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分)[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
A、B、C、D、E、F六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已知:
①F的原子序数为29,其余的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②E原子价电子(外围电子)排布msnmpn-1 ;③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偶数;④A、C原子p轨道的电子数分别为2和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键的强弱:D>E
B.基态原子第一电离能:D > E
C.五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与最小的两种金属元素形成的晶体化学式为EB,属于离子晶体
D.晶格能:NaCl < DCl2
(2)F 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与F同一周期的副族元素的基态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与F原子相同的元素有 (填元素符号)。
(3)A与C形成的非极性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键数之比为 ;该分子与过量强碱反应生成的酸根离子的空间构型为 ;
(4)已知原子数和价电子数相同的分子或离子为等电子体,互为等电子体的微粒结构相同。B3- 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
31.(8分)[化学-化学与技术]
工业上制硫酸的设备分为三大部分,一是沸腾炉、二是接触室、三是吸收塔。在沸腾炉内煅烧黄铁矿生成二氧化硫;在接触室内有催化剂存在下二氧化硫进一步与氧气结合,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流经吸收塔时,采用98.3%的浓硫酸吸收,使三氧化硫最终与水化合形成硫酸。
下面的装置是仿照工业上制备硫酸的工艺流程设计出来的,用于探究工业上为何采用98.3%的浓硫酸吸收三氧化硫。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沸腾炉内煅烧黄铁矿的反应方程式 ;
(2) 上图中的乙、丙分别相当于工业上制取硫酸装置中的 、 ;
(3) 丙中的现象为 、丁中的现象为 。
(4)下图是压强对SO2 平衡转化率的影响
对SO2 转化为SO3的反应,增大压强可使转化率 ,之所以通常采用常压操作是因为 。
30.(14分)铁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Fe(NO3)3·9H2O易溶于水,微溶于硝酸,主要用作催化剂和媒染剂。工业上用细铁屑与稀硝酸反应制备,主要流程如下:
①Na2CO3 溶液可以除油污,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②耐酸反应器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制备过程中需控制加入铁屑的量,当观察到
的现象时应停止加入铁屑;
③制得的Fe(NO3)3·9H2O用20% HNO3洗涤,其原因是 ;
④若在实验室中进行蒸发浓缩、降温结晶的操作,则所需的仪器有 ;
(2)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右图装置制取Fe(NO3)3
(固定所用仪器和加热装置未画出)。
①该实验中对圆底烧瓶加热的最佳方式用 加热;
②装置中圆底烧瓶上方长导管的作用是 ;
③请在图中虚线框内画出防止倒吸的尾气吸收装置
(提示:碱液可快速、充分吸收产生的氮氧化物气体)。
[选做部分]
共8小题,考生从中选择2个物理、1个化学和1个生物题目作答。
29.(14分)现有短周期元素组成的A、B、C、D、E五种物质,存在如下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略去),其中E为黑色粉末,D为无色气体。
(1)若B为含氯元素的钾盐,与浓盐酸反应可以生成黄绿色气体,且1 mol B转移5 mol 电子,则B与浓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生成的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2)固体C与水反应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为 ;利用右上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C与水的反应,检验导管出口气体的方法为 ;烧杯中的现象为 ;
(3)电解F的饱和水溶液得到碱溶液M,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若将浓度为 c1 的M溶液与0.2 mol·L-1 的一元酸HA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pH = 7,则
c1 (填“≥”、“=”或“≤”)0.2 mol·L-1 ,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
28.(14分)CO2 、SO2 、NOx 是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气体,控制和治理CO2、SO2、NOx 是解决温室效应、减少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的有效途径。
(1)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的CO2、SO2、NOx 浓度的有 (填字母)
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
b.使用无氟冰箱,减少氟里昂排放
c.多步行或乘公交车,少用专车或私家车
d.将工业废气用碱液吸收后再排放
(2)有学者设想以右图所示装置用电化学原理将CO2、SO2 转化为重要化工原料。
若A为CO2,B为H2,C为CH3OH,则通入CO2
的一极为 极;若A为SO2,B为O2,C为H2SO4。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3)①在研究氮的氧化物的转化时,某小组查阅到以下数据:17℃、1.01×105 Pa时,
2NO2(g) N2O4(g) △H <0的平衡常数 K=13.3,则该条件下密闭容器中N2O4 和NO2的混合气体达到平衡时,若 c (NO2) =
0.0300 mol·L-1, c (N2O4)=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若改变上述体系的某个条件,达到新的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 c (NO2) = 0.04
mol·L-1, c (N2O4) = 0.007 mol·L
-1,则改变的条件为
;
(4)为了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有关部门拟用甲醇替代作为公交车的燃料。写出用合成气(CO和H2)生产甲醇的化学方程式
,已知该反应合成1 mol液态甲醇吸收热量131.9 kJ,2
(g) + CO(g) +
(g) =
(g)
+2
(g) △H =-594.1 kJ·mol-1,请写出液态甲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
。
27.(18分)
Ⅰ. 当人体感染H1N1病毒后,需要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共同清除病毒。请回答与此有关的问题:
(1)当人精神状态不好时(如焦虑、紧张), 能使T 细胞活性下降,从而更易感染H1N1病毒而患病,试分析原因 。
(2)当人感染H1N1病毒时,免疫系统的功能加强,往往会发烧。发烧的原因是病毒产生的毒素可以改变下丘脑中 的功能,最终使有关腺体分泌的 激素和肾上腺素的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导致体温升高。
(3)感冒发烧时应多喝水,此时血浆渗透压降低,刺激下丘脑中的 ,则垂体释放的 减少,使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弱,尿液增加,有利于毒素排出体外。
Ⅱ.右图表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A、B、C为突触,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结构是
。
(2)膝跳反射需要伸肌和屈肌共同完成,即伸肌收缩而屈肌舒张。如图所示动作为踢小腿,图中突触后膜电位为外正内负的是 (填字母)。
(3)已知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某物质可弥散到另一神经元发挥神经元间信息传递的作用,生理学上称该物质为 。如果破伤风杆菌产生的痉挛毒素可阻止神经末梢释放该物质,因而引起肌肉强直性收缩,由此可见该物质能使下一个神经元 (填兴奋或抑制)。
(4)若某药物可阻断伸肌收缩,请设计实验,证明该药物可以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①实验原理:机体内骨骼肌的收缩刺激来自神经传导的兴奋。
②实验材料:略
③实验步骤:
第一步: ;
第二步: 。
④实验结果: 。
26.(15分)小鼠常被用作遗传研究的动物,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在一封闭饲养的有毛小鼠种群中,偶然发现一对有毛小鼠生产的一窝鼠仔中有几只无毛小鼠,并能终身保留无毛状态。
①科研人员为研究无毛小鼠的遗传特性,让上述这对有毛小鼠继续杂交,仍有无毛性状出现,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无毛性状的出现属于 变异。
②让无毛小鼠与亲代有毛小鼠杂交,生产出10只无毛小鼠和11只有毛小鼠,其中无毛鼠雌、雄各5只,有毛雌鼠6只,有毛雄鼠5只。据此可判断控制无毛性状的基因最可能位于 染色体上,判断的理由是 。
③科研人员需将无毛鼠扩大繁殖,已知无毛雄鼠能正常生育,无毛雌鼠繁殖力低,哺乳困难。若利用上述杂交实验得到的小鼠做实验材料,选取的最佳杂交组合是:♀ 和♂ 。
(2)小鼠的有毛、无毛分别由基因A、a控制,肤色由基因B、b控制(BB表现黑色;Bb表现灰色;bb表现白色)。
①假设控制肤色性状的遗传属X染色体伴性遗传,则无毛灰色雌鼠的基因型是 ,其与杂合有毛黑色雄鼠交配,后代产生无毛白色鼠的概率是 。
②假设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基因型为AABb的有毛灰色鼠,欲获得无毛白色新类型小鼠,请写出杂交选育方案(供选亲本皆为纯合体)。
25.(16分)相距为 l = 1 m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水平放置,一部分处在垂直于导轨平
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U /V |
0 |
0.3 |
0.5 |
0.7 |
1.0 |
1.2 |
1.5 |
1.7 |
2.0 |
2.2 |
I /A |
0 |
0.08 |
0.13 |
0.18 |
0.25 |
0.30 |
0.36 |
0.39 |
0.43 |
0.45 |
面的匀强磁场中,OO '是磁场的边界,磁感应强度为B = 0.5 T,导轨左端接有定值电阻 R = 0.5 Ω,导轨电阻忽略不计,在磁场边界 OO '处垂直于导轨放置一根质量为 m = 1kg,电阻也为 R = 0.5 Ω的金属杆 ab ,
(1)若 ab 杆在恒力 F = 2N的作用下,从 OO '边界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通过 x = 1m的距离到达
cd 位置时获得 v1 = 1 m/s的速度,若不考虑整个装置向外的电磁辐射.求此过程中外接电阻上产生的热量
Q 和到达 cd 时导体棒的加速度 a;
(2)若使 ab 杆从边界 OO '处,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为 a = 2 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请你写出所施加的外力 F 与时间 t 的关系式 .当 ab 杆通过 x = 1 m的距离到达 cd 位置时,求外力的瞬时功率.
24.(16分)长为 l = 2
m、高为 h = 1.25 m、质量为 M = 2
kg的木箱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它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 1 = 0.2,在木箱的左端放一质量为 m = 1
kg的小铁块,铁块与木箱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 2 = 0.1,现以 F = 11N的水平拉力向左拉动木箱,g取10 m/s2,求:
(1)经过多长时间小铁块将从木箱右端脱落;
(2)当小铁块落地时,小铁块距离木箱右端的水平距离是多少?
23.(13分)(1)利用电火花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纸带的机械能守恒
B.电火花计时器需使用交流电源
C.要知道重物在某时刻的动能,就需要测出重物的质量
D.实验前,用手提拉纸带使纸带上下移动,检验纸带与电火花计时器之间没有明显阻力,方可进行实验
(2)某同学查阅资料发现自动铅笔笔芯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变小.在实验室中,他取一段长为16cm的自动铅笔笔芯,用多用电表测量其电阻大约为4Ω.该同学要较精确测量铅笔芯的电阻,现有下述器材可供选择:
A.直流电源3V,内阻不计;
B.直流电流表0-3A(内阻0.1Ω)
C.直流电流表0-600mA(内阻0.5Ω)
D.直流电压表0-3V(内阻3kΩ)
E.直流电压表0-15V(内阻200kΩ)
F.滑动变阻器(10Ω,1A)
G.滑动变阻器(1kΩ,300mA)
①除开关、导线外,实验中能够在电压表上从零开始读取若干组数据,需要选用的器材有: (填写字母代号);
②用线条代替导线,连接实验电路;
③该同学在下表中记录了实验数据,请你根据实验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出该铅笔芯的伏安特性曲线;
④该同学又利用铅笔芯制成一个魔术道具,将“1.2V、1.2W”的小灯泡与一段适当长度的该铅笔芯串联,接到一节电动势为1.5V、内阻为0.2Ω的纽扣电池两端,若铅笔芯长度合适,小灯泡的电压低于0.8V时,灯泡基本不发光;点燃火柴给铅笔芯加热,就会发现小灯泡亮起来,火柴熄灭,灯泡随之熄灭.请你给他一个建议,应当取用长为
cm的铅笔芯串接在电路中,才能发生上
述神奇的现象.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