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孙中山在一次演说中说:“试想明太祖驱逐蒙古恢复中国,民族革命已经做成,他 的政治却不过依然同汉唐宋相近。故此三百年后,复被外人侵入。这由政体不好的缘故。”这段话意在强调
A. 实行民族主义,推翻满洲贵族统治 B.实行民权主义,建立民主共和国
C. 实行民生主义,改善民众生活 D. 驱逐西方列强,争取国家独立自主
17.“……。扬予江头淮河之滨,任我们纵横的驰骋;深入敌后百战百胜,汹涌着杀敌的呼声。要英勇冲锋,歼灭敌寇;要大声呐喊,唤起人民。发扬革命的优良传统,创造现代的革命新军,为了社会幸福,为了民族生存,巩固团结坚决斗争!”这首歌曲应是
A.《国民革命军军歌》 B.《八路军军军歌》
C. 《新四军军歌》 D.《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16.近代一位学者指出:“盖主张尊孔者势必立宪,主张立宪势必复辟,理之自然,无足怪者”。这段言论应出自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亿运动时期
15.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维新派策动的戊戌变法之所以失败,主要原因在于“没有与之相适应的物质力量”。材料中“没有与之相适应的物质力量”是指
A.中国尚未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发腰的潮流
B.维新派没有掌握强大的军事力量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滞后
D.中国不具备发展资本主义的客观条件
14.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字先生指出:《南京条约》签订后不久,感到不满意的是战胜国而不是战败国。材料所说的战胜国不满主要指的是
A.来实现占领中国大片领土的野心 B.未实现控制清政府的愿望
C,来满足操纵中国经济命脉的要求 D.未达到占领中国市场的目的
13.清朝前期,江南丝织业出现了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一些拥有大量资金的商户购置蚕丝交给无力经营的小机户,小机户将蚕丝织成丝绸后再交给大商户。由大商户经销获利,大商户则按织成的丝绸多少向小机户支付加工费。这种生产经营方式
A.属于手工工场 B.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性质
C.妨碍了丝绸业的发展 D.带有封建剥削的特征
12.我国传统的农历二十四节气主要是为了区分四季的变化,便子安排农时而制定的。以下不属于二十四节气的是
A.端午 B.清明 C.谷雨 D.夏至
11.该地区在今后发展中,应注意
①大力发展工业,以此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②鼓励农民外出打工,减轻本区域环境压力,并促进劳务收入增长
③严格控制乡镇企业的污染,保护环境
④根据环境承载量,合理规划旅游业的发展,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0.导致该乡面貌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①自然条件的改变 ②产业结构的调整 ③劳动力数量的大量增加 ③环境的综合整治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9.针对图示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业 B.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C.保护水源地,植树种草 D.建设草方格沙障,防风固沙
读下表,回答10-11题。
湖南某乡村面貌变化
1995年 丘陵为主,土壤贫瘠 |
2006年 修建水库,营造湖岛风光 |
粮食种植为主 |
淡水养殖及加工为主 |
砍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 |
森林覆盖率提高,一片青山绿水 |
文化生活单调 |
“渔村一日游”十分火爆 |
外出打工者多 |
乡镇企业的就业机会多 |
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 |
人均年收入超过11000元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