842  324848  324850  324856  324862  324866  324868  324872  324878  324880  324886  324890  324892  324896  324898  324902  324904  324906  324907  324908  324910  324911  324912  324914  324916  324920  324922  324926  324928  324932  324938  324940  324946  324950  324952  324956  324962  324968  324970  324976  324980  324982  324988  324992  324998  325006  447090 

17.(09年江苏化学·17)(8分)废旧印刷电路板的回收利用可实现资源再生,并减少污染。废旧印刷电路板经粉碎分离,能得到非金属粉末和金属粉末。

(1)下列处理印刷电路板非金属粉末的方法中,不符合环境保护理念的是    (填字母)。

A.热裂解形成燃油                 B.露天焚烧

C.作为有机复合建筑材料的原料      D.直接填埋

(2)用H2O2和H2SO4的混合溶液可溶出印刷电路板金属粉末中的铜。已知:

Cu(s)+2H+(aq)=Cu2+(aq)+H2(g)  △H=64.39kJ·mol1

2H2O2(l)=2H2O(l)+O2(g)  △H=-196.46kJ·mol1

H2(g)+O2(g)=H2O(l)  △H=-285.84kJ·mol1 

在 H2SO4溶液中Cu与H2O2反应生成Cu2+和H2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印刷电路板的金属粉末用10℅H2O2和3.0mol·L1H2SO4的混合溶液处理,测得不同温度下铜的平均溶解速率(见下表)。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80
铜平均溶解速率(×10-3mol·L-1·min-1)
7.34
8.01
9.25
7.98
7.24
6.73
5.76

当温度高于40℃时,铜的平均溶解速率随着反应温度升高而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4)在提纯后的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2SO3和NaCl溶液,加热,生成CuCl沉淀。制备CuCl的离子方程式是         

答案:(1)BD

(2)Cu(s)+H2O2(l)+2H+(aq)=Cu2+(aq)+2H2O(l)  △H=-319.68kJ.mol-1

(3)H2O2分解速率加快

(4)2Cu2++SO32-+2Cl+H2O2CuCl↓+SO42-+2H+

试题详情

16.(09年广东化学·23)(11分)

磷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有广泛应用。

(1)同磷灰石[主要成分]在高温下制备黄磷(P4)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4Ca5(PO4)3F(s)+21SiO2(s)+30C(s)=3P4(g)+20CaSiO3(s)+30CO(g)+SiF4(g) ;H

①上述反应中,副产物矿渣可用来    

②已知相同条件下:

4Ca3(PO4)2F(s)+3SiO2(s)=6Cas3(PO4)2(s)+2CaSio3(s)+SiF4(g) ;△H1

2Ca3(PO4)2(s)+10C(s)=P4(g)+6CaO(s)+10CO(g);△H2

SiO2(s)+CaO(s)=CaSiO3(s) ;△H3

用△H1、△H2和△H3表示HH=     

(2)三聚磷酸可视为三个磷酸分子(磷酸结构式见右图)之间脱去两个水分子产物,其结构式为       。三聚磷酸钠(俗称“五钠”)是常用的水处理剂,其化学式为    

(3)次磷酸钠(NaH2PO2)可用于化学镀镍。

①NaH2PO2中P元素的化合价为      

②化学镀镍的溶液中含有Ni2+和H2PO2,在酸性等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

(a)    Ni2+ +    H2PO2+     →   Ni++     H2PO3+   

(b)6H2PO-2 +2H+ =2P+4H2PO3+3H2

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并配平反应式(a)。

③利用②中反应可在塑料镀件表面沉积镍-磷合金,从而达到化学镀镍的目的,这是一种常见的化学镀。请从以下方面比较化学镀与电镀。

方法上的不同点:           ;原理上的不同点:      ;化学镀的优点:          

答案:(1)水泥;△H1-3△H2+18△H3(2),Na5P3O10,(3)+1;2Ni2+ + 1H2PO2+ 1H2O 2 Ni+  +1H2PO3+ 2 H+(4)化学镀中镀件直接与电解质溶液接触反应;电镀通过外加电流,在镀件外形成镀层 ;化学镀是利用化学腐蚀反应;电镀是利用电解池,外加电流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 装置简便,节约能源,操作简便 。

试题详情

15.(09年福建理综·23)(15分)

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期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T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元素的非金属性为(原子的得电子能力):Q    W(填“强于”或“弱于”)。

(3)W的单质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浓溶液共热能发生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其中一种是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原子序数比R多1的元素是一种氢化物能分解为它的另一种氢化物,此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R有多种氧化物,其中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在一定条件下,2L的甲气体与0.5L的氯气相混合,若该混合气体被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没有气体残留,所生成的R的含氧酸盐的化学式是    

(6)在298K下,Q、T的单质各1mol完全燃烧,分别放出热量akJ和bkJ。又知一定条件下,T的单质能将Q从它的最高价氧化物中置换出来,若此置换反应生成3molQ的单质,则该反应在298K下的=      (注:题中所设单质均为最稳定单质)。

答案:(1)  (2)弱于

(3)S+2H2SO4(浓)3SO2↑+2H2O

(4)2H2O22H2O+O2↑(或其他合理答案:)

(5)NaNO2

(6)(3a – 4b)kJ/mol

试题详情

14.(09年安徽理综·25)(17分)

W、X、Y、Z是周期表前36号元素中的四种常见元素,其原子序数一次增大。W、Y的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主要物质,X的基态原子核外有7个原子轨道填充了电子,Z能形成红色(或砖红色)的Z2O和黑色的ZO两种氧化物。

(1)W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第   族。W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比H2O(g)   (填“强”或“弱”)。

(2)Y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Y的第一电离能比X的    (填“大”或“小”)。

(3)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与Z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s)+O2(g)=FeO(s) △H=-272.0kJ·mol1

2X(s)+O2(g)=X2O3(s) △H=-1675.7kJ·mol1

X的单质和Fe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答案:(1)  VA 

(2)1s22s22p63s23p4 

(3)Cu + 2H2SO4()CuSO4 + SO2↑+ 2H2O

(4)3FeO(s) + 2Al(s)Al2O3(s) + 3Fe(s)  H=859.7KJ/mol

试题详情

13.(10分)(08年江苏化学·18)“温室效应”是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CO2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因此,控制和治理CO2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

(1)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CO2浓度的有:     。(填字母)

    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采用节能技术         d.利用太阳能、风能

(2)将CO2转化成有机物可有效实现碳循环。CO2转化成有机物的例子很多,如:

  a.6CO2 + 6H2OC6H12O6+6O2  b.CO2 + 3H2CH3OH +H2O

c.CO2 + CH4CH3COOH     d.2CO2 + 6H2CH2==CH2 + 4H2O

以上反应中,最节能的是       ,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      

(3)文献报道某课题组利用CO2催化氢化制甲烷的研究过程如下:

反应结束后,气体中检测到CH4和H2,滤液中检测到HCOOH,固体中检测到镍粉和Fe3O4。CH4、HCOOH、H2的产量和镍粉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仅改变镍粉用量,其他条件不变):

研究人员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HCOOH是CO2转化为CH4的中间体,即:CO2HCOOHCH4

①写出产生H2的反应方程式                   

②由图可知,镍粉是    。(填字母)

a.反应Ⅰ的催化剂             b.反应Ⅱ的催化剂

c.反应Ⅰ、Ⅱ的催化剂           d.不是催化剂

③当镍粉用量从1 mmol增加到10 mmol,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是      。(填字母)

a.反应Ⅰ的速率增加,反应Ⅱ的速率不变

b.反应Ⅰ的速率不变,反应Ⅱ的速率增加

c.反应Ⅰ、Ⅱ的速率均不变

d.反应Ⅰ、Ⅱ的速率均增加,且反应Ⅰ的速率增加得快

e.反应Ⅰ、Ⅱ的速率均增加,且反应Ⅱ的速率增加得快

f.反应Ⅰ的速率减小,反应Ⅱ的速率增加

答案:(10分)(1)abcd    (2)a  c

(3)①3Fe+4H2OFe3O4+2H2    ②c   ③e

试题详情

12.(10分)(08年江苏化学·17)工业上制备BaCl2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用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对工业过程进行模拟实验。查表得

BaSO4(s) + 4C(s)4CO(g) + BaS(s)  △H1 = 571.2 kJ·mol-1   ①

BaSO4(s) + 2C(s)2CO2(g) + BaS(s)  △H2= 226.2 kJ·mol-1   ②

(1)气体用过量NaOH溶液吸收,得到硫化钠。Na2S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2)向BaCl2溶液中加入AgNO3和KBr,当两种沉淀共存时,=     

[Ksp(AgBr)=5.4×10-13Ksp(AgCl)=2.0×10-10]

(3)反应C(s) + CO2(g)2CO(g)的△H=     kJ·mol-1

(4)实际生产中必须加入过量的炭,同时还要通入空气,其目的是        

                                    

答案:(10分)(1)S2- + H2OHS- +OH-   HS- + H2OH2S +OH-(可不写)

(2)2.7×10-3    (3)172.5

(4)使BaSO4得到充分的还原(或提高BaS的产量)   ①②为吸热反应,炭和氧气反应放热维持反应所需高温

试题详情

11.(12分)(08年山东理综·29)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燃料是丙烷(C3H8),亚特兰大奥运会火炬燃料是丙烯(C3H6)。

(1)丙烷脱氢可得丙烯。

已知:C3H8(g)=CH4(g)+HCCH(g)+H2(g)  △H1=156.6 kJ·mol1

CH3CHCH2(g)=CH4(g)+HCCH(g )     △H2=32.4 kJ·mol1

则相同条件下,反应C3H8(g)=CH3CHCH2(g)+H2(g) 的△H=      kJ·mol1

(2)以丙烷为燃料制作新型燃料电池,电池的正极通入O2和CO2,负极通入丙烷,电解质是熔融碳酸盐。电池反应方程式为                ;放电时CO32移向电池的         (填“正”或“负”)极。

(3)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常温常压下,空气中的CO2溶于水,达到平衡时,溶液的pH=5.60,c(H2CO3)=1.5×10-5 mol·L-1。若忽略水的电离及H2CO3的第二级电离,则H2CO3HCO3+H+的平衡常数K1=       。(已知10-5.60=2.5×10-6)

(4)常温下,0.1 mol·L-1NaHCO3溶液的pH大于8,则溶液中c(H2CO3)    c(CO32)(填“>”、“=”或“<”),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答案:

(1)124.2

(2)C3H8+5O2=3CO2+4H2O   负

(3)4.2×10-7 mol·L-1

(4)>  HCO3+H2O=CO32+H3O+(或HCO3=CO32+H+)、HCO3+H2O=H2CO3+OH,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试题详情

10.(11分)(08年广东化学·19)

碳酸钠是造纸、玻璃、纺织、制革等行业的重要原料。工业碳酸钠(钝度约98%)中含有Ca2+、Mg2+、Fe3+、Cl-和SO42等杂质,提纯工艺路线如下:

已知碳酸钠的溶解度(S)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的主要成分为    

(2)“趁热过滤”的原因是    

(3)若在实验室进行“趁热过滤”,可采取的措施是

          (写出1种)。

(4)若“母液”循环使用,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是    

(5)已知:

Na2CO3·10H2O(s)=Na2CO3(s)+10H2O(g)    ΔH1=+532.36 kJ·mol-1

Na2CO3·10H2O(s)=Na2CO3·H2O(s)+9H2O(g)  ΔH1=+473.63 kJ·mol-1

写出Na2CO3·H2O脱水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答案:(1)Mg(OH)2、Fe(OH)3、CaCO3

(2)使析出的晶体为Na2CO3·H2O,防止因温度过低而析出Na2CO3·10H2O晶体,令后续的加热脱水耗时长

(3)用已预热的布氏漏斗趁热抽滤

(4)溶解时有大量沉淀生成,使Na2CO3损耗且产物Na2CO3混有杂质   其原因:"母液"中,含有的离子有Ca2+,Na+,Cl,SO42,OH,CO32,当多次循环后,使用离子浓度不断增大,溶解时会生成CaSO4,Ca(OH)2,CaCO3等沉淀

(5)Na2CO3·H2O(s)=== Na2CO3(s) + H2O(g)△H= +58.73kJ·mol1

试题详情

9.(07年山东理综·28)(11分)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是常用的化工原料,但也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综合治理其污染是环境化学当前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1)硫酸生产中,SO2催化氧化生成SO3

2SO2(g)+O2(g)2SO3(g)

某温度下,SO2的平衡转化率(a)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右图所示。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将2.0mol SO2和1.0mol O2置于10L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体系总压强为0.10MP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_____。

②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平衡常数K(A)_______K(B)(填“>”、“<”或“=”)。

(2)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

CH4(g)+4NO2(g)=4NO(g)+CO2(g)+2H2O(g)   △H=-574 kJ·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   △H=-1160 kJ·mol1

若用标准状况下4.48L CH4还原NO2至N2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______(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NA表示),放出的热量为______kJ。

(3)新型纳米材料氧缺位铁酸盐(MFe2Ox 3<x<4,M=Mn、Co、Zn或Ni=由铁酸盐(MFe2O4)经高温还原而得,常温下,它能使工业废气中的酸性氧化物分解除去。转化流程如图所示:

请写出MFe2Ox分解SO2的化学方程式                (不必配平)。

  答案:(1)①800L·mol-1  ②= (2)1.60NA(或1.6NA)  173.4 (3)MFe2Ox+SO2→MFe2O4+S

试题详情

8.(09年海南化学·12)已知:Fe2O2(s)+C(s)= CO2(g)+2Fe(s) △H=234.1kJ·mol1

C(s)+O2(g)=CO2(g) △H=-393.5kJ·mol1

则2Fe(s)+O2(g)=Fe2O3(s)的△H

A.-824.4kJ·mol1                                                                B.-627.6kJ·mol1

C.-744.7kJ·mol1                                 D.-169.4kJ·mol1

答案:A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