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序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 |
A |
浓、稀HNO3分别与Cu反应 |
比较浓、稀HNO3的氧化性强弱 |
B |
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 |
置换出铜 |
C |
把铜和银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 |
组成原电池验证铜比银活泼 |
D |
用等浓度的盐酸、碳酸氢钠两溶液混合反应 |
比较盐酸、碳酸的酸性强弱 |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稀硝酸、稀硫酸均能将木炭氧化成二氧化碳
B.Na2O2与水反应,红热的Fe与水蒸气反应均能生成气体
C.Li、C、P分别在足量氧气中燃烧均生成一种相应氧化物
D.NaHCO3、Na2CO3、(NH4)2CO3三种固体受热后均能生成气体
10.在下列各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强碱性溶液中:K+、Al3+、Cl-、NO3-
B.含有大量Fe3+的溶液中:SCN-、K+、Mg2+、I-
C.澄清透明的无色溶液中:ClO-、MnO4-、Al3+、SO42-
D.室温下,pH=1的溶液中:Na+、Mg2+、NO3- 、SO42-
9.常温下,往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SO4溶液,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
2Fe2++H2O2+2H+=2Fe3++2H2O,2Fe3++H2O2=2Fe2++O2↑+2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O2的氧化性比Fe3+强,其还原性比Fe2+弱
B.在H2O2分解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下降
C.在H2O2分解过程中, Fe2+和Fe3+的总量保持不变
D.H2O2生产过程要严格避免混入Fe2+
8.下列解释不科学的是
A.“水滴石穿”主要是溶解了CO2的雨水与CaCO3长期作用生成了可溶性的Ca(HCO3)2的缘故
B.“雨后彩虹”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是光学现象,也与胶体的知识有关
C.严格地讲,“通风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防污染手段,因为实验产生的有害气体没有得到转化或吸收
D.长期盛放NaOH溶液的滴瓶不易打开,因为NaOH与瓶中的CO2反应使瓶内气体减少形成“负压”之故
7.下列各项表达式正确的是
A.次氯酸的结构式:H-O-Cl
B.CO2的分子模型示意图:
C.NH4Cl的电子式:
D.铅蓄电池充电时,阳极发生的反应是 Pb(s) +SO42-(aq)= PbSO4(s) +2e-
6.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①少量金属钠保存在冷水中
②浓硝酸盛放在棕色试剂瓶中
③少量金属钾保存在煤油中
④氢氧化钠溶液盛放在带有橡胶塞的试剂瓶中
⑤碳酸钠固体保存在带橡胶塞的细口瓶中
A.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5.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被腐蚀,发生的原电池反应为:2Fe+2H2O+O2 2Fe2++4O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
B.正极发生的反应为:2H2O+O2+2e- 4OH-
C.负极发生的反应为:Fe-2e- Fe2+
D.钢柱在水下部分比在空气与水交界处更容易腐蚀
4.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H2O2+Cl2=2HCl+O2反应中,每生成32g氧气,则转移2NA个电子
B.10mL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用水稀释至100mL,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
C.一定温度下,1molFeCl3水解生成NA个Fe(OH)3胶体颗粒
D.在标准状况下,2.24L苯中所含分子数约为NA
3.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吸收氨气制氨水 B.②制取少量蒸馏水
C.③转移溶液 D.④除去杂质气体CO2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