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27706  327714  327720  327724  327730  327732  327736  327742  327744  327750  327756  327760  327762  327766  327772  327774  327780  327784  327786  327790  327792  327796  327798  327800  327801  327802  327804  327805  327806  327808  327810  327814  327816  327820  327822  327826  327832  327834  327840  327844  327846  327850  327856  327862  327864  327870  327874  327876  327882  327886  327892  327900  447090 
读“我国局部地区年等降水量线分布示意图”,回答33-34题。

33.图中代号所示地区中,降水量最少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34.托克逊比呼和浩特                                              (   )

    A.海拔高气温低                   B.年太阳辐射量小

    C.日照时间较短                   D.气温年较差较大

 

试题详情

读图,回答31-32题。

31.图中A、B所在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   )

    A.小麦、水稻     B.小麦、谷子     C.玉米、水稻     D.水稻、小麦

32.影响A、B两地粮食作物有所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

    A.土壤条件不同                   B.海拔高度不同

    C.水热条件不同                   D.耕作制度不同

 

试题详情

下图为北京行政区划图(习惯上把东城、西城、宣武、崇文四个区称为中心城区,石景山、丰台、海淀、朝阳四个区被称为近郊区;周边其他地区称为远郊区),下表为北京市1990和2000年各区常住人口统计表,读图表完成29-30题。

北京市各城区面积及常住人口统计表(万人)

地区
面积(Km2)
人口(万人)
1990年
2000年
海淀区
426
144.2
224.0
石景山区
86
30.9
48.9
丰台区
304
78.9
136.9
西城区
32
75.6
70.7
宣武区
19
55.7
52.6
东城区
25
60.6
53.6
崇文区
17
41.8
34.6


 
朝阳区

470
144.8
229.0

29.1990年人口密度最大的两个地区是                                 (   )

    A.海淀区  朝阳区                 B.丰台区  西城区

    C.宣武区  崇文区                 D.东城区  石景山区

30.从1990年到2000的十年间,下列关于北京市人口的变化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

    A.各区的人口都有明显的增加        B.人口重心明显向市区南部移动

    C.中心城区人口有下降的趋势        D.人口进一步向中心城区集中

 

试题详情

读“我国某种水果栽培区分布图”,回答27-28题。

27.图中水果栽培区的分布反映出的农业生产特点是                       (   )

    A.整体性        B.地域性        C.季节性        D.周期性

28.①地区栽境条件优于同纬度②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降水充沛       B.热量丰富       C.土壤肥沃       D.地形平坦

试题详情

26.有关甲、乙两地及附近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两地所在国家均为发达国家

    B.乙地因位于两个大陆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C.甲地因植被破坏严重,形成典型荒漠景观

    D.当乙地河流枯水期时,甲地盛行风为偏南风

 

试题详情

25.图中乙城市位于甲城市                                           (   )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试题详情

   欧盟、美国和东亚(包括中、日、韩三个国家)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地图中的“三极”。读图完成23-24题。

23.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是 (   )

    A.欧盟、美国、东亚

    B.美国、欧盟、东亚

    C.欧盟、东亚、美国

    D.东亚、欧盟、美国

24.结合所学可知,欧盟、美国和东亚在全球

的优势不包括         (   )

    A.制造业出口总额 B.热带经济作物产值

    C.市场广阔       D.城市化水平

  下图中甲、乙是所在国家的两个重要城市,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25-26题。

试题详情

读世界四地的关联图。回答21-22题。

   

21.如果图中箭头abc表示四地所在国家之间国际贸易中的某种农产品,则该农产品是(   )

    A.玉米          B.小麦          C.稻米          D.大豆

22.如果图中箭头b表示电子工业的区位转移,则迁入地的区位优势主要是(   )

    ①地价因素        ②技术因素        ③劳动力因素      ④资金因素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试题详情

读下图,回答18-20题。

   

18.上图四地所在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9.关于图中四地所在图家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国地势起伏小,水能资源缺乏

    B.②国有热带雨林分布,北部有季风现象

    C.③国河流有明显的凌汛现象,分布有众多的沼泽

    D.④国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是该洲出口粮食最多的国家

20.北半球夏至日,上图四地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和最大的分别是             (   )

    A.①和④        B.③和②        C.②和④        D.②和③

试题详情

读下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15-17题。

15.图中代号表示四个城市,则其中降水最多的城市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6.图中②、④两地直线距离最接近                                    (   )

    A.100千米       B.200千米       C.300千米       D.2000千米

17.该岛屿适宜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是                                  (   )

    A.甘蔗          B.水稻          C.棉花          D.甜菜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