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933年1月17日,中国共产党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和工农红军革命委员会名义,发布了《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华北在三项条件下与全国各军队共同抗日宣言》,提出“在下列三项条件下,中国工农红军准备与任何武装部队订立共同作战协定,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1)立即停止进攻苏维埃区域;(2)立即保证民众的民主权利(集会、结社、言论、罢工、出版之自由等);(3)立即武装民众创立武装的义勇军,以保卫中国及争取中国的独立统一与领土完整。”该宣言
A.标志着中共对国民党的政策开始改变 B.表明中共抗日统一战线策略已基本形成
C.促使国民党对中共政策开始发生变化 D.导致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出台
17.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致函英国外交大臣说:“运动进行的方式有条不紊以及对外国利益所表现的显著尊重,使得它同以前所有此类起事区别开来,并且在中国人中间获得了对它的一定程度的同情,而满清朝廷再也不能声称享有这种同情了。”函中“运动”指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16.日人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如此推理,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A.政治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B.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
C.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政治革命 D.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洋务运动
15.下列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兴起的先后顺序是
①“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
②“中华(民国)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改”
③“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
④“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14.下表是唐朝至清朝科举考试中“状元”(部分)在今天各省分布情况。这一资料不能说明
|
河北 |
山东 |
河南 |
江苏 |
浙江 |
唐朝 |
15 |
8 |
23 |
6 |
0 |
北宋 |
1 |
10 |
18 |
5 |
4 |
元朝 |
6 |
0 |
1 |
0 |
1 |
明朝 |
3 |
4 |
3 |
18 |
20 |
清朝 |
4 |
6 |
0 |
27 |
20 |
A.文化重心不断南移 B.北方文化走向没落
C.经济重心南移是文化南移的基本原因 D.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南方文化教育发展
13.“严密的行政、控制和告诫仍都需要,因为不讲人情的选拔制原则--虽然它始于汉制--与渗透在儒家伦理中的家族和个人联系背道而驰。”(《剑桥中国史》)材料所述的“选拔制”是
A.先秦的世袭制 B.汉代的察举制 C.魏晋的九品中正制 D.隋唐的科举制
12.秦皇汉武等古代帝王都曾到泰山举行过封禅大典。
《五经通义》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
梁父,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
之功。”这表明,帝王泰山封禅的主要用意在于
A.炫耀文治武功 B.祭祀天地神祗
C.神化君主统治 D.报答天地之恩
及投向的时间变化;据此回答10-11题。
10.甲乙两地
A.均位于北半球
B.甲位于北半球,乙位于南半球
C.甲位于南半球,乙位于北半球
D.均位于南半球
11.当乙地物影朝正南时,北京的地方时恰为23时,则乙位于北京的哪个方向
A.西北 B.东北 C.东南 D.西南
右图为原料产地、转运点和市场运输成本示意图,读下图回答8--9题。
8.把企业建在转运站和建在原料产地相比,可节省的运输成本为
A.a2+b2 B.a2
C.b2 D.以上答案都不对
9.下列工厂适合在转运站布局的是
A.制糖厂 B.饮料厂 C.钢铁厂 D.炼铝厂
如图虚线代表甲、乙两地同一天物影影长
右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 从图中的信息看,为保障农业稳产,改良的因素是
A. 地形 B. 降水
C. 水源 D. 土壤
7.从图中水库分布看,修建水库的首要意义是
A. 防洪 B. 发电
C. 养殖 D. 防治水土流失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