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26306  326314  326320  326324  326330  326332  326336  326342  326344  326350  326356  326360  326362  326366  326372  326374  326380  326384  326386  326390  326392  326396  326398  326400  326401  326402  326404  326405  326406  326408  326410  326414  326416  326420  326422  326426  326432  326434  326440  326444  326446  326450  326456  326462  326464  326470  326474  326476  326482  326486  326492  326500  447090 

1.考察下列一组不等式:     .将上述不等式在左右两端仍为两项和的情况下加以推广,使以上的不等式成为推广不等式的特例,则推广的不等式可以是      .

试题详情

2. 间接证明:间接证明是不同于直接证明的又一类证明方法,反证法是一种常用的间接证明方法;反证法即从      开始,经过正确的推理,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了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归谬法).

典型例题
 

例1.若均为实数,且

求证:中至少有一个大于0。

答案:(用反证法)

假设都不大于0,即,则有

   =

均大于或等于0,,∴,这与假设矛盾,故中至少有一个大于0。

变式训练1: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可以被5整除,那么中至少有一个能被5整除。”那么假设的内容是       

答案:a,b中没有一个能被5整除。解析:“至少有n个”的否定是“最多有n-1个”。

例2. △ABC的三个内角A、B、C成等差数列,

求证:

答案:证明:要证,即需证

即证

又需证,需证

∵△ABC三个内角A、B、C成等差数列。∴B=60°。

由余弦定理,有,即

成立,命题得证。

变式训练2:用分析法证明:若a>0,则

答案:证明:要证

只需证

a>0,∴两边均大于零,因此只需证

只需证

只需证,只需证

即证,它显然成立。∴原不等式成立。

例3.已知数列

求证:当时,

(1)

(2)

(3)

解:(1)证明: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①当时,因为是方程的正根,所以

②假设当时,

因为

        

所以

即当时,也成立.

根据①和②,可知对任何都成立.

(2)证明:由(),

因为,所以

所以

(3)证明:由,得

所以

于是

故当时,

又因为

所以

推理与证明章节测试题

试题详情

1.直接证明:直接从原命题的条件逐步推得结论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直接证明;

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

⑴ 综合法 --       ;⑵分析法 --       ;

试题详情

4.合情推理是根据已有的事实和正确的结论(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实验和实践的结果,以及个人的经验和直觉等推测某些结果的推理过程,归纳和类比是合情推理常用的思维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情推理具有猜测和发现结论、探索和提供思路的作用,有得于创新意识的培养。演绎推理是根据已有的事实和正确的结论,按照严格的逻辑法则得到的新结论的推理过程.

典型例题
 

例1. 已知:

通过观察上述两等式的规律,请你写出一般性的命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并给出( * )式的证明.

解:一般形式:

证明:左边 =  

  =

=

= =

(将一般形式写成

等均正确。)

变式训练1:设,n∈N,则     

解:,由归纳推理可知其周期是4

例2. 在平面上,我们如果用一条直线去截正方形的一个角,那么截下的一个直角三角形,

按图所标边长,由勾股定理有:

  设想正方形换成正方体,把截线换成如图的截面,这时从正方体上截下三条侧棱两两垂直的三棱锥O-LMN,如果用表示三个侧面面积,表示截面面积,那么你类比得到的结论是           .

解:

变式训练2:在△ABC中,若∠C=90°,AC=b,BC=a,则△ABC的外接圆的半径,把上面的结论推广到空间,写出相类似的结论。

答案:本题是“由平面向空间类比”。考虑到平面中的图形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所以在空间中我们可以选取有3个面两两垂直的四面体来考虑。

取空间中有三条侧棱两两垂直的四面体A-BCD,且AB=a,AC=b,AD=c

则此三棱锥的外接球的半径是

例3. 请你把不等式“若是正实数,则有”推广到一般情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答案: 推广的结论:若 都是正数,

 

证明: ∵都是正数  ∴

………,

变式训练3:观察式子:,…,则可归纳出式子为(  )

A、     B、

C、     D、

答案:C。解析:用n=2代入选项判断。

例4. 有一段演绎推理是这样的:“直线平行于平面,则平行于平面内所有直线;已知直线

平面,直线平面,直线∥平面,则直线∥直线”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这是因为       (   )

A.大前提错误   B.小前提错误    C.推理形式错误    D.非以上错误

答案:A。解析:直线平行于平面,并不平行于平面内所有直线。

变式训练4:“AC,BD是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互相垂直且平分。”补充以上推理的大前提是         

答案: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基础过关
 
第2课时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⑴

试题详情

3.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是       ,按照严格的逻辑法则得到的        推理过程;三段论常用格式为:①M是P,②      ,③S是P;其中①是      ,它提供了一个个一般性原理;②是      ,它指出了一个个特殊对象;③是      ,它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作出的判断.

试题详情

2.合情推理包括           

归纳推理:从个别事实中推演出          ,这样的推理通常称为归纳推理;归纳推理的思维过程是:                     .

类比推理: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推演出它们在其它方面也         ,这样的推理称为类比推理,类比推理的思维过程是:                     .

试题详情

1. 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试题详情

2.推理与证明与数列、几何、等有关内容综合在一起的综合试题多。

第1课时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基础过关
 

试题详情

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

高考导航
 

1.推理与证明的内容是高考的新增内容主要以选择填空的形式出现。

试题详情

2.了解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反证法;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