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26932  326940  326946  326950  326956  326958  326962  326968  326970  326976  326982  326986  326988  326992  326998  327000  327006  327010  327012  327016  327018  327022  327024  327026  327027  327028  327030  327031  327032  327034  327036  327040  327042  327046  327048  327052  327058  327060  327066  327070  327072  327076  327082  327088  327090  327096  327100  327102  327108  327112  327118  327126  447090 

1. 试选择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

(1)函数的函数值的集合; (2)的图象的交点集合.

试题详情

12. 考点:绝对值不等式(涉及分段函数的图像)

(2007年宁夏、海南.理)设函数

(1)解不等式

(2)求函数的最小值.

解:(1)令,则

作出函数的图象,

它与直线的交点为

所以的解集为

(2)由函数的图像可知,当时,取得最小值

答案整理:赵进

欢迎将错误反馈到zssxzb@

试题详情

11. 考点:数学归纳法(步骤)

数列满足.(为前n项和)

(1)计算,并由此猜想;(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中的结论.

解:(1),

   , ,

,

  猜想.

(2)证明:①当n=1时,,猜想结论成立.

  ②假设当时结论成立,即.

n=k+1时 =2

   =.

所以当n=k+1时,猜想结论成立.

由(1)和(2)可知,对一切结论成立.

试题详情

10. 考点:①求概率②求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和期望

(07年北京高考.理18)某中学号召学生在今年春节期间至少参加一次社会公益活动(以下简称活动).该校合唱团共有100名学生,他们参加活动的次数统计如图所示.

(1)求合唱团学生参加活动的人均次数;

(2)从合唱团中任意选两名学生,求他们参加活动次数恰好相等的概率.

(3)从合唱团中任选两名学生,用表示这两人参加活动次数之差的绝对值,求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解:由图可知,参加活动1次、2次和3次的学生人数分别为10、     50和40.

(1)该合唱团学生参加活动的人均次数为

(2)从合唱团中任选两名学生,他们参加活动次数恰好相等的概率为

(3)从合唱团中任选两名学生,记“这两人中一人参加1次活动,另一人参加2次活动”为事件,“这两人中一人参加2次活动,另一人参加3次活动”为事件,“这两人中一人参加1次活动,另一人参加3次活动”为事件.易知

的分布列:


0
1
2




的数学期望:

试题详情

9. 考点:利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涉及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建立、空间点坐标的表示、空间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平面向量定理、空间向量垂直的判定)

如图,PD垂直正方形ABCD所在平面,AB=2,EPB的中点,)

(1)建立适当的空间坐标系,写出点E的坐标;

(2)在平面PAD内求一点F,使EF⊥平面PCB

解:(1)以DADCDP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坐标系,则

A(2,0,0),B(2,2,0),C(0,2,0).

P(0,0,2m),则E(1,1,m).

∴ (-1,1,m),=(0,0,2m),

∴ ,解得.

∴ 点E坐标是(1,1,1).

(2)∵ 平面PAD, ∴ 可设F(x,0,z)=(x-1,-1,z-1).

∵ EF⊥平面PCB ,∴ ,-1,2,0,.

∵ , ∴ ,-1,0,2,-2.

∴ 点F的坐标是(1,0,0),即点FAD的中点.

另解:由平面向量定理,设,即

   ,即

试题详情

8. 考点:复数的几何意义(对应复平面上的点)

已知z是复数,z+2i均为实数,且复数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在第一象限,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根据题意,设复数z=c+di,

z+2i=c+(d+2)i为实数,即,解得 所以.

为实数,即.

对应的点在第一象限,

, 解得2<a<6.

所以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2<a<6.

试题详情

7.考点:①复数的运算②复数的共轭

(1)已知,求z.  (◎P65 3)

(2)已知,求z. (◎P65 B1)

解:(1)

    ,故

  (2)

   

试题详情

6. 证明:(1)∵ 的等差中项是,等比中项是

,   ①   ,   ② 

2-②×2,可得 , 即.

, 即.故证得.

(2)要证,只需证

即证,即证,只需证.

由(1)的结论,显然成立.  所以,.

试题详情

6.考点:证明方法的合理利用

已知的等差中项,的等比中项.

求证:(1); (2).  (☆P18 9,◎P43 例6)

试题详情

5. 考点:综合法、分析法、反证法的步骤和格式

试分别用综合法、分析法、反证法等三种方法,证明下列结论: 已知,则.

解:[分析法]:

[反证法]:假设,通分得.

, ∴ , 整理得,这与平方数不小于0矛盾.

∴ 假设不成立, 则.

[综合法]:由,变形得.

, ∴ , 即.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