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现在的教育假的东西太多了,我们的德育假的东西也非常多。一位学生来信说:"现在老师讲的,不是我们想的;我们想的,恰恰没有人。"假德育的具体表现是:一、脱离学生的心灵;二、形式主义猖獗;三、剥夺孩子的童年。李镇西
206、我们做教育的要上天入地,新教育实验就是入地。我们要做真实验,不做假实验;要做活实验,不做死实验。一线的师生是"新教育"的创造者。朱永新
204、让学生独立成长
每一个学生都要独立长大,最终成为他自己。教师应当站在学生的体验中思考,让他们演出独立成长的活剧,而不是天天复制自己,并粘贴到学生的心里。
(摘自窦桂梅《窦桂梅与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P161)
教育智慧(42)
203、一流的学生
"一流的'考生'不等于一流的'学生'。"《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的作者黄全愈认为,"学生"强调的是善于"学",他们拥有敏锐的嗅觉、笃实的干劲、极强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而我们的教育,却把"学生"培养成了"考生",把千千万万的孩子从广阔的社会大舞台赶到了狭窄的考场,最后变成考试的高手,实践的低能儿。
(摘自2003年23期《人民教育》《从"一"到"十":2003看教育》)
202、校园生活应该有一些浪漫气息,应该有一些炊烟,有一些山中的气息......教育应该给孩子们留下一些浪漫的回忆,而自然这本大书不能不读,否则教育是不完整的,是空洞的。李镇西
201、爱还有真爱和假爱之分。
标准是:1、是一视同仁的爱,还是偏爱?2、是功利性的爱,还是超越功利性的爱?3、是居高临下的爱,还是平等的爱?4、是严格要求的爱,还是纵容和溺爱?所以除了爱心教育,还需要民主教育。富有民主精神的爱才是真爱。李镇西
200、让每个孩子都找到好学生的感觉
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想做好孩子的愿望。教育的使命和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呵护这种愿望,让学生从小就有一种良好的心态,学会自信,学会欣赏自己,赶走内心的自卑,树立创造者的自尊。(摘自窦桂梅《窦桂梅与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P178)
教育智慧(41)
199、于永正老师谈学生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人",都是"上帝"赐予我们的一件艺术品。尊重是教育的第一原则,也是"爱"的主要表现之一。我尊重每个学生,不仅仅让他们感到我和蔼可亲,更重要的是我理解并尽力满足他们的内在需要,无论是学习上的,心理上的,还是生活上的。
(摘自2004/10/18《德育报》《于永正:成功源于反思》)
198、美丽的眼睛看学生
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看学生,给学生一个展现美的舞台,相信你的学生会表现得更精彩!(摘自2004/1《班主任之友》顾立军《美丽得眼睛看学生》)
195、为什么渴求读学术精品
人为什么要读书,知识分子为什么渴求读学术精品,究其主要原因,我认为,是因为学术精品中具有强大的文化的力量。我们为什么需要学术中文化的力量,是因为人活着太需要支撑我们生命的东西,太需要为我们每一天的生活得到鼓励和依据的东西,所以我们需要寻找自己为人做事的原则、信念乃至方式。
(摘自朱小蔓《让读书支撑我们的生命》)
教育智慧(40)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