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29118  329126  329132  329136  329142  329144  329148  329154  329156  329162  329168  329172  329174  329178  329184  329186  329192  329196  329198  329202  329204  329208  329210  329212  329213  329214  329216  329217  329218  329220  329222  329226  329228  329232  329234  329238  329244  329246  329252  329256  329258  329262  329268  329274  329276  329282  329286  329288  329294  329298  329304  329312  447090 

29.有人说孔子的作品“从未为中国人内心提供一个对抗世俗权力的价值体系,提供的是一

切围绕权力转。儒学如果是宗教的话,便是伪宗教;如果是信仰的话,便是伪信仰;如

果是哲学的话,则是官场化的哲学。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学对中国人是有罪的”。这种’

言论最早可能出现在

     A.新文化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洋务运动时期

试题详情

28.南京见证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沧桑与巨变。下列发生在南京的重大历史事件,说法正

确的是

     A.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标志中国几千年来农民战争达到最高峰

     C.临时政府成立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D.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完全胜利

试题详情

27.“饮酒仰脸要翻手,喝茶平饮微低头,丑角总要多出相,其他人物要遮口。”下列与这句    艺术谚语有关的是

     A.汉赋           B.京剧            C.宋词           D.传奇

试题详情

26.图7是公元前3世纪前后,古希腊的著名雕像

     《维纳斯》和中国秦朝的兵马俑。下列对两者的

    表述准确的是

     A.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B.都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

     C.都因为农耕经济的发展而产生

D.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

试题详情

25.马克思指出:东方小农“不能自己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    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上述情况从一个角度说明

     A.东方小农在思想上信奉皇权主义

     B.封闭的自然环境和农耕经济促使专制的产生

C.小农经济是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经济基础

D.儒家学说是中国专制主义的理论基础

试题详情

24.商朝人崇信多神,把占卜、祭祀作为与神灵沟通的手段。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①使商朝王权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②商王借此强化了王权

     ③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④使商王决策失误,导致亡国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试题详情

23.未来出版社推出《儿童美德方向标·勤劳勇敢》系列丛书,为小朋友们精选了十个以“勤

劳”、“勇敢”为主题的故事,每个故事都配有精美的插图。能够让小朋友们在读故事的

同时,学到做人的道理。有可能在该书中出现的成语、名旬有

     ①焚膏继晷、蹈锋饮血

     ②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

     ③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④熟能生巧、轻车熟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试题详情

22.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遏制经济下滑,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是必要的,但片面依赖投    资而忽视扩大居民消费,也会加剧经济结构失衡,为经济长远发展埋下隐患。这说明

     ①事物的变化发展往往与人的意识是无关的

     ③对具体事物的理解应坚持暂时性和永恒性相结合

     ③矛盾的主次方面发生变化会带来事物性质的变化

     ④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应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试题详情

21.读下面漫画(图6),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错误的意识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③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④真理的内容和形式都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试题详情

20.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磨难,同时又促使人类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

御自然灾害能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

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从灾难到进步,其中体现的深刻哲理是

   ①“灾难”和“进步”作为矛盾双方,包含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

   ②“灾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进步”转化,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

   ③“灾难”到“进步”是无条件的,体现了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

   ④“灾难”促进“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某些外因的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