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指导:①回归课本夯实基础,仔细看书把书本中的知识点掌握到位
②练习为主提升技能,做各种类型的习题,在做题中强化知识
③整理归纳举一反三,对易错知识点、易错题反复巩固
3. 某学生为了测量一个物体的质量,找到一个力电转换器,该转换器的输出电压正比于受压面的压力(比例系数为k),如图所示,测量时先调节输入端的电压,使转换器空载时的输出电压为0;而后在其受压面上放一物体,即可测得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的输出电压U。现有下列器材:力电转换器、质量为m0的砝码、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干电池各一个,开关及导线若干、待测物体(可置于力电转换器的受压面上).请完成对该物体质量的测量:
(1)设计一个电路,要求力电转换器的输入电压可调。并且使调节范围尽可能大,画出这一完整的电路(包括力电转换器在内)
(2)简要说明测量步骤,求出比例系数k,并测出待测物体的质量m.
点拨:此题为传感器题型。(1)力电转换器虽然是一个全新的仪器,但它与其他所有测量仪器一样,有它们的共性,即需要有一个“调零”步骤,这个“调零”工作的要求就是当受压面上不放物体时通过对输入电路的输入电压的调节从而使输出电压为零,这就是力电转换器的“调零”.
(2)为了使输入电路上的电压可调节且调节范围尽可能大一些,可以用滑动变阻器组成分压电路.
(3)根据题给信息“被测物体质量与输出电压成正比”,先在受压面上放质量为m0的砝码,测出其输出电压U0,然后将待测物体放在受压面上,测出其输出电压U,根据两者的比例关系,便可得出m.
(1)设计的电路图如图所示。(5分)
(2)测量步骤与结果如下:
①闭合开关 S,调节变阻器的滑片 P,使力电转换 器的输出电压为零.(1分)
②将质量为m0的砝码放在力电转换器的受压面上,记下此时的输出电压U0.(1分)
③取下砝码,将待测物体放在力电转换器的受压面上,记下此时的输出电压U。(1分)
由以上测量可求出比例系数k及待测物体的质量m
因为U0=km0g,所以有: (2分)
又由于U = kmg,所以待测物体的质量为: (2分)
2. 一个电阻为r、边长为L的正方形线圈abcd共N匝,线圈在磁感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感线的轴OO’以如图所示的角速度ω匀速转动,外电路电阻为R
(1)在答卷图中标出此刻线圈感应电流的方向
(2)转动过程中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有多大?
(3)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夹角为时的感应电动势多大?
(4)设发电机由柴油机带动,其他能量损失不计,线圈转一周,柴油机做多少功?
(5)从图示位置开始,线圈转过的过程中通过R的电量是多少?
点拨:此题为交变电流的“四值”问题
(1)电流方向如图所示 (2分)
(2)根据E=Blv (1分)
得Em=NBωS=NBωL2 (2分)
(3)线圈平面与B成60O时的瞬时感应电动势e=Emcos60O=NBωL2/2 (2分)
(4)电动势的有效值 (1分)
电流的有效值 I=E/(R+r) (1分)
柴油机的功转化为电能,转-周做功
W=EIT=2πN2B2ω2L2/[2(R+r)一ω] =πN2B2ωL4/(R+r) (1分)
(5) I平均=E平均/(R+r)= (1分)
∴ (1分)
针对典型精析的例题题型,训练以下习题。
1. 如图9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电源内阻为,串联的固定电阻为,滑动变阻器的总阻值是,电阻大小关系为,则在滑动触头从端滑到端过程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B
A.电路的总电流先减小后增大
B.电路的路端电压先增大后减小
C.电源的输出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D.滑动变阻器上消耗的功率先减小后增大
点拨:此题为含滑动变阻器电路。滑动变阻器左部分与右半部分并联,当滑动触头从端滑到端过程中由数学关系可以推出并联部分电阻先增大后减少。电路总电阻先增大后减少,电路的总电流先减小后增大,电路的路端电压先增大后减小,AB对。
题型1.(变压器原理与交流电的特性)如图所示,一只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是10:1,原线圈接入电压为220V的正弦交流电源,一只理想二极管和一个阻值为10Ω的电阻R串联接在副线圈上。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1min内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为1452 J
B.电压表的读数为22V
C.二极管两端的最大电压为22V
D.若将R换成一个阻值大于10Ω的电阻,则电流表读数变小
解析: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副线圈的电压如下图所示,电压表的读数应该是副线圈电压的有效值,由图知二极管两端的最大电压应该是电压最大值当R增大时,副线圈电流减小,原线圈电流也减小,D对。AD正确。
题型2.(电路的动态分析)在如图1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闭合开关S,待电流达到稳定后,电流表示数为I,电压表示数为U,电容器C所带电荷量为Q,将滑动变阻器P的滑动触头从图示位置向a端移动一些,待电流达到稳定后,则与P移动前相比( )
A.U变小 B.I变小
C.Q增大 D.Q减小
解析:P向a端滑动时,滑动变阻器电阻增大,总电阻增大,总电流减小,把R2等效成电源内阻,内压减小,外压增大,U增大,由,Q增加,A错,BC对
规律总结:1.程序法:基本思路是“部分-整体-部分”。即阻值变化的部分入手,由串联、并联规律判断总电阻的变化情况,再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判断总电流和路端电压的变化情况,最后由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判定各部分量的变化情况。
2.极端法:即因变阻器滑动引起电路变化的问题,可将变阻器的滑动端滑至两个端点去讨论。
题型3.(电路与传感器)如图甲所示是一火警报警器的部分电路示意图,其中R2为半导体热敏材料制成的传感器,其电阻R2随温度t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电流表为值班室的显示器,a、b之间接报警器。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显示器的电流I和报警器两端的电压U 的变化情况是( )
A.I变大,U变大
B.I变大,U变小
C.I变小,U变大
D.I变小,U变小
解析: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温度升高,R2电阻减小,总电流变大,R1上电压变大, R3电压变小,故电流表示数I变小;路端电压U变小。故D正确。
规律总结:要了解传感器的特性与电路的动态分析。
题型4.(电功率与热功率的含义与计算)日常生活用的电吹风中有电动机和电热丝,电动机带动风叶转动,电热丝给空气加热,得到热风可将头发吹干。没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R1,它与电热丝的电阻R2相串联,接到直流电源上,电吹风机两端电压为U,通过的电流为I,消耗的电功率为P,则以下选项正确的是BC
A、IU﹥P
B、IU=P
C、P﹥ I2(R1+R2)
D、P=I2(R1+R2)
解析:电功率用电压与电流的乘积,热功率根据焦耳定律除以时间可得。所以此题BC对
题型5.(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一个T型电路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 .另有一测试电源,电动势为100V,内阻忽略不计。则
A.当cd端短路时,ab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
B. 当ab端短路时,cd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
C. 当ab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 cd两端的电压为80 V
D. 当cd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 ab两端的电压为80 V
解析:本题考查电路的串并联知识。当cd端短路时,R2与R3并联电阻为30Ω后与R1串联,ab间等效电阻为40Ω,A对;若ab端短路时,R1与R2并联电阻为8Ω后与R3串联,cd间等效电阻为128Ω,B错;但ab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电阻R2未接入电路,cd两端的电压即为R3的电压,为Ucd = ×100V=80V,C对;但cd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电阻R1未接入电路,ab两端电压即为R3的电压,为Uab = ×100V=25V,D错。AC正确。
题型6.(门电路问题)如图为某报警装置示意图,该报警装置在一扇门、两扇窗上各装有一个联动开关,门、窗未关上时,开关不闭合,只要有一个开关未闭合,报警器就会报警。该报警装置中用了两个串联的逻辑电路,虚线框甲内应选用_________门电路,虚线框乙内应选用_________门电路(填与、非、或)。
解析:题意只要有一个开关未闭合,报警器就会报警,结合或门的特点因此虚线框甲内应选用或门;虚线框乙内应选用或门
题型7. (电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在如图所示的闪光灯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电容器的电容为。当闪光灯两端电压达到击穿电压时,闪光灯才有电流通过并发光,正常工作时,闪光灯周期性短暂闪光,则可以判定
A.电源的电动势一定小于击穿电压
B.电容器所带的最大电荷量一定为
C.闪光灯闪光时,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一定增大
D.在一个闪光周期内,通过电阻的电荷量与通过闪光灯的电荷量一定相等
解析:理解此电路的工作过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与闪光灯两端的电压相等,当电源给电容器充电,达到闪光灯击穿电压U时,闪光灯被击穿,电容器放电,放电后闪光灯两端电压小于U,断路,电源再次给电容器充电,达到电压U时,闪光灯又被击穿,电容器放电,如此周期性充放电,使得闪光灯周期性短暂闪光。要使得充电后达到电压U,则电源电动势一定大于等于U,A 项错误;电容器两端的最大电压为U,故电容器所带的最大电荷量为CU,B项错误;闪光灯闪光时电容器放电,所带电荷量减少,C项错误;充电时电荷通过R,通过闪光灯放电,故充放电过程中通过电阻的电荷量与通过闪光灯的电荷量一定相等,D项正确。
题型8.(变压器问题)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R1=20 , R2=30 ,C为电容器。已知通过R1的正弦交流电如图乙所示,则
A.交流电的频率为0.02 Hz
B.原线圈输入电压的最大值为200 V
C.电阻R2的电功率约为6.67
D.通过R3的电流始终为零
解析:根据变压器原理可知原副线圈中电流的周期、频率相同,周期为0.02s、频率为50赫兹,A错。由图乙可知通过R1的电流最大值为Im=1A、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其最大电压为Um=20V,再根据原副线圈的电压之比等于匝数之比可知原线圈输入电压的最大值为200 V、B错;因为电容器有通交流、阻直流的作用,则有电流通过R3和电容器,D错;根据正弦交流电的峰值和有效值关系并联电路特点可知电阻R2的电流有效值为I=、电压有效值为U=Um/V,电阻R2的电功率为P2=UI=W、C对
题型9. (分析导体特性的问题)材料的电阻率ρ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为ρ=ρ0(1+at),其中α称为电阻温度系数,ρ0是材料在t=0 ℃时的电阻率.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α是与温度无关的常数。金属的电阻一般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具有正温度系数;而某些非金属如碳等则相反,具有负温数系数.利用具有正负温度系数的两种材料的互补特性,可制成阻值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不随温度变化的电阻.已知:在0 ℃时,铜的电阻率为1.7×10 –8 Ω•m,碳的电阻率为3.5× 10 -5Ω•m,附近,在0 ℃时,.铜的电阻温度系数为3.9×10 –3 ℃-1,碳的电阻温度系数为-5.0×10-4℃-1.将横截面积相同的碳棒与铜棒串接成长1.0 m的导体,要求其电阻在0 ℃附近不随温度变化,求所需碳棒的长度(忽略碳棒和铜棒的尺寸随温度的变化)。
解析:设碳棒的长度为X,则铜棒的电阻为,碳棒的电阻 ,要使得在00c附近总电阻不随温度变化,则有,则有式中t的系数必须为零,即有x≈0.0038m。
题型10.(远距离输电) 图为远距离高压输电的示意图。关于远距离输电,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增加输电导线的横截面积有利于减少输电过程中的电能损失
B.高压输电是通过减小输电电流来减小电路的发热损耗
C.在输送电压一定时,输送的电功率越大,输电过程中的电能损失越小
D.高压输电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不一定是电压越高越好
解析:依据输电原理,电路中的功率损耗,而,增大输电线的横截面积,减小输电线的电阻,则能够减小输电线上的功率损耗,A正确;由P=UI来看在输送功率一定的情况下,输送电压U越大,则输电电流越小,则功率损耗越小,B正确;若输电电压一定,输送功率越大,则电流I越大,电路中损耗的电功率越大,C错误;输电电压并不是电压越高越好,因为电压越高,对于安全和技术的要求越高,因此并不是输电电压越高越好,D正确。
题型11.(交变电流的“四值”)一矩形线圈,面积是0.05m2,共100匝,线圈电阻为2Ω,外接电阻为R=8Ω,线圈在磁感应强度为T的匀强磁场中以300r/min的转速绕垂直于磁感线的轴匀速转动,如图所示,若从中性面开始计时,求:
(1)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
(2)线圈从开始计时经1/30s时,线圈中电流的瞬时值。
(3)外电路电阻R两端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
解析:(1)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感线的轴匀速转动时产生的电动势的瞬时值为 1分
其中 1分
由题意知rad/s 2分
将已知数据代入可得,V 2分
(2)由,代入数据得, 2分
当s时,线圈中电流瞬时值为A 2分
(3)由U=iR得,R两端电压瞬时值表达式为 V 3分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带有活塞的气缸内封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 气体开始处于状态a,然后经过过程ab到达状态b或经过过程ac到达状态c,b、c状态温度相同,如V-T图所示. 设
气体在状态b和状态c的压强分别为pb和pc,在过程ab和ac中吸收的热量分别为Qab和Qac,则 _____(填入选项前的字母,有填错的不得分)
A.pb>pc,Qab>Qac B.pb>pc,Qab<Qac
C.pb<pc,Qab>Qac D.pb<pc,Qab<Qac
(2)(10分)图中系统由左右两个侧壁绝热、底部导热、截面均为S的容器组成。左容器足够高,上端敞开,右容器上端由导热材料封闭。两容器的下端由可忽略容积的细管连通。
容器内两个绝热的活塞A、B下方封有氮气,B上方封有氢气. 大气的压强为p0,温度为T0=273 K,两活塞因自身重量对下方气体产生的附加压强均为0.1 p0。系统平衡时,各气柱的高度如图所示。现将系统底部浸入恒温热水槽中,再次平衡时A上升了一定高度。用外力将A缓慢推回第一次平衡时的位置并固定,第三次达到平衡后,氢气柱高度为0.8 h。氮气和氢气均可视为理想气体。求:
(i)第二次平衡时氮气的体积;(ii)水的温度。
34.[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其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为f0,在周期性驱动力的作用下做受迫振动,驱动力的频率为f。若驱动力的振幅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填入选项前的字母,有填错的不得分)
A. 当f<f0时,该振动系统的振幅随f增大而减小
B. 当f>f0时,该振动系统的振幅随f减小而增大
C. 该振动系统的振动稳定后,振动的频率等于f0
D. 该振动系统的振动稳定后,振动的频率等于f
(2)(10分)一棱镜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ABC,∠A=30º,斜边AB=a。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n=。在此截面所在的平面内,一条光线以45º的入射角从AC边的中点M射入棱镜。画出光路图,并求光线从棱镜射出的点的位置(不考虑光线沿原路返回的情况)。
35.[物理--选修3-5](15分)
(1)(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入选项前的字母,有填错的不得分)
A.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后,成为稳定的原子核
B.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为
C.γ射线一般伴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在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也最强
D.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原子能量减小
(2)(11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长为l的长方形木板B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A(可视为质点),m<M。现以地面为参考系,给A和B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初速度,使A开始向左运动,B开始向右运动,但最后A刚好没有滑离B板。
(i)若已知A和B的初速度大小为v0,求它们最后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ii)若初速度的大小未知,求小木块向左运动到达的最远处(从地面上看)离出发点的距离。
36.[化学--选修化学与技术](15分)
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永无止境。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图所示:
(1)向沉淀池中要通入CO2和氨气,应先通入__________(填化学式),原因是__________。
(2)沉淀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3)母液中的溶质主要是__________,向母液中通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析出副产品,通氨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
(4)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0%以上,主要是设计了__________(填上述流程中的编号)的循环;物质x是__________,从沉淀池中提取沉淀的操作是__________。
(5)写出煅烧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6)这样制得的产品碳酸钠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为检验该杂质的存在,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
37.[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A、B、C、D为1-36号元素。A元素的原子价电子排带为ns2np2,B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C元素原子的M电子层的p亚层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D元素原子核外的M层中只有2对成对电子。
(1)当n=2时,AB2属于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中有____个σ键,____个π键。
(2)当n=3时,A与B形成的晶体属于_____晶体。
(3)若A元素的原子价电子排布为3s23p2,A、C、D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4)已知某红紫色配合物的组成为CoCl3·5NH3·H2O。该配合物中的中心离子钴离子在基态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作为配位体之一的NH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
(5)金属铁的晶体在不同温度下有两种堆积方式,晶胞分别如右图所示。体心立方晶胞和面心立方晶胞中实际含有的Fe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
38.[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15分)
有机物A由C、H、O、Cl四种元素组成,质谱分析知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98.5,红外光谱分析知其C1在侧链上。核磁共振氢谱有4个峰,峰面积之比是6∶2∶2∶1。当A与C12分别在Fe作催化剂和光照条件下以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反应时,分别是苯环上一氯取代有两种和侧链上一氯取代有一种;A与NaHCO3溶液反应时有气体放出。A经下列反应可逐步生成B-G。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2)C→E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3)C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 、__________。
(4)写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写结构简式):
A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____________。E在一定条件下生成F:________________。
39.(15分)[生物--选修1 现代生物技术实践]
人类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果酒、果醋的历史源远流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一类_______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其反应式为______。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其反应式为__________。
(2)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__________。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随着__________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在__________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3)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在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就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实验表明,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__________。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________;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_______,再进一步转变为__________。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__________。
(4)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化学试剂__________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该试剂与酒精反应呈现__________色。
40.(15分)[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请回答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问题:
(1)如果用某种生物发育的某个时期的mRNA反转录产生的__________片段,与载体连接后储存在一个受体菌群中,这个受体菌群体就叫做这种生物的__________。
(2)一个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
(3)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__________法。转基因动物中采用最多,也是最为有效的一种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的方法是__________。大肠杆菌最常用的转化方法是:首先用__________处理细胞,使细胞处于一种__________的生理状态,这种状态的细胞被称作感受态细胞。然后将重组表达载体DNA溶于缓冲液中与感受态细胞混合,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促进__________,完成转化过程。
(4)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是否可以稳定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只有通过检测与鉴定才能知道。首先,要检测转基因生物__________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其次,还需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__________。最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__________。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
22.(5分)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 m/s2,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0 kg。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把第一个点记作O,每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点未画出,另选连续的3个计数点A、B、C作为测量的点,如图所示。经测量知道A、B、C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50.50 cm、86.00 cm、130.50 cm。
(1)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出打B点时重物的瞬时速度vB=_______ m/s,重物由O点运动到B点,重力势能减少了_______ J,动能增加了_______ J(最后两问结果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根据所测量的数据,还可以求出物体实际下落的加速度为_______ m/s2,则物体在下落的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为_______N。
23.(10分)
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
(1)请你用实线代替导线把实物图连成实验电路,注意两个电表选用适当量程,并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在左端时其电阻值最大;
(2)某同学记录的6组数据见表,试根据这些数据在图中画出U-I图线,根据图线求出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V,内阻r=_______Ω(结果要求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
1 |
2 |
3 |
4 |
5 |
6 |
U/V |
1.37 |
1.32 |
1.24 |
1.16 |
1.10 |
1.05 |
I/A |
0.12 |
0.20 |
0.31 |
0.32 |
0.50 |
0.57 |
24.(14分)
如图所示,半径R=0.9 m的四分之一圆弧形光滑轨道竖直放置,圆弧最低点B与长为l=l m的水平面相切于B点,BC离地面高h=0.45 m,C点与一倾角为θ=30º的光滑斜面连接。质量m=1.0 kg的小滑块从圆弧顶点D由静止释放,已知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取g=10 m/s2。求:
(1)小滑块刚到达圆弧的B点时对圆弧的压力;
(2)小滑块从C点运动到地面所需的时间。
25.(18分)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正离子,在D处沿着图中所示的方向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此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结果离子正好从离开A点距离为d的小孔C沿垂直于AC的方向进入匀强电场,此电场方向与AC平行且向上,最后离子打在B处,而B离A点距离为2d(AB⊥AC),不计粒子重力,离子运动轨迹始终在纸面内。求:
(1)离子从D到B所需的时间;
(2)离子到达B处时的动能。
26.(14分)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Cu与浓H2SO4的反应,设计如下实验探究方案(装置中的固定仪器和酒精灯均未画出)。
实验选用铜片、98.3%的H2SO4、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CCl4、NaOH溶液等药品,铜片一端没入浓H2SO4中,另一端露置在液面上方。
回答下列问题。
(1)Cu与浓H2SO4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D、E两容器中CCl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过程中,观察到A容器中出现大量白色烟雾,随着反应的进行,A容器下有白色沉淀生成,你认为该沉淀物是_________________,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A容器中的浓H2SO4和铜片进行加热,很快发现C容器中品红溶液褪色,但始终未见D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或沉淀。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为了减少环境污染,排除各装置中的SO2,可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_。
27.(16分)
如下图的转化关系中,已知A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酸式盐。D、Y、H为气体,X为无色液体,G和K均是常见的强酸。H与Na2O2可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的盐与Ba2+反应可生成不溶于稀G的白色沉淀,一个D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
试回答下列问题:
(1)D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D+H+X→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写出C→H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写出D与K反应生成的正盐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1molH(g)完全转化为I(g)时放热98.3kJ,则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某条件下,当加入4 mol H和2 mol Y后,放出314.56 kJ的热时,此时H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
(6)一定温度下,有可逆反应:aD(g)+bY(g)cE(g)+dX(g)。在2 L密闭容器中,充入4 mol D和5 mol Y,有催化剂存在下,2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测得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比反应前增加了1/18。则前2 min内用E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mol·L-1·min-1,平衡时D的浓度为________mol·L-1。
28.(13分)
(1)某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氢气物质的量[用n(H2)表示]对N2(g)+3H2(g) 2NH3(g)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可表示成如下图所示的规律(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
①比较在a、b、c三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反应物N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__________。
②若容器容积为1L,n=3mol,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60%,则在起始时体系中加入N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ol,此条件下(T2),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
③图像中T2和T1的关系是__________。(填“高于”、“低于”、“等于”、“无法确定”)。
(2)氨气和氧气从145℃就开始反应,在不同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生成不同产物(如图):
4NH3+5O24NO+6H2O
4NH3+3O22N2+6H2O
温度较低时以生成__________为主,温度高于900℃时,NO产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
(3)现以H2与O2、熔融盐Na2CO3组成的燃料电池(如图所示,其中Y为CO2)装置进行电解。
写出石墨Ⅰ电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
在电解池中生成N2O5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
29.(12分)
下列两幅图中,甲图为卵巢中一些细胞图像,乙图表示卵巢中某种细胞分裂时,染色体数(有阴影)和DNA分子数(无阴影)在不同分裂时期细胞中的统计数据。请回答问题:
(1)甲图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细胞图像是__________,乙图与之对应的时期是__________。
(2)甲图中属于有丝分裂的细胞图像是__________,乙图中__________(具有/不具有)与之相对应的时期。
(3)乙图最可能表示__________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的相对含量变化。如果该种细胞分裂按照A、B、C、D的时间顺序依次进行,乙图中处于A时期的细胞名称应为__________; 甲图中与乙图C时期对应的图像是__________,该图所表示的细胞名称为______;甲图中与乙图D时期对应的图像是__________,该图所表示的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
30.(7分)
种子的休眠、萌发与植物激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将休眠状态的枫树种子与湿沙混合后放在0℃-5℃的低温下处理一段时间,就可以使种子提前萌发。下图表示枫树种子在经过处理后各种激素含量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______对种子的萌发起抑制作用,__________对种子的萌发起促进作用。
(2)各种激素含量的变化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导致种子休眠和萌发过程中各种激素变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
(4)马铃薯块茎收获后也存在类似的休眠现象,要想破除休眠使之提前萌发应该使用图中的________进行处理。
31.(14分)填空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番茄的抗病与感病、红果与黄果、果实多室与少室这三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抗病性用A、a表示,果色用B、b表示、室数用D、d表示。为了确定每对性状的显、隐性,以及它们的遗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现选用表现型为感病红果多室和__________两个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如果F1表现抗病红果少室,则可确定每对性状的显、隐性,并可确定以上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将F1自交得到F2,如果F2的表现型有__________种,且它们的比例为__________则这三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
(2)若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从上述F1番茄叶片取材制备人工种子、繁殖种苗,其过程可简述为如下5个步骤:
上述过程中去分化发生在第__________步骤,再分化发生在第__________步骤,从叶组织块到种苗形成的过程说明番茄叶片细胞具有__________。
32.(6分)
某学生选取了某池塘水体中的4种生物:栅藻(单细胞绿藻),水绵(多细胞绿藻),菹草(高等植物)和颤藻(蓝藻),用其生长旺盛的新鲜材料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A、B两组同时开展平行实验,进行有关光合作用的研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这4种生物中,不具有叶绿体的是__________。
(2)A组的实验结果如上图所示。据图推测,一年中最早出现生长高峰的生物可能是__________;夏季高温阶段最具生长优势的生物可能是__________。
(3)B组测得的栅藻净光合放氧率明显低于A组。仔细对比发现,两组实验条件的唯一差别是B组接种栅藻的浓度明显高于A组。实验在短时间内完成,水中也不缺乏各种营养,造成B组栅藻净光合放氧率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4)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浮游藻类的大量增殖常常会引起鱼类缺氧死亡,在这种情形下,导致水体缺氧的主要原因有藻类呼吸的耗氧量增加和_______________。
21.如图甲所示,质量m=1.0 kg的物体置于倾角θ=37º的固定粗糙斜面上,t=0时对物体施以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t1=1 s时撤去拉力,物体运动的部分v-t图象如图乙所示。设斜面足够长,物体所受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sin37º=0.6,cos37º=0.8,g取10 m/s2)
A.拉力F的大小为20 N
B.物体运动到最高点的时间为3 s
C.0-1 s内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100 W
D.t=4 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10 m/s
第Ⅱ卷
20. 如图所示,每米电阻为1 Ω的一段导线被弯成半径r=1 m的三段圆弧,并组成闭合回路。每1段圆弧都是1/4圆周,位于空间直角坐标系的不同平面内,其中ab段位于xOy平面内,bc段位于yOz平面内,ca段位于zOx平面内。空间存在一个沿z轴正方向的磁场,其磁感应强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B=0.7+0.6t,则
A.导线中的感应电流大小是0.1 A,方向是a→c→b→a
B.导线中的感应电流大小是0.1 A,方向是a→b→c→a
C.导线中的感应电流大小是π/20 A,方向是a→c→b→a
D.导线中的感应电流大小是π/20 A,方向是a→b→c→a
19.一个内表面光滑的半球形碗放在水平桌面上,碗口处于水平状态,O为球心。两个带同种电荷且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小球(可视为质点)放置于碗内,当它们静止后处于如图所示状态。则m1和m2对碗的弹力大小之比为
A. 1∶ B. 2∶ C. ∶1 D.∶2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