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实验现象与相应的结构:
(1)遇溴水或溴的CCl4溶液褪色:或C≡C;遇FeCl3溶液显紫色:酚;
(2)遇石蕊试液显红色:羧酸;与Na反应产生H2:含羟基化合物(醇、酚或羧酸)
(3)与Na2CO3或NaHCO3溶液反应产生CO2:羧酸;
(4)与Na2CO3溶液反应但无CO2气体放出:酚;
(5)与NaOH溶液反应:酚、羧酸、酯或卤代烃;
(6)发生银镜反应或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共热产生红色沉淀:醛;
(7)常温下能溶解Cu(OH)2:羧酸;
(8)能氧化成羧酸的醇:含“─CH2OH”的结构(能氧化的醇,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能发生消去反应的醇,羟基相“邻”的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
(9)能水解:酯、卤代烃、二糖和多糖、酰胺和蛋白质;
(10)既能氧化成羧酸又能还原成醇:醛;
②定量分析:由反应中量的关系确定官能团的个数;
常见反应的定量关系:
(1)与X2、HX、H2的反应:取代(-H-X2);加成(-X2或HX或H2;
-C≡C--2
X2或2HX或2H2; - 3H2)
(2)银镜反应:─CHO-2Ag;(注意:HCHO-4Ag)
(3)与新制的Cu(OH)2反应:─CHO-2Cu(OH)2;2─COOH- Cu(OH)2
(4)与钠反应:2─OH- H2
(5)与NaOH反应:一个酚羟基-NaOH;一个羧基-NaOH;一个醇酯-NaOH;一个酚酯-2NaOH;─X R─X-NaOH
③官能团的引入:
(1)引入C─C: C═C或-C≡-C与H2加成;
(2)引入或-C≡C-:卤代烃或醇的消去;
(3)苯环上引入
(4)引入─X:①在饱和碳原子上与X2(光照)取代;②不饱和碳原子上与X2或HX加成;③醇羟基与HX取代。
(5)引入─OH:①卤代烃水解;②醛或酮加氢还原;③C═C与H2O加成。
(6)引入─CHO或酮:①醇的催化氧化;②-C≡C-与H2O加成。
(7)引入─COOH:①醛基氧化;②─CN水化;③羧酸酯水解。
(8)引入─COOR:①醇酯由醇与羧酸酯化;②酚酯由酚与羧酸酐酯化。
(9)引入高分子:①含的单体加聚;②酚与醛缩聚、二元羧酸与二元醇(或羟基酸)酯化缩聚、二元羧酸与二元胺(或氨基酸)酰胺化缩聚。
9、酯基:
水解
R─CO─O─ + 2NaOH→RCOONa+ ─ONa
8、羧基:
① 与Na,NaOH,Na2CO3,NaHCO3溶液反应
②酯化反应:
③酰胺化反应 R─COOH+H2N─R/→R─CO─NH─R/+H2O
7、醛基: 氧化与还原
检验①银镜反应;②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共热。
6、酚羟基:
①与Na,NaOH,Na2CO3反应
2 -OH+2Na→2 -ONa +H2↑
-OH +NaOH→ ─ONa +H2O
─OH +Na2CO3→ ─ONa +NaHCO3
注意:酚与NaHCO3不反应。
─ONa ─OH +NaHCO3(NaHSO3,Na+)
②苯酚在苯环上发生取代反应(卤代,硝化,磺化)的位置:邻位或对位。
检验遇浓溴水产生白色浑浊或遇FeCl3溶液显紫色;
5、醇羟基:①消去反应②氧化③与Na反应
多个羟基遇Cu(OH)2溶液呈绛蓝色 (葡萄糖)
4、R-X: ①消去反应②取代反应
3、苯环:①取代(卤代,硝化,磺化);②加成(H2)
2、-C≡C-:①加成(H2、X2或HX、H2O);②加聚(单聚、混聚);③氧化
1、:①加成(H2、X2或HX、H2O);②加聚(单聚、混聚);③氧化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