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哪怕仅是一点微光
凡俗的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行走,受到别人的非议和冷落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千万不能被批评的唾沫淹没向上的渴望,被冷漠的眼神封锁萌动的激情,因为我们有理由相信,即使黑暗无边无际,但总有一盏灯火能为你点燃,为你驱散心灵上的阴霾,给你温暖,给你慰藉,给你信心和勇气,哪怕,那仅仅是一点微光。(摘自2004/11/16《今晚报》北原)
人生就像爬一座山,本来是到山顶看风景的,可身上背负着各种各样欲望的包袱,欲望越多越爬不上去,别说险峰上的无限风光无缘尽览,就连欣赏沿途景色的快乐心情也荡然无存。一位哲人说过,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在现实中,我们很少去想自己已有的东西,往往竭尽全力去追寻得不到的东西,好像那里有幸福和快乐等着我们,而恰恰在力不从心的追寻过程中忽视了眼下的快乐。(摘自2004/11/5《今晚报》秦立明)
134、甘于失败不可取
有些教师,优质课比赛不敢参加,教学论文不敢写,各种带有竞争性的活动都不敢参与,还美其名曰"平平淡淡才是真"。究其原因就是他们惧怕失败。因为惧怕失败,所以在做一件事之前总是瞻前顾后、止步不前。为了逃避失败,他们想了一个万全之策:不做事,不参加任何带有竞争性的比赛,不会成功,但也少了失败的机会。惧怕失败的心理重负钳制了他们本该自由飞翔的双翼。他们就在既没有成功也没有失败的生活中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走完庸庸碌碌的教学生涯。
(摘自2004年第十九期《人民教育》栾绍禹《请让自己多一次失败的机会》)
成功者不一定是强者,失败者不一定是懦夫――交付人生的满分答卷应是竭尽全力。一个连失败的机会都没有的人,生活会有意义吗?我们不应嘲笑失败者,却应嘲笑旁观者。即使失败一千次,第一千零一次还有成功的可能,而旁观者却永远没有成功的希望。
(摘自2004年第十九期《人民教育》栾绍禹《请让自己多一次失败的机会》)
教育智慧(28)
133、教师要做快乐的人
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使他们振作;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能使他们平静;当学生茫无头绪时,你能给他们启迪;当学生自卑自弃时,你能给他们自信......你能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你能从学生的争论擦出思想的火花,你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受成功的快乐和发现的惊喜......这种种的快乐和幸福皆非语言所能表达。不快乐的老师很难教出快乐的学生,不快乐的教师也很难享受美好的生活。我们要做快乐的、热爱生活的教师,让思想轻盈地飞翔,让心中洒满灿烂的阳光。只有心中充满阳光,才能把温暖带给别人。
(摘自2004/9/6《德育报》刘瑞清《做播撒快乐的人》
132、为他人喝彩
为他人喝彩体现了一种智慧-你在欣赏他人的时候也在不断地提升和完善着自己的人格;为他人喝彩体现了一种美德-你付出的赞美,非但不会贬损你的体面与尊严,相反还会在不经意间收获友谊与合作;为他人喝彩体现了一种修养-赏识他人的过程本身就矫正着你的狭隘、克服着你的自私。因而为他人喝彩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培养和张扬大家风范的过程。 (摘自2004/9/3《今晚报》维光)
129、心怀感激
假如,你不小心冒犯了别人,而对方一笑了之,那么,感激就会像幽幽的花香在你的四周弥漫。假如,人在旅途,遇到突然袭来的风雨,有人将雨伞移至你的头顶,你脸上绽出感激的微笑,那么,你和对方都会感到人间的温暖。假如,你深夜埋头读书,妻子悄悄走来为你披上一件衣服,送上一杯热茶,你回眸报以微笑,那么,感激就会像一缕柔风,轻轻地吹过你和爱人的心湖。假如你能对自己每一个人生阶梯曾给过你帮助、给过你抚慰的人,抱以真诚的感激之情,那么你就会发现,自己简直是上帝的宠儿。
感激是一杯清醇的酒,使人生更美好;感激是一首浪漫的诗,使人生充满快乐。
(摘自2004/4/26《德育报》阎保承《心怀感激》)
125、"万事如意" 只是一个美好的祝愿而已
"万事如意"是人们真诚的祝福,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那只是一个美好的祝愿而已,真正的生活不如意之事常常发生。我们不可能保证事事顺心,但可以做到坦然面对,该放则放,不要把一些垃圾总堆在心里;把乌云总布在脸上;把牢骚总挂在嘴上,否则你自己会一直是个倒霉蛋,周围的朋友也觉得你烦人。
教育智慧(26)
优秀的人不会等待时机的到来,而是寻找并抓住机会,把握机会,征服机会,让机会成为服务于他的奴仆。今后,机会常常会出现在你面前,你完全可以把握住机会,将它变为有利的条件。而你需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行动起来。软弱和犹豫不决的人总是找借口说没有机会,他们总是喊:机会!请给我机会!其实,一个人生活中的每时每刻都充满了机会。学校里的每一堂课是一次机会;每一次考试是一次机会;每一篇发表在报纸上的报道是一次机会;每一次商业买卖是一次机会,每一次都是展示你的优雅与礼貌、果断和勇气的机会,更是表现你诚实品质的机会。(摘自爱密尔·贝克特《101个年轻人要懂得的哲理》187页)
127把敬业变成习惯之后
把敬业变成习惯之后,或许不能立即为你带来可观的好处,但可以肯定的是,把不敬业变成习惯的人,他的成就相当有限,因为他的散漫、马虎和不负责任的做事态度已深入他的意识与潜意识。做任何事他都会有随便做一做的直接反应,结果可想而知了。如果到了中年还是如此,就会很容易蹉跎一生!
(摘自爱密尔·贝克特《101个年轻人要懂得的哲理》224页)
"挫折是一所最好的大学"。给生命一些坎坷、挫折、艰辛、困苦,不但不影响生命的"生长",反而会使生命"拼命向下扎根",从而使生命之树"枝叶繁茂"。明白了这一点,当我们给予学生一些爱与关怀时,我们就要想到,是否为他们遮挡了太多的风雨霜雪。要想使你的学生长成参天大树,那就不能给它太足的水份和肥料,要逼迫它奋力向下自己扎根。
(摘自2004/2/16《德育报》林华《挫折是一所最好的大学》)
124、能够珍惜已经拥有的才是最大的幸福。
许多人也许认为,拥有大量得财富和无限得权利才会幸福,为此他们拼命奋斗,永无止境,他们来不及享受拥有得一切,他们也看不见已经拥有得一切。然而,事实是,我们能够珍惜已经拥有的才是最大的幸福。
(摘自爱密尔·贝克特《101个年轻人要懂得的哲理》126页)
123、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
无论在任何时候,千万不要想着去危害别人。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危害别人时,你自己的心理会受到来自于心灵的折磨,另外,你的行动也会危及到自己的利益。
(摘自爱密尔·贝克特《101个年轻人要懂得的哲理》14页)
122、感谢敌人和对手吧
在现实生活中,你没有必要憎恨自己的敌人,若深入思考一下,你也许会发现,真正促使你成功的,真正激励你昂首阔步的,不是顺境和优裕,不是朋友和亲人,而是那些常常可以置你于死地的打击、挫折,甚至是死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中的许多人,却犯了这样一个致命的错误:总在诅咒我们的敌人,或者因为自己遇到了敌人而失魂落魄。这恰恰错了,你应该为自己有一个敌人或者是强大的对手而庆幸,为自己遇到的艰难境遇而庆幸,因为这真正是你脱颖而出的机会。感谢敌人和对手吧,因为正是他们使你变得伟大和杰出。
(摘自爱密尔·贝克特《101个年轻人要懂得的哲理》13页)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