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看一看,出岛设置了几条对外通路?为什么要这样做。
答:一条。德川幕府只允许在长崎一地开一条对外通路与荷兰等国通商。
1.幕府实行锁国政策主要是担心各藩通过对外贸易强大起来,这和中国清朝锁国有何不同?
答:幕府实行的锁国政策主要是为了维护幕府统治。中国清朝的锁国是认为天朝大国对外无需求。
(二)历史局限性(消极)
--踏上对外扩张之路,导致日本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之一
1、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1)经济上:确立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造成农民生活贫困,严重影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制约了工业的发展
(2)国际:军国主义发展,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狭隘的民族主义,导致日本吞并琉球,征服朝鲜 、侵略中国,挑起二战
① 为取得海外市场的目标和军国主义传统相结合
--推动日本加入欧美国家瓜分和争夺殖民地的行列
② 给亚洲各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对亚洲邻国的侵略扩张
--改革的局限导致日本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战争的罪魁祸首。
(3)政治上:藩阀长期垄断政权,掌权多是原属统治阶级的武士阶层
--议会形同虚设,人民没有民主权利
(4)文化:藩阀推行的愚民政策和天皇崇拜思想根深蒂固
(一)作用、意义(积极)崛起为东方强国
--促进了日本社会发展:使日本的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
(1)经济: 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增强了国力
--到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已经成为亚洲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① 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掀起了工业革命热潮
--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② 以钢铁和机器制造为代表的重工业迅速发展
--初步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工业化的历程)
(2)政治:建立了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政治体制
--实行君主立宪制,开始了民主化的历程
① 结束了封建割据状态,建立起中央集权的统一民族国家
--有力地推动了各项改革措施的颁布和实施。
② 在自由民权运动推动下,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1)颁布了近代亚洲的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2)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天皇的权利得到加强,内阁只对天皇负责
(3)军事: 大大增强了军事力量
--建立了现代化军队
(4)文教:文明开化(西学东渐的历程)
① 打破了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② 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5)对外: 日本摆脱了沦为西方殖民地的民族危机,走上了独立富强的道路
--国力不断增强,跻身于世界强国行列,1911年废除了全部不平等条约。
① 是东方国家中,受到西方冲击后,经过改革,成功启动近代化的典型
--为亚洲国家的仁人志士提供了重要的启迪和经验
② 亚洲一些邻国纷纷仿效日本,进行变革
--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使日本走上了近代化(资本主义)的道路
4.军事:建立新军队
--加强国家军事国防力量,取消旧军制,建立新军制
(1)1873年,颁布《征兵令》,实行义务兵役制,取消了武士垄断军事的特权,仿照欧美组建一支常备军。
(2)大力改进军事装备,引进新式武器。
(3)设立现代化军工企业,仿制先进武器以作保障;
(4)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人才
--新组建的日本军队与英、美等国不同之处在于:
① 由军部指挥:只向天皇负责,称为“皇军”,不受内阁干涉,要求军人把天皇当作“神”来崇拜。
② 所有的军人都接受武士道教育
--强调“忠君”、“尚武”等精神,从开始就保留了浓厚的封建军国主义色彩,成为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的核心力量
3.倡导“文明开化”
--大力倡导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
(1)生活习俗西化:大力引进、吸收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
① 努力改造落后愚昧的社会习俗:掀起学习西方高潮
--实行全盘欧化:采用西方历法,穿西服,喝牛奶,吃西餐,住洋房
② 出现追逐西方文明的皮毛和崇洋媚外的不良倾向
(2)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提高国民的素质,进行教育改革
① 实行义务教育,教学内容增加许多自然科学的知识
--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浓厚
② 确定 “国民皆学”的方针:
--打破传统的身分等级制度,取得显著成果
③ 实行“求知识于世界”的开放政策:号召人们向西方学习,向文明进军
--大量介绍西方情况和各种学说,掀起传播启蒙思想的热潮
④ 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大批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
(3)大力培养本国人才:成为日本推进工业化的重要科技力量
① 设立东京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
② 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
(4)发展新闻出版事业: 兴办报社、翻译出版西方著作
--让更多日本国民了解西方文明
2.经济,殖产兴业:
--利用政府力量发展新经济,大力促进工业化,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1)由国家兴办军事工业和重工业
(2)接收幕府和各藩的军事工厂以及矿山
(3)引进西方技术设备加以改造,使用蒸汽动力,提高日的生产力水平
--高薪聘请外国专家和技术人员
(4)发展交通运输业和通讯业
(5)土地改革: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
(6)创办国营“模范工厂”:大力发展民用工业,兴建了大批近代企业
(7)扶植私人企业:低价转售国营工厂给私人资本家
① 推动了民间企业的兴起,日本出现了兴办工业的热潮
② 建立了许多资本主义企业
--至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
(8)大力拓展海外市场,积极发展国内市场。
--奠定了工业化的物质基础,掀起工业革命的热潮(19C 80年代中期开始)
--从明治政府建立(1868年)到《大日本帝国宪法》颁布(1889年)
|
措 施 |
作 用 |
政治[核心:政体改革] |
①废藩置县,废除藩国 ②废除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 ③实行了政治体制改革,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日本的政体形式是君主立宪制 |
①明治政府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实现了民族国家的统一,为进一步推行改革奠定了基础。但改革后,实际上形成了藩阀专制,引发了
运动,政府被迫进一步进行政体改革。 ②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确立了近代天皇制政治体制,但实际上依然实行专制统治,藩阀以天皇的名义掌握着政权。 |
经 济 (核心:殖产兴业) |
①实行土地改革,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确立地主土地所有制,承认
②殖产兴业的重点是由国家兴办军用工业和重工业,还致力于发展交通运输业和通讯业 ③派遣使节团出访欧美,学习西方经验,推进殖产兴业 ④突出国企的示范作用,通过创办 国营模范工厂,大力发展民用工业,并通过廉价出售的方式扶植私人企业,推动民用企业的兴起 ⑤重视科技和人才,聘请专家,派遣留学生,设立了东京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 |
①这种土地制度在一定时期内对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也为工业化提供了原料和劳动力,但是,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农民生活贫困,影响国内市场的扩大,制约了
的发展。 ②殖产兴业为日本奠定了工业化的物质基础,19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日本掀起了工业革命的热潮,很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 |
文化(核心:文明开化) |
①改革教育制度,确定了国民皆学 的方针 ②介绍西学,掀起了传播启蒙思想 的热潮 ③重视传播,发展新闻出版事业 ④改变社会习俗,提倡衣食住行的欧洲化 |
①教育改革打破了身份等级制度,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②吸收了西方思想文化和习俗,改变了落后愚昧;打击了封建等级制度和伦理道德观念。“东方伏尔泰”福泽谕吉影响巨大,是日本启蒙运动的旗手 |
1.政治:废除旧体制:
--确立了与资本主义发展相适应的新体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1)“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废除割据状态的藩国,设置都、道、府、县,把地方置于中央的直接管辖之下
① 对各藩大名,明治政府采取了优抚政策,减少了改革的阻力。
② 有利于明治政府各项措施顺利施行,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2)实行“四民平等”:取消封建等级身分制和武士特权
(3)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 :(1889年)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