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25390  325398  325404  325408  325414  325416  325420  325426  325428  325434  325440  325444  325446  325450  325456  325458  325464  325468  325470  325474  325476  325480  325482  325484  325485  325486  325488  325489  325490  325492  325494  325498  325500  325504  325506  325510  325516  325518  325524  325528  325530  325534  325540  325546  325548  325554  325558  325560  325566  325570  325576  325584  447090 

2.2008年5月2日,韩国《朝鲜日报》指出,北京奥运会最大支持势力是通过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紧密团结在一起的中国“八零后”。对“八零后”而言,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

A.勿忘国耻,居安思危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C.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D.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解析]B。略。

试题详情

1.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是(  )

A.魂与根的关系   B.互不相干的关系

C.根与魂的关系   D.互相等同的关系

[解析]C。本题属记忆性题目。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华民族之魂,因此C入选。

试题详情

(三)书写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自下而上和发展强基固本。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我们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重难点突破

重点1   全面理解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的关糸

1.民族精神的形成和作用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民族精神所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的集中体现,是维系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民族之魂。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质。

2.民族文化的形成和作用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也是区别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标志。

3.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1)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是中华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中华文化的灵魂,是中华文化得以生生不息、不断创新、发展繁荣的根本。

(2)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多彩,而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中既有文化精华,又有文化糟粕。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精华的综合反映。

(3)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弘扬中华文化,必须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重要提示]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精华的集中表现,中华民族精神又促进了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的不断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彼此促进。

[典例1]中国传统道德中包含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坚贞不屈的崇高气节,厚德载物的仁爱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见贤思齐的自律精神,以及勤劳俭朴、自力更生、诚实守信等等,是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优秀道德遗产。这说明(  )

A.中国传统道德没有精华与糟粕之分

B.在当代,民族精神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C.中华民族在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伟大民族精神

D.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解析]C。题干所讲的各种民族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所以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材料所讲的是中国传统道德中值得继承和发扬的精华,而不是指在当代,民族精神得到丰富和发展,B 、D两项不符合题意。

难点2   如何理解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首先,爱国主义表现在每个公民的实际行动中。其次,作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情怀是也是又区别的,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但并不是要求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热爱社会主义,只要拥护祖国统一,不反对社会主义就是爱国主义的表现。最后,在改革开放中要坚持自理更生,艰苦奋斗这是具体的爱国主义,明确强调,这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

[典例2]2007年4月28日,第三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发表演讲时指出,共同反对“台独”分裂行径,两岸同胞责无旁贷。这告诉我们(  )

①必须弘扬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   ②爱国主义应该体现在实际行动中  ③爱国主义就是反对民族分裂   ④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解析]D。本题的迷惑项还是存在,其关键点主要是“反分裂”的行动,分裂包括在思想、实际的行动表现上,对于分裂分子我们可以采取一切方式,因此①不符合题意要求;③的表述是错误的,是爱国主义外延的缩小。

高考考向探析

考向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命题角度一:团结统一

[例题1]在中国格言的海洋里,有两个意义相近的古老成语:“四海之内皆兄弟”(子夏),“四海之内若一家”(荀子)。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民族(  )

A.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的优良品格  B.以礼仪之邦享誉于史

C.开拓进取、自强不息       D.注重团结、呼唤统一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

[剖析]D。 此题考查的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从题干的内容来看主要是“四海之内若一家”是指团结统一的内容,因此应该选择D。

命题角度二:爱好和平

[例题2](2008·广东广州模拟)英国哲学家罗素说:“如果世界上有‘骄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么这个民族就是中国。中国人天生的态度就是宽容和友好,以礼待人并希望得到回报。假如中国人愿意的话,他们的国家是最强大的国家。但他们希望的只是自由而不是支配。”这表明中华民族是_______的民族。(  )

A.自强不息    B.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    D.团结统一

[剖析]B。本题考查对中华民族内涵的内容的理解。题干中英国哲学家罗素的话主要是指“骄傲到不肯打仗”是指爱好和平。

[名师指引]此考点是高考中的常考点,往年高考中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为主,但此考点综合性比较强,因此不排除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的可能。复习时要注意全面考虑,注意区分它的基本内涵中的内容,可结合典型的名人名言、故事,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中美朝核问题等分析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新题导练]

1.“灾情就是命令”,一声令下,十万子弟兵从四面八方以最快的速度汇集到灾区,立即奔赴第一线。汶川大地震后,最最可爱的人民子弟兵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的民族精神,以坚强不屈的品格谱写了一曲曲壮歌。这一精神直接体现了中华民族(  )

A.团结统一精神        B.爱好和平精神

C.爱国主义精神        D.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高尚品格

[剖析]D。 “不畏艰险”“坚强不屈”,体现的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高尚品格,所以D项与题意不符。

考向2 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命题角度:中华民族抗震救灾精神

[例题3](2009·广东华附、省实模拟)(多项)在抗震救灾斗争中,广大军民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铸就坚强、用真情凝结关爱,大力培育和弘扬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总是在历史进步中不断得到丰富、在灾难考验中不断得到升华。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  )

A.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B.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C.是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强大的物质基础 

D.可以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剖析]ABD。本题考查的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识,可从它的作用、意义、途径的角度来分析。精神不属于物质层面的,因此C项错误。

[名师指引]本考点与历史、现实联系紧密,高考命题可能会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中,尤其是近代中国人民的实践中,感悟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考查学生从材料中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运用以上知识论述和阐释问题的能力。复习时要注意把握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之间的关系,并明确民族精神并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可联系的时政热点有抗震救灾、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航天精神可能是2010年高考的切入点。

[新题导练]

2.看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你对“雷锋

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体现,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今天,有人却说雷锋精神过时了”的认识。

[解析]本题考查雷峰精神与时代的关系。可以从民族精神的作用、发展及与时代的关系角度上来分析。

[答案](1)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2)民族精神也要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雷锋精神就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民族精神增添的新的时代内容。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雷锋精神是统一的,不应该把二者对立起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应该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与时俱进,继续丰富和发展包括雷锋精神在内的民族精神。

考向3  弘扬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命题角度一:弘扬民族精神的途径

[例题4](2008·广东河源调研)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和根本。在当代中国,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  )

A.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B.把它与改革创新为核心时代精神相结合

C.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D.正确处理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剖析]C。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挥主心骨的作用题目的指向突出了“最重要”的。因此应该选择C。

命题角度二: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

[例题5](2009·广东汕头模拟)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一次次战胜了天灾人祸,昂首挺胸地走到今天,因为中华民族拥有自强不息的意志和精神。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  )

①精神支柱     ②精神动力       ③民族之魂       ④精神火炬

A.①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剖析]D。此题属于记忆性题目,精神支柱、精神动力和民族之魂很好记住,至于精神火炬,很容易混淆。

[名师指引]各种试题一般针对以上两个考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和民族精神。往往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即使出简答题,也往往局限于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怎样弘扬民族精神,而从民族精神是什么(内涵和核心)去挖掘的角度很少。复习时要求能够识记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并能够结合材料区分。对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性、途径、意义要求作深刻理解,可结合新时代的民族精神,如抗震救灾精神、航天精神等来理解。

[新题导练]

3.汶川抗震救灾中锤炼和升华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抗震救灾斗争全面胜利的强大动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支柱,在灾后重建以及以后的生活中我们必须百倍珍惜、大力弘扬。

结合上述材料,根据所学的《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谈谈为什么我们要百倍珍惜、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剖析]依据设问要我们从为什么角度回答,这就要求围绕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和要求两个方面来回答,而此两点要整合各知识点,有一定的综合性。

[答案](1)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

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竞争力的要求,也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限时基础训练

试题详情

(二)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当前,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必须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 “主心骨”的作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应对世界范围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有了它,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汲取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试题详情

(一)薪火相传,越燃越旺

1.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中华民族精神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2.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就已成为当时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先进性。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都是这个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的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都是这个时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重要提示]民族精神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主要体现在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这表明了民族精神是稳定性和时代性的统一。

试题详情

(三)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1.民族精神的核心及作用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2)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2.爱国主义是具体的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重要提示]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试题详情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试题详情

(一)中华民族之魂

1.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之中。

2.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3.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

伟大的民族精神,熔炼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也玉成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更彰显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

试题详情

45.(10分) 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既有无角的,也有有角的。为了确定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进行杂交实验。

⑴ 为了在一个配种季节里完成这一鉴定所需要的杂交工作,你应怎样配种?(4分)

⑵ 杂交后可能出现哪些结果?并对每一结果作出相应的鉴定?(6分)

试题详情

44.(15分)下图为果蝇体内的染色体图。近百年来,果蝇被应用于遗传学研究的各个方面,而且它是早于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前而被测序的一种动物。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对果蝇基因组进行研究,应测序    条染色体,

它们是         

(2)请说出果蝇作为遗传学研究好材料的理由(至少2条):

             

(3)下面为果蝇Ⅰ、Ⅱ两个不同的突变品系与野生型正交与反交的结果

组别
正交
反交

♀野生型×♂突变型Ⅰ→野生型[来
♀突变型Ⅰ×♂野生型→野生型

♀野生型×♂突变型Ⅱ→野生型
♀突变型Ⅱ×野生型♂ →♀野生型、突变型Ⅱ♂

 甲组的正交与反交结果相同,则控制果蝇突变型Ⅰ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为  性遗传;

乙组的正交与反交结果不相同,分别写出乙组正交与反交两亲本的基因型(基因用W、w表 示) 。

 正交:           ;反交:        

(4)果蝇灰身和黑身分别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B、b控制,现将纯种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代全部为灰身,然后让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产生F2代,将F2 代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代,①试写出自由交配可能的杂交组合                    ;②F3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