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当时的经济、军事、政治的需要是改革最直接的现实原因。从北魏建国至孝文帝亲政前(公元386-490年),北魏社会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北魏面临的社会矛盾和统治危机,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北魏自从太武帝死去后,政治腐败,鲜卑贵族和大商人压迫人民,实行民族压迫政策,对各族百姓巧取豪夺,进一步激化了民族矛盾,不断引起北方人民的反抗。
(1) 经济上:
① 北方久经战乱,中原地区经济遭严重破坏,严重影响了政府财政收入;
② 作为都城已一百多年、人口不断增加、处于寒瘠之地的平城,粮食运输又极为困难、又受柔然威胁。
(2) 军事上:
① 与经济、文化更为发达的南朝政权接壤,受南朝威胁;
② 在其北边,有虎视眈眈的劲敌柔然等族。
(3) 政治上:
① 北魏已建国一百多年,保守势力相当强大,在封建化的过程中,原来的鲜卑旧俗和委任汉族地主为地方官吏的宗主督护制已不适应当时政权的巩固与皇权的集中,滞缓了北魏的进一步发展。
② 日趋尖锐的社会矛盾迫使统治者必须加强与汉族地主的合作,实行汉化政策,使自己的政权得到汉族地主的支持。
北魏面临的社会矛盾和统治危机来自三个方面:
(1)北魏政权制度建设的欠缺造成的阶级矛盾尖锐
(2)民族矛盾激化:恶化尖锐,严重威胁着北魏统治的稳固。
(3)各地人民起义:沉重打击了北魏的统治。
面对动荡局势,冯太后和孝文帝认识到要巩固统治,就必须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借鉴和采用汉族封建国家先进的统治经验和政策,改革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
(四) 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推动作用
--自身的个性品质和对汉文化的了解是~主观原因
孝文帝良好教育、政治抱负、对汉文化的了解,为了缓和日益尖锐的矛盾,促进北魏社会的发展,进行了改革。
(三) 社会矛盾尖锐:缓和尖锐的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是改革最主要的客观原因(目的)
但由于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再加上鲜卑贵族对各族百姓巧取豪夺,更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
(二) 民族大融合趋势的出现:为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
--各民族相互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内迁的少数民族改变了原来以狩猎、游牧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而转向以农业、定居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
(2)北魏初期还设立太学重用士人,这些经济、政治政策既得到了汉族地主支持,也使社会秩序日趋稳定,客观上进一步推动了民族融合。
(3)有政治远见的孝文帝利用了黄河流域的民族大融合趋势,适时地进行了促进鲜卑族封建化、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的改革(目的)。
(一) 北魏的崛起: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结束了北方多年来分裂混乱的局面,但鲜卑族的社会发展水平比汉族落后
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主要内容、历史作用)
※ B、知识梳理·教学过程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