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作文题(含“话题”作文题),常具“开放型”特点,虽然离不开“现实、理性、人文”这六个字,但涵盖范围非常宽泛,作文取材非常灵活,主题指向非常发散。择须由己,写作前,特别是初学写作者,须针对题目,重视“选点”,这应是写好作文的战略关键。选“点”时,从小处落笔,文章会更有针对性和感染力。先是“大”中求“小”。具体方法有三:
1、添一添
在原来作文题目中采取假定添加限制性定语的作法,尽力缩小写作范围,明确写作的关键所在,使自己的思路尽可能地向着规定的方向集中发展。如题目“烛光”,就可以采用添加成分法缩小写作范围:
楼道里的烛光
那夜的烛光
儿时的烛光
烛光中的感动
烛光之忆
……
从范围、对象、内容、时间、地点、性质等方面进行限制后,文章的选材指向会更加明确、集中,便于写作的顺利进行。
5、直引化用--追求意蕴
恰当引用一些诗词典故名言警句谚语俗语歇后语顺口溜等,增加作品的文采,丰富文章的文化底蕴。例如:
“聆听‘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故事;感受‘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情怀;品味‘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无限忠诚。我发现,我与他们的心近了。”
这些有所引用的文字凝练形象,以少胜多,拓展了思考联想的空间而饶有蕴意。
……
语言表达的避俗求新,方法多样,难以枚举,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懂得因人因事因情因景因时因地而有不同的“我”的写法,力求“语言陌生化”,让习见的内容以一副陌生的面孔出现,使语言表达异于常见的用滥了的表达。“语言陌生化”所竭力对抗的是沉闷与死板、老一套和人云亦云。
克服语言的套版反应,讲出有个性的“我”的话,应成为语言表达的一种追求,以期养成习惯而成为素养。
2、整散句式--追求参差
“才美不外露,已属难能可贵;大智大愚,更是难上加难。……有麝自然香,已变成了令人发噱的天方夜谈;无麝放假香,才是处世真理”。
“为什么她喜欢绿色呢?虽然五光十色缠绕了她的半生:红色的火热,土黄色的坎坷,灰色的挫折,黑得如此沉重的偏见,以及白得如此刺目的冷漠,但她在任何时候对绿色--象征生命、希望、纯洁的颜色,有着不可抑制的憧憬。”
--能整能散,参差别致。
整句工整而呈气势,散句曲折而显舒缓;整散交错,可参差流转。
我们一旦动笔写作便应有这样一种追求:力戒文章语言的趋同现象,避免在词语选用、句式结构、语气语势上大同小异、千篇一律,要把根据自己的语言特点,构建富有个性化的语言表达,作为写作上的一个重要的努力方向,力使自己文章的语言或雅致凝练,或严谨理性,或俏皮幽默,或优美诗意……真正做到凭空逗巧,意外出奇,既生动精彩又与众不同。作文时应该自问:写作中有什么因素比语言更致命呢?求新避俗,不苟言语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作文素养。一旦有了提笔下字便求新避俗的追求或习惯,才能迅速提高感悟语言和调遣语言的能力,才能形成个性语言。
语言避俗求新的途径多得不可胜数。
1、想象修辞--追求形象
海德格尔有句名言:“语言是人口开出的花朵”。
巧设比喻,以求形象生动;铺陈排比,以增奔泻气势;拟人摹物,以求逼真生动;大胆夸张,以显飞扬灵气;多用设问,以求启人深思;反复吟哦,以抒绵绵之情。
不说“我很悲伤”,而说“我心灵的天空一直下着雨”;不说“女人和男人应有平等的社会地位”,而说“女人应是一株木棉,和橡树并立在一起”;不说“没有钱”,而说“囊中羞涩”,说“与孔方兄无缘”,说“‘老人头’不多”……
“对旺角的多家书店,我和一桃以怀素草书的笔意一路草过去,但有时也不免驻足留连。”
--比喻创新别致。
“窗口一闪而逝的年轻面颊便在这深深的秋意中浓浓地开放,开放出灿烂的青春。”
--拟物生动陌生。
“羞嗒嗒的音乐朗诵会,正在火辣辣地开。”
--拟人摹状,别具新意。
24、将质量分数为8.8%的NaOH溶液1L(密度为1.06g·cm-3)用铂电极电解,当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改变了1.0%时停止电解,则此时溶液中应符合的关系是( )
|
NaOH的质量分数 |
阳极析出物的质量/g |
阴极析出物的质量/g |
A |
9.8% |
19 |
152 |
B |
9.8% |
152 |
19 |
C |
7.8% |
1.2 |
9.4 |
D |
7.8% |
9.4 |
1.2 |
23、用铁做阴极,石墨做阳极电解1LAgNO3溶液中,当电极上析出银的质量为是1.08g时(设电解时阴极没有氢气析出,且电解液在电解前后体积变化可以忽略),则电解液的pH将从6大约变为( ) A.1 B.2 C.3 D.4
22、用Pt作电极,电解串联电路中分装在甲、乙两个烧杯中的200mL KCl溶液和
的
溶液,当产生
(标准状况)
时停止电解,取出电极,将两杯溶液混合,混合液的pH为(设混合后总体积为500mL)
A、1.4 B、5.6 C、7 D、12.6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