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金属钠投入CuSO4溶液中:2Na+Cu2+=2Na++Cu
B.小苏打溶液中加入过量石灰水:
C.Na HSO4溶液中滴加Ba(OH)2至中性:
Ba2++SO42-+2H+ +2OH-=Ba SO4↓+2H2O
D.铜跟浓硝酸反应:3Cu + 8H+ + 2NO3- = 3Cu2+ + 2NO↑ + 4H2O
8、在指定环境中,下列各组离子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 Fe2+、NO3-、SO42-、Na+
B.使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的溶液: S2-、K+、HCO3-、AlO2-
C.在加入铝粉放出氢气的溶液:
Na+、Cl-、NH4+、NO3-
D.在c(H+)/c(OH-) = 1×1013的溶液: NH4+、Mg2+、Cl-、K+ 学
7、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2.24LN2和O2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0.2NA
B.常温下,0.01mol/L的醋酸溶液中所含有的H+数小于0.01NA
C.标准状况下,生成1mol氧化钠和1mol过氧化钠转移的电子数分别为2 NA和4 NA
D.标准状况下,6.72L CH4中所含的共用电子对数为1.2NA
6、将质量分数为a %的NaOH溶液蒸发掉mg水后,变成VmL 2a %的NaOH不饱和溶液,则蒸发后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B.
C. D.
5、关于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加热的方法区别两种溶液 B.用澄清的石灰水区别两种溶液
C.浓度相同时,Na2CO3溶液的pH大 D.浓度相同时,两溶液的pH相等
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B.检验铁粉与水蒸气反应产生的氢气
C.配制150 mL 0.10 mol/L盐酸
D.分离两种互溶但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
3、下列物质分类或归纳正确的是
①.化合物:CaCl2、NaOH、H2、HBr ②.强电解质:BaSO4、KOH HI、K2CO3
③.混合物:盐酸、漂白粉、水银、空气 ④.同素异形体:金刚石与C60、红磷与白磷
⑤.放热反应:中和反应、铝与NaON溶液的反应、食物的缓慢氧化
⑥.酸性氧化物:P2O5、CO2、NO2、Al2O3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④⑥
1、位于美国纽约港外一个海岛上的“自由女神”历来被认为是美国民主自由的象征,但据报道她现在“病”得相当严重。检查发现:由于时间长久,女神的铜外壳与雕象内支撑它的铁支架之间的毛毡己丧失了隔离作用,导致铁支架一层又一层地锈蚀,松蓬的氧化铁使支架体积膨胀,铆固的支架被撑断。对此现象的产生原因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氧化铁的形成主要是因为铁铜及周围介质构成原电池导致的
B.生锈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反应有:4Fe(OH)2+2H2O+O2=4Fe(OH)3
C.氧化铁的形成是因为铁与O2发生化学腐蚀
D.若是在干燥的环境中,女神可能会在更长时间内保持“健康状态”。
2、向下列分散系中滴加稀硫酸能产生沉淀,继续滴加稀硫酸,沉淀又溶解的是
A.Na2SiO3溶液
B.Ba(OH)2溶液
C.AlCl3溶液
D.Fe(OH)3胶体
50.进行空间定位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地理素养之一。假设某人位于中纬度的某地,这里
有山、有河、有树,能知道东、南、西、北方向,但不知道该地位于南半球还是北半球。
请你运用地理常识和地理技能,用两种方法帮助分析判断其位于哪个半球。(6分)
49.读图25,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图中昆明夏季凉爽、冬季温和,被称为“春城”,分析这种气候特征的成因。(2分)
(2)在川、滇、黔交界地带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试分析其
原因。(3分)
(3)当今世界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强度不断增大的原因是什么?(2分)
(4)由于本地区地质灾害密集,在进行大型工程建设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2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