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材料二:目前中国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状况比较
农业科技贡献率(%) |
农业科技人员数(人/万农村人口) |
每个农民能养活的人员数(人) |
|||
中国 |
发达国家 |
中国 |
发达国家 |
中国 |
发达国家 |
48 |
70--80 |
1.7 |
40 |
5 |
73-105 |
注: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2.4%
材料三:从2004年开始,每年春天党和国家都会给农民发一个大“红包”,那就是中央一号文件。2009年2月2日,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一号文件,继续锁定“三农”问题。今年一号文件当中,强调加大支持力度,发展农业生产,加强保障,完善体制机制,注重农村民生的建设。特别是加大投入方面,首先是财政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包括农业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的投入,也包括对民生的投入。
材料四: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市农业产品极为简单,只有为玉米、小麦、马铃薯等少数品种。改革开放后,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逐渐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地区农产品结构,如甘谷的辣椒、秦安的桃子、麦积的大蒜等等。本世纪以来,更形成了以发展“两高一优”农产品为目标高新农业区。农民的观念和生产方式也从以前的针对自足的生产型转向面对市场的经营型。
材料五:据1月25日《经济参考报》,目前全国乡镇企业转移农民1.4亿人,已占农村劳动力的近30%,减轻了农业产业的就业压力。实践证明,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农民增加了收入,为集体、企业增加了财富,为国家增加了税收,使得农民、集体、企业有钱可以投资农业,国家也有财力支持农业。
根据以上材料,说明我国具体应如何发展农业,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30.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各地要根据实际,合理确定低保对象范围和标准,中央财政以困难地区给予适当补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①是一种社会救济制度②是一种社会福利保障制度③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④有利于农民充分就业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9.许多外出打工的农民在年底结账时,经常遇到雇主赖账或克扣工资的情况,当一些人告上法庭时,却因为拿不出劳动合同而败诉。这表明
①确立劳动合同是必要的 ②农民文化素质低,又是法盲,打官司必然失败
③签订劳动合同能够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④劳动合同与每个劳动者息息相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8.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劳动者获得权利、维护权益应该和______统一起来
A.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B.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
C.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D.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
27.《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这说明劳动者有
A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B获得劳动保护的权利
C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D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26.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虽只有短短十条,但惠及到最广大的劳动者。职工带薪年休假主要体现了劳动者享有
①劳动报酬的权利 ②休息、休假的权利
③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④社会福利的权利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② k+s-5#u
24.可口可乐公司总裁说,即使可口可乐公司把所有的家底都赔光,单凭“可口可乐”这个牌子,也足以东山再起。这说明:
A.良好的信誉对企业的生存竞争至关重要
B.良好的企业形象对企业的生存竞争至关重要
C.该企业的产品、服务在社会中留下深刻印象
D.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25.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这种趋势被称为“配第--克拉克定律”,它表明:
A.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将逐渐被弱化
B.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将逐渐被取代
C.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将逐步增强 D.第一、第二产业就业人口都将绝对减少
23.海尔集团在海外争创全球化品牌的同时,在国内抢抓“家电下乡”机遇,实施了“即需即供”的商业模式,建立了“销售到村”的营销网、“送货上门”的物流河、“服务到户”的服务网。目前,海尔集团“家电下乡”产品销售在全国已占到了43%的市场份额。海尔集团能取得上述业绩主要在于
A.制定了正确的经营战略 B.依靠科技进步,增强竞争力
C.积极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 D.诚信经营,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