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开放型的实验设计
如果不加限制,让我们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测某一个量,答案将不是唯一的。比如让我们测量电阻,有许多种一些方法,当然伏安法是最重要方法,下面我们看一看其它一些较典型的方法:
测量方法 |
实验电路图 |
过程说明 |
替代法测电阻 |
![]() |
电键打上端时测得电流大小,再打下端,调电阻箱电阻使电流表读数刚好与先前一样,则说明目前的电阻箱阻值就等于待测电阻的阻值 |
半偏法测电阻 |
![]() |
让R'>>R,这样连R与不连R对电路的电流几乎不影响。先不连R,调R',使电流表满偏;合上电键连R,调节R使电流表半偏,说明R分去了一半电流。则R此时的电阻值就等于待测电阻的阻值 |
电桥法测电阻 |
![]() |
调R1使灵敏电流计无电流通过,则有RX:R2=R1:R3,现已知定值电阻R3 、R2。再读出R1,即可知RX |
同学们可以自己找找看,测重力加速度还有多少种方法、测滑动摩擦系数又有多少种方法,而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又有多少种方法。
2、 实验常用方法
(1) 常用思维方法:等效法、控制变量法、累积法、留迹法、平均值法、列表法、作图法
(2) 常用仪器:测量质量有天平(测小质量)、杆秤、磅秤(测大质量)。测时间有秒表、手表。测长度有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以上两个为实验室中量小长度的)、米尺、卷尺(量大距离)。量电流有灵敏电流计(小电流)、安培表。量电压有伏特表。
(3) 常被引用的分组实验:物体的速度一般很难测,平抛运动测物体的初速度的方案简单有效,在涉及求速度的实验中常被引用。当然使用打点计时器也可测速度,但难以判定纸带上的某一点对应的是实际运动过程中的哪一点。
1、 设计型实验的一般性原则
(1) 原理科学:这包括有科学依据和正确公式,设计的方案实行时要安全,不会对实验者和仪器设备有危害。
(2) 仪器寻常:仪器的常用的易得到的,可以从一般性中学实验室取得或普通商店买到。
(3) 操作方便:易操作,易读数,无须技巧。
5、 等效法:有些实验要求较高,实验设备难以达到,或者有些数据测量麻烦,但如果可以用一些简单的设备和简单的方法来代替,而且理论上也行得通的话,这样的处理方法叫等效替代法。比如我们在验证动量守恒实验中用平抛的水平射程代替速度;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用砂与砂桶的重力大小代替拉力大小、用平衡摩擦力方法等效小车不受重力;用稳恒电流场代替静电场等等都是等效法的具体应用。
n 设计型实验
4、 作图法:用平均值法或列表格法处理实验数据时,对有些有较大偶然误差引起的数据难以有效甄别,不太理想,而用作图法就不一样了,如果有一组数据有明显问题,它所描绘的点与其它点就有明显区别,从而及时排除,所以用作图法处理数据有优势。不过也只有直线是最简单直观的,所以在处理反比关系上时,要把其中一个量的坐标轴用该量的倒数表示,这样反比关系画出的线也是直线了。在做过的学生实验中,可以用作图法处理数据的有很多,比如: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的a-F、a-1/m图、求重力加速度的4π2L-T2图(斜率是重力加速度)、测电动势和内电阻的I-U图、测电阻的I-U图。
3、 电学仪器(和电路)选择法:以“安全性”、“精确性”、“方便性”为前提,综合考虑。选择电学实验仪器主要是选择电表、滑动变阻器、电源等器件。
(1) 选择电表以不使电表受损和尽量减少误差的原则,即加在电表上的最小电压或电流不得超过最大量程,实验过程中指针可移动范围最好在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量程这一段。
(2) 选择滑动变阻器要考虑它的额定电流,然后对采用分压法的选小阻值,对采用限流法的滑动变阻器的阻值选比电路中的电阻稍大些为好。对于滑动头稍有移动,使电流电压有很大变化的,不宜采用。
(3) 对器材的选择的一般步骤是:①找出唯一性的器材;②草画电路图(暂不把电表接入);③估算电流最大值和最小值④考虑电表安全否,(及该用分压法还是限流法),以及能否使电表达到满偏的1/3以上。
(4) 在“伏安法测电阻”和“伏安法测电池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一般选用总阻值较小的滑动变阻器,前者可方便调节,因为电阻丝的电阻很小;后者可减少误差。因为它与大阻值的电压表并列,使流过电压表的电流较小,电流表测的值更接近干路上的总电流。另处这两个实验的电压与电流都不大,电表量程一般取3V与0.6A的量程。
2、 分压法与限流法:为保证用电器的安全以及读数的精确性,滑动变阻器有两种接法,它们各有优缺点,选用哪种接法很有讲究,以安全第一、准确第二、能耗小第三的顺序考虑问题,这是高考实验考察的重点内容。下面我们假设用电器电阻为RX,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R,电源电动势为ε,内电阻为r。
限流法 |
分压法 |
![]() |
![]() |
合上电键前要使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处于最大值,对应图中应是滑动头移至最下端 |
合上电键前要使用电器受到的电压最小,对应图中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应移到最左端 |
实物图中只用到上下两个接头 |
实物图中用到上面一个下面两个接头 |
用电器方的电压调节范围![]() |
用电器方的电压调节范围![]() |
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与用电器的电阻差不多大时电压调节作用最理想 |
滑动变阻器的电阻越小调节用电器的电压作用越好 |
选法精析:有下列几种情况的一定要用分压法: 1、 被调节的用电器的电压或电流一定要从0开始连续调节 2、 采用限流电路时,电路中的最小电流仍超过电表量程或超过元件允许的最大电流时 3、 在给予的滑动变阻器的电阻远小于用电器的电阻时。 在可用分压法也可用限流法时,用限流法一般节省能耗,连线方便。不过在不强调能耗情况下,绝大多数都可用分压法。不过分压法更要考虑变阻器的最大电流不得超过其限度 |
1、 安培表内接法与外接法:要想精确测量电阻,选用好的实验方法很重要,如果电压表或电流表都是理想化电表,两种方法都能准确地测量出电阻的大小,但如果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有电阻,选择好的方法能大大减少误差。下面我们以伏特表内阻为RV,安培表内阻为RA,待测电阻为RX。待测电阻RX的测量值为R测=U测/I测。准确度取决于电压表与电流表读数。
安培表内接法 |
安培表外接法 |
![]() |
![]() |
当RX>>RA时采用误差小 或当 ![]() |
当RV>>RX时采用误差小 或当 ![]() |
电压表读数偏大,电流表准确 |
电流表偏大电压表准确 |
测量值大于真实值(多了安培表内阻) R测=R真+RA |
测量值小于真实值(与电压表内阻并联值) 1/R测=1/R真+1/RV |
试触法:通过改变电表的连接方式,观察两个电表的读数变化情况,如果电流表变化明显的,应采用安培表内接法,这样可以避免在外接法中读数偏离真实值太多;如果电压表变化明显的,应用安培表外接法,这样电压表读数会精确些 |
21、(1)甲 (2)没光从空气进入玻璃时的折射角γ,则(2分)
即 所以光线的侧移距离
∴ 22、(1)H(2)F (3)G(4)C (5)A(6)B (7)D(8)E
第三节:实验方法与设计型实验
n 重要实验方法与思路
14、<, < 15、(1)大 (2)出口水平 (3)B、C两步骤都应是:让m1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重复10次,……确定m1(m2)落地点的平均位置
E步骤应是看:…… 16、A 17、(1)BDEFH;米尺 螺旋测微器
(2)如图(3)I、u、d、L,ρ=π2d2u/4LI 18、计算知 ΔEK=1.03J ΔEP=-1.06J
ΔEK+ΔEP=0,机械能守恒。 19、⑴
; ⑵58 20、.(1)辉度(或写为
) (2)聚焦(或写为○)垂直位移(或写为↑↓)水平位移(或写为→←)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