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25087  325095  325101  325105  325111  325113  325117  325123  325125  325131  325137  325141  325143  325147  325153  325155  325161  325165  325167  325171  325173  325177  325179  325181  325182  325183  325185  325186  325187  325189  325191  325195  325197  325201  325203  325207  325213  325215  325221  325225  325227  325231  325237  325243  325245  325251  325255  325257  325263  325267  325273  325281  447090 

23.1923年,胡适撰文说:“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文中所说的这个“名词”应该是(   )

A. 变法     B.革命      C.民主       D.科学

试题详情

22.下图是某博物馆展出的两件文物上的符号和文字,你能从中发现哪些历史信息(   )

①由此可以了解一些中国古代文字的发展情况

②从中辨识一些文字,以此印证和考证有关史实 

③中国文字产生于生产生活实践中  

④中国文明与中国古代文字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A. 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③④

试题详情

21.冯天瑜等著的《中华文化史》对董仲舒学说的评价有这样一段描述 “……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以下哪一学说对上述的影响最大(   )

   A.“大一统”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三纲五常”    D.“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试题详情

20.当以调查、访问和回忆等口述记录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和依据的口述史学悄然兴起的今天,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历史的当事人或亲历者以及事件内幕的解密程度等因素。下列主题最适合今天按口述史的方法研究的是(   )

A.“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发生 

B.“国家干预经济危机”的措施

C.“美苏之间冷战”的五十年  

D.德国法西斯制造“奥斯维辛集中营”屠杀惨案

试题详情

19.1992年,欧共体12国正式签署《欧洲联盟条约》。条约规定:在欧盟内部要求实现资本的自由流通,真正实现统一市场,并使经济政策完美地协调起来;最迟于1999年1月18日在欧共体内发行统一货币,实行共同的对外与防务政策,扩大欧洲议会的权力。请根据所提供内容判断,以下对欧洲一体化的目标和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增强了欧洲在世界上发挥更大作用的政治意愿和自信心

   B.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际经济、政治和安全事务的发展

   C.其经济目标是在密切协调成员国经济政策和实现欧洲内部统一市场的基础上,形成共同的经济政策。

D.其政治目标是扩大欧洲的影响,实现共同的防务,取代联合国

试题详情

18.1931年初,苏联接受外国技术援助的项目已达124项,大部分是美、德两国提供的,同年,苏联向外国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设备总出口量的1/3。当时苏联大量得到西方设备的有利外部条件是(   )

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B.西方放弃了对社会主义的敌视政策

C.苏联制定社会主义工业化路线   D.西方国家普遍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试题详情

17.20世纪20年代,苏维埃俄国的一份报纸对该国实施的一项政策发表了社论,用了这样一个标题“道路已经指明,我们循着方向正确前行”。该政策最有可能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D.“农业集体化”方针

试题详情

16. 下列史学家统计的19世纪英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图(注:图中①农民②工人③中产阶级),其中合乎史实的是( )

 

A.     B.       C.      D.

试题详情

15.《中国的新面貌》1984年4月30日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拿着可口可乐,面带微笑。照片配文是“中国的新面貌,里根将会看到什么?”该照片在这里体现了(   )

①中国正在对外开放  ②中国低价劣质的商品迫使国人购买外国货

③经济全球化的迹象  ④美国对中国的开放持赞赏态度

A.②③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14.上海小说家陆士谔在1910年发表的小说《新中国》中曾预言100年后,“中国将举办万国博

览会。地点在上海浦东”,“街头的新生事物更多……”。以下表述与材料不符的是( )

A.作者写作的年代正处于革命前夜

B.“预言”体现了作者的远见卓识

C.“万国博览会”演变为今天的“世界博览会”

D.“街头的新生事物”有电话、汽车等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