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实质上是
A.胡汉民族布局被打乱 B.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C.边疆地区大开发 D.各族人民互相交流与学习
20.《齐民要术·序》中说:“舍本逐未,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这说明贾思勰编著《齐民要求》的目的是
A.反驳“贤者”的错误理论 B.顺应民族融合的发展趋势
C.总结南朝农牧业生产经验 D.发展农业以保障生活需求
19.魏晋南北朝时期与前代相比,自然科学方面最大的进步体现在
A.天文.数学 B.天文.农学
C.农学.数学 D. 农学.机械
18.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但北周武帝曾一度灭佛,范缜著《神灭论》斥佛,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A、佛教不符合少数民族风俗 B、危及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 C、佛教与少数民族宗教信仰冲突 D、寺院经济的存在影响了政治统治
17.东晋建立之初,江南出现“荆扬晏安,户口殷实”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东晋统治者的政策开明 B、北方南迁流民的开发 C、南渡士族的努力 D、历代经济发展的积淀
16.魏晋南北朝时期商品经济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曹魏时废止铜钱,实行实物交易
B.战争破坏严重,政权更替频繁
C.科技水平停滞不前
D.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影响了民族之间的正常交流
15.下列对均田制的评价,正确的有 ① 是我国历史上较完备的一种土地制度 ② 改变了赋税征收的混乱状况 ③ 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自耕农的负担 ④ 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
14.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利于中原地区生态环境恢复的是
A.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B.好田面积扩大
C.政府鼓励流民返乡垦荒种地 D.少数民族内迁,畜牧业扩展
13.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是 A、农作物引进新品种并广泛种植 B、南北经济发展趋于平衡 C、南方经济发展超越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12.《史记》和《汉书》记载相同的时期是
A.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 B.从刘邦建国到王莽败亡的时期
C.从王莽败亡到东汉灭亡的时期 D.从刘邦建国到汉武帝统治时期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