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本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开幕时,东京
(东九区)的区时为12月7日
A.18时40分
B.2时40分
C.11时40分
D.9时40分
6.图3中的各地,由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而形成的气候特征是
A.c地--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
B.e地--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
c.n地--终年高温多雨
D.r地--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5.我国长江入海口处由于泥沙沉积形成众多的沙洲,沙洲合并形成岛屿,最大的是崇明岛,祟明岛隔长江南支与上海相望,隔长江北支与江苏启东相望。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长江北岸受冲刷强烈,北岸后退,崇明岛以北的长江水道更宽
②长江南岸受冲刷强烈,南岸后退,所以主航道应在崇明岛以南
③崇明岛将与启东相连,这是因为长江泥沙沉积和地转偏向力作用的结果
④崇明岛将与上海相连,这是因为崇明岛南岸泥沙沉积和地转偏向力作用的结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图3是“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4表示在不同纬度的四地垂直竖立高度相同
的旗杆正午时,旗杆顶点的影子周年变化范围示意图。完成6~7题。
4.影响图中甲地区农业发展的直接限制性因素是
A.地势高
B.气温低
C.降水少
D.冻土分布广
3.下列因素对图中地理特征形成影响不大的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起伏 D.洋流
2.有关两个半岛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半岛的西部地区均有高大山脉
B.两个半岛的地形均以平原为主,河网密布
C.甲半岛西侧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冬季温和
D.乙半岛气候由北向南大陆性渐强
图2表示“我国地理特征示意图”,据此完成第3-4题。
1.关于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图所示地区属于同一个大洲 B.a位于b的东北
C.两图所示地区均位于大洋西岸 D.乙图比例尺大,表示实际范围小
21.下面一段文字中,介绍了古代史分期的主要学说及其代表人物,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不超过50字)(5分)
中国何时进入封建社会,争论了几十年。中国历史博物馆落成时,“中国通史陈列”按照从战国时进入封建社会的观点布展。在这个问题上,范文澜、翦伯赞表现出豁达的态度,对扩大这一学说的知名度起了很大的作用。翦伯赞在撰写《中国史纲要》教材时,曾有过犹豫和为难,甚至准备采用郭沫若的学说,以使教材表述与“中国通史陈列”体系相一致。后来,上级部门鼓励翦伯赞按照他们素所主张的观点来写,于是中国从西周时期进入封建社会的学说写进了教材。但尚钺的学说一直不受重视,曾遭重点批判。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位权威学者仍将“魏晋封建论”与其他两论并列,实属难能可贵。
答: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