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26266  326274  326280  326284  326290  326292  326296  326302  326304  326310  326316  326320  326322  326326  326332  326334  326340  326344  326346  326350  326352  326356  326358  326360  326361  326362  326364  326365  326366  326368  326370  326374  326376  326380  326382  326386  326392  326394  326400  326404  326406  326410  326416  326422  326424  326430  326434  326436  326442  326446  326452  326460  447090 

3.人耳可以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

试题详情

2.空气中的声速可认为是340m/s,水中的声速是1450m/s,铁中的声速是4900m/s。

试题详情

1.声波是纵波。

试题详情

163.如图所示,S1、S2为两个振动情况完全一样的波源,两列波的波长都为λ,它们在介质中产生干涉现象,S1、S2在空间共形成6个振动减弱的区域,P是振动减弱区域中的一点,从图中可看出(   )

A.P点到两波源的距离差等于1. 5λ

B.两波源之间的距离一定在2.5个波长到3.5个波长之间

C.P点此时刻振动最弱,过半个周期后,振动变为最强

D.当一列波的波峰传到P点时,另一列波的波谷也一定传到P点

考点40.声波,超声波及其应用

试题详情

162.如图所示, a 和 b两质点是两列相向传播的简谐横波的振源,它们的间距为6m,若 a、b 振动频率均为5 赫兹,位移大小、方向始终相同,两列波的波速均为10m/s ,则正确的是(   )

A. a b连线中点是振幅最大点

B. a b连线上离 a 为1.5m 处无振动

C. a b连线上振动最弱的位置共三处

D. a b连线上振动最强的位置共五处

试题详情

4.叠加原理:介质质点的位移、速度、加速度都等于几列波单独转播时引起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的矢量和。

试题详情

3.独立传播原理:几列波相遇时,能够保持各自的运动状态继续传播,不互相影响。

试题详情

2.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和波长差不多。

试题详情

1.产生干涉的必要条件是:两列波源的频率必须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是发生干涉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要发生干涉还要求两列波的振动方向相同(要上下振动就都是上下振动,要左右振动就都是左右振动),还要求相差恒定。

干涉区域内某点是振动最强点还是振动最弱点的充要条件:

①最强:该点到两个波源的路程之差是波长的整数倍,即δ=nλ

②最弱:该点到两个波源的路程之差是半波长的奇数倍,即δ=λ(2n+1)/2

根据以上分析,在稳定的干涉区域内,振动加强点始终加强;振动减弱点始终减弱。

试题详情

161.如图所示的实线为一列横波在t时刻的波形图, 虚线为经Δt=0.2s时的波形图,已知这列波的波长为2m,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若波向右传播,则波的最大周期为2s

B.若波向左传播,则波的最大周期为2s

C.若波向左传播,则最小波速为9m/s

D.若波速为19m/s,则波的传播方向向右

考点39.波的叠加,波的干涉、衍射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