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29788  329796  329802  329806  329812  329814  329818  329824  329826  329832  329838  329842  329844  329848  329854  329856  329862  329866  329868  329872  329874  329878  329880  329882  329883  329884  329886  329887  329888  329890  329892  329896  329898  329902  329904  329908  329914  329916  329922  329926  329928  329932  329938  329944  329946  329952  329956  329958  329964  329968  329974  329982  447090 

4.  时间副词主要有哪些?

1)  表示动作行为过去曾经发生:1“已、既、业”等表示已经发生,可译为“已、已经”

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

   2“尝、曾”表示曾经发生,译为“曾经”如,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3“初、昔、曩、始”等表示追溯过去,可译为“当初”。如: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2)  表示动作行为刚刚完成,主要有“才、适、始、甫、方、向”等,可译为“刚、刚才、才”等。如: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3)  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主要有“正”和“方”,可译为“正、正在”等,如: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

4)  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主要有“且、将、方、行”等,可译为“将、将要”等。如: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5)  表示动作行为终于发生,主要有“终、遂、竟、卒”等,可译为“终于、最终”等。如:遂成竖子之名。

陈涉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6)  表示动作行为紧接着前一事情发生,1“遂、乃、即”等可译为“就、于是”等,如: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2“旋、寻、已、已而、既而”等可译为“不久”。如:谍报敌骑至,旋见一白酋督印度卒约百人。

李斯尝为弟子,已而相秦。

7)  表示动作行为的迅速,主要有“立、疾、急、亟、速、趣、卒(猝)、卒然、暴、奄”等,1“立、疾、急、亟、速、趣”可译为“快、赶快、立即”等,如:君亟定变法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也。

急击勿失。

若不趣降汉,汉今虏若,若非汉敌也。

2“卒(猝)、卒然、奄”等可译为“突然”,如:雍水暴益。

狼奄至。

五万兵难卒合。

8)  表示动作行为的短暂,主要有“姑、且、暂”等,“姑”和“且”可译为“暂且”,如: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先生且休矣,吾将念之。

“暂”较复杂,可根据上下文意来确定。如:

广暂腾而上胡马,因推堕儿。(突然)

暂为御史,遂窜南夷。(短时间,一会儿)

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暂起。(刚)

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暂且)

9)  表示动作行为的巧合,主要有“会、适、正”等,可译为“恰巧、恰逢”,如:

会天大雨,道不通。

此时鲁仲连适游赵。

10) 表示动作行为的长久,主要有“永、长、久、素、宿、常、恒”等,1“永、长、    久”等可译为“永远、长期”等,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兹可谓一劳而永逸,暂费而永宁也。

2“素、宿”等可译为“平素、一向”等,如: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

3“常、恒”等可译为“经常”,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1)  表示动作行为的渐变,主要有“渐、益、稍、稍稍”等,可译为“渐渐”,如: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

试题详情

3.  情态副词主要有哪些?

情态副词是表示动作行为的性质和状态的副词,主要有诚、实、信、良、果、必、固、故、特(直)、反、乃、顾、尚、犹等。意义较复杂,必须根据上下文意来翻译。如: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烟涛微茫信难求。

以为犬良我友。

天地果无初乎?

以上可翻译成“的确、真的”等。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

以上可译为“必定、一定”等。

蔺相如固止之--是“坚决地”

固不如也--是“本来、原来”

广故数言欲亡。

河南,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

直堕其履圮下。

以上可译为“故意、特地”

足反居上,首顾居下。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以上可译为“反而、却、竟”

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以上可译为“还、仍然”

试题详情

2.  范围副词主要有哪些?

1)  表全体的副词,有“皆、咸、悉、毕、俱(具)、既、举、并、尽、遍、凡”等。凡译为“总共”,其余为“全、都”。如:

宋人已成列,楚人未既济。

2)  表共同的副词,有“共、同、并、相、互、相与”等,译为“共同、互相”。如: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3)  表限制的副词,有“但、第、仅、独、唯(惟)、特、直、止、徒、才”等,译为“只、只是、仅仅”等。如: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注:“仅”在唐以后,又可以强调“多”,有“几乎、将近”的意思。如: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试题详情

1.  古代汉语里的程度副词主要有哪些?

1)  表程度达到极至的副词,主要有极、最、殊、太、至、尤、颇、绝、良、孔等。相当于现代的“最、很、非常、特别”等。如:

感我此言良久立。

值得注意的是,“颇”作程度副词,既可表程度达到极至,又可表程度轻微;“良”既可作程度副词,也可作情态副词。

2)  表程度加深的副词,主要有“愈、益、弥、兹、滋”和“加”等,译为“更加”。如:若是,弟子之惑滋甚。

注:“益”还可作时间副词,表示“渐渐”。

3)  表程度轻微的副词,主要有稍、少、略、颇。译为“稍微”、“略微”。如:

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注:“稍”在上古作“渐渐”讲,唐以后才有“稍微”义。

试题详情

31、虽然,由转折连词加指示代词构成,“然”复指前一分句,“虽”表示转折,意思是“虽然(即使)是这样,但是……”如,善哉,虽然 ,公输般为我为云梯,必取胜。

32遂乃,由两个副词并列构成的复合结构,表示承接,意思是“于是就”,如,遂乃研核阴阳。

33所自、所从,“所”同“何”,由疑问代词“所”加介词构成的介宾结构倒置,做状语,意思是“从哪里”,如,抚军不忘所自;乃令吏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34为……所……本是动 词加“所”字结构组成的动宾结构,后“所”虚化为助词,遂为表示被动的格式,故“为”乃读wéi。“为”

后可引出主动者,也可不引出,如,恐为操所先;若属皆且为所虏。

35未几,否定副词加不定量数词构成,意思是“没有过多少时间”、“没多久”,如,未几,敌果舁炮至。

36无何,由动词加疑问代词构成的动宾结构,意思是“没有多长时间”、“不久”,如,无何,宰以卓异闻。

37无乃,也作毋乃,由两个副词并列构成,意思是“岂不乃是”,做状语,表示猜测,意思是“岂不是”、“莫不是”、“或许”、“只怕”、“恐怕”,如,无乃不可乎?

38无非,意思是“没有什么不是”,如,所见无非牛者。

39无所,意思是“没有……的”,如,财物无所取。

40相与,表示双方共同的关系,意思是“互相”、“彼此”或译为“一齐”、“共同”,如,卒相与欢。

41向使,表示假设,意思是“假如”,如,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42行将,表示未来,意思是“将要”,如行将为人所并。

43要之,意思是“总之”,用于总结全文,引出结论或点明要旨,如,要之,治平之久,天地不能不生人。

44以为,1由两个动词构成的兼语式结构,意思是“使(让)……成为……”如,舜以为乐正;2由动词加系词构成的兼语式结构,只是兼语省掉了,意思是“认为是”,如,庞然大物也,以为神;3由介词加动词构成的状谓结构,介宾常省略或前置,意思是“把(拿、用)……作为(当作)……”如,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4由连词加动词构成,“以”顺承前一动作,相当于“而”,“为”译为“作”、“作为”、“成为”,如,柔以为轮,其曲中规。

45已而,做副词,表示时间,意思是“不久”、“随即”,如,已而得舟,避渚洲。

46犹若,意思是“仍旧”、“仍然”、“还是”,如法虽今而在,犹若不可法。

47于是,1由介词加代词构成的介宾结构,做状语或补语,要根据上下文恰当译出,如,于是(在这时)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吾祖死于是(在这件事上);2虚化为连词,表示因果承接。如,于是废先王之道。

48有所、有以,表示“有……的”、“有用来……的”。如,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49无所、无以,如,河曲智叟无以应。

50至于,1由动词加介词构成,做谓语,意思是“达到”、“到”,如,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2虚化为介词,同“至”,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3虚化为连词,表示转折,可不译,如,至于亚夫,可得而犯耶。

51之谓,由复指宾语的代词加动词构成的宾语前置,“之”虚化为提示宾语标志的结构助词,多用来总括判断。1后边无宾语时是一般宾语前置,可译为“说的就是……”如,夫子之谓也2;后边有宾语时是兼语式宾语前置,意思是“叫……为……”也可译为“把……叫做……”如此之谓失其本心。这类的“之”也可视为主谓之间表示强调的助词。

试题详情

30、谁何,谁能奈何,如,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一说,“谁”通“孰”,“何”通“呵”,指诘问,如,今我垒上,谁何不绝。

试题详情

29、谁者,由者字结构作主语加疑问代词作谓语组成的判断句式的主谓倒装格式,以示强调,意思是“……者是谁”如,谁为哀者?

试题详情

28、孰与,1“与……孰……”的倒置,“孰”是疑问代词做充当谓语的主谓词组的主语“与”及其宾语做状语,意思是“……与……比谁怎么样”,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2由疑问代词加动词构成的状谓词组,义同“何如”,做谓语,表示反问,“怎么能”,如,百姓是,君孰与不是?3做连词,表示选择,意思是“不如”,如,惟坐待亡,孰与伐之,4由疑问代词加介词构成的介宾结构“与孰”的倒置,表示疑问,以示强调,意思是“跟谁……”,如,正气丹心孰与俦。

试题详情

27、孰若,由疑问代词加动词构成的偏正结构,1表示比较,意思是“哪赶上”,如,为两郎童,孰若为一郎童也,2表示选择,意思是“不如”、“哪如”,如与其坐而待毙,孰若起而拯之。

试题详情

26、是以、是用,介宾结构“以是”、“用是”的倒置,以示强调,做连词,表示顺承,引出结果,意思是“因此”、“所以”,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敢用是为怨望。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