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26838  326846  326852  326856  326862  326864  326868  326874  326876  326882  326888  326892  326894  326898  326904  326906  326912  326916  326918  326922  326924  326928  326930  326932  326933  326934  326936  326937  326938  326940  326942  326946  326948  326952  326954  326958  326964  326966  326972  326976  326978  326982  326988  326994  326996  327002  327006  327008  327014  327018  327024  327032  447090 

15.C

试题详情

15.(08年天津理综·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阴极上都是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

B.用惰性电极电解Na2SO4溶液,阴阳两极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若有1 mol电子转移,则生成1 molNaOH

D.镀层破损后,镀锡铁板比镀锌铁板更耐腐蚀

试题详情

14.(08年全国理综Ⅱ·10)右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Na2SO4水溶液的装置。通电后在石墨电极a和b附近分别滴加几滴石蕊溶液。下列实验现象中正确的是

A.逸出气体的体积,a电极的小于b电极的

B.一电极逸出无味气体,另一电极逸出刺激性气味气

C.a电极附近呈红色,b电极附近呈蓝色

D.a电极附近呈蓝色,b电极附近呈红色

14D

试题详情

13.(08年全国理综I·13)电解 100 mL 含c(H+)=0.30 mol·L1 的下列溶液,当电路中通过0.04 mol 电子时,理论上析出金属质量最大的是

A.0.10mol·L1 Ag+  B.0.20 mol·L1 Zn2+  C.0.20 mol·L1 Cu2+  D.0.20 mol·L1 Pb2+

13C

试题详情

12.(09年浙江理综·12)市场上经常见到的标记为Li-ion的电池称为“锂离子电池”。它的负极材料是金属锂和碳的复合材料(碳作为金属锂的载体),电解质为一种能传导Li+的高分子材料。这种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Li+2Li0.35NiO22Li0.85Ni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Li-eLi+

B.充电时,Li0.85NiO2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

C.该电池不能用水溶液作为电解质  D.放电过程中Li+向负极移动

12D

试题详情

11.(09年上海理综·11)茫茫黑夜中,航标灯为航海员指明了方向。航标灯的电源必须长效、稳定。我国科技工作者研制出以铝合金、Pt-Fe合金网为电极材料的海水电池。在这种电池中

①铝合金是阳极  ②铝合金是负极  ③海水是电解液  ④铝合金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A.②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11A

试题详情

10.(09年上海化学·13)右图装置中,U型管内为红墨水,a、b试管内分别盛有食盐水和氯化铵溶液,各加入生铁块,放置一段时间。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生铁块中的碳是原电池的正极

B.红墨水柱两边的液面变为左低右高

C.两试管中相同的电极反应式是:Fe-2eFe2+

D.a试管中发生了吸氧腐蚀,b试管中发生了析氢腐蚀

10B

试题详情

9.(09年江苏化学·12)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电池能够在高温下工作

B.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6H12O6+6H2O-24e6CO2↑+24H+

C.放电过程中,H+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

D.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mol氧气,理论上能生成标准状况下CO2气体

9B

试题详情

8.(09年江苏化学·5)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B.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

C.MgO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

D.电解MgCl2饱和溶液,可制得金属镁

8D

试题详情

7.(09年广东文基·6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废旧电池应集中回收,并填埋处理  B.充电电池放电时,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C.放在冰箱中的食品保质期较长,这与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有关

D.所有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所以不需吸收能量就可以进行

7C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