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30028  330036  330042  330046  330052  330054  330058  330064  330066  330072  330078  330082  330084  330088  330094  330096  330102  330106  330108  330112  330114  330118  330120  330122  330123  330124  330126  330127  330128  330130  330132  330136  330138  330142  330144  330148  330154  330156  330162  330166  330168  330172  330178  330184  330186  330192  330196  330198  330204  330208  330214  330222  447090 

10、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关键是  

A.形成科学概念              B.对感性材料进行搜集

C.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   D.感性材料必须真实可靠

试题详情

9、 司马光为救小孩,不是按常规让人脱离水,而是打破水缸,让水脱离人。这一事例启示我们

A.办一切事情都要打破常规,进行大胆想象  B.合理的想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C.办事要敢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     D.分析与综合是统一的科学的思维方法

试题详情

8、下列过程属于认识的第二次飞跃的是

A.调查研究,对国内外形势认识的过程    B.实践“九五”计划的过程  

C.制定学习、工作计划的过程        D.搜集感性材料的过程

试题详情

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表明

A.只要思考着就必能出智慧     

B.认识事物的过程首先是从思考开始的

C.思考在认识事物本质与规律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D.思考是认识的基础和根本动力

试题详情

“哈根达实验”是一个曾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典实验,说的是消费者在面对一大一小两杯冰淇淋的选择时,哪怕那个10盎司的杯里装有8盎司冰淇淋,而那个5盎司的杯里装着不过6盎司的冰淇淋,就因为消费者看到的是一个没装满,而另一个漫了出来,他的选择就会倾向于“小杯”的,甚至还往往会为“这杯少的”付出高价。据此回答4-5题。

4、上述实验结果表明

A.感性认识具有欺骗性,是假象       B.感性认识不是对事物的反映

C.理性认识不依赖于感觉          D.正确的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可靠

5、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

A.在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          B. 用认识指导实践,有效地改造世界

C.把握事物的真象,不被假象所蒙蔽     D. 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6、认识发展过程的两次飞跃是

A.由实践到感性认识,再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B.由实践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上升到真理 

C.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  

D.由认识到实践,再由实践到认识

试题详情

3、“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这两句古诗启示我们,观察事物要          

A.善于区分整体与部分 B.善于区分新旧事物C.善于把握事物的共性 D.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试题详情

2、保罗·泰鲁在《游历中国》中写到:“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然而,青藏铁路建设者们依靠智慧与勇气,破解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世界难题,创造了“天堑变通途”的人间奇迹。青藏铁路的建成表明

A.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自身     B.实践活动不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C.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一切奇迹     D.人类已经全面把握自然规律

试题详情

1、下列选项中,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有

   ①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峰,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③实事求是                ④学而不思则罔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

试题详情

(二)(1)   (2)

[解析]

(1)在气球上升至海拔6.50km高空的过程中,气球内氦气经历一等温过程。

根据玻意耳-马略特定律有    ①

式中,是在此等温过程末氦气的体积。由①式得            ②

(2)在停止加热较长一段时间后,氦气的温度逐渐从下降到与外界气体温度相同,即。这是一等过程 根据盖-吕萨克定律有         ③

式中,是在此等压过程末氦气的体积。由③式得   ④

19.吉林省长白县2010届高三质量检测(1)一定量的气体从外界吸收了4.7×105J的热量,同时气体对外做功2.5×105J,则气体的内能增加了___________J.

(2)热力学第二定律有两种表述,一种是克劳修斯表述,另一种叫开尔文表述。请你写出开尔文表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设每打一次可打入压强为一个大气压的空气125cm3。自行车内胎的容积为2.0L,假设胎内原来没有空气,那么打了40次后胎内空气压强为多少?(设打气过程中气体的温度不变)

答案:(1)2.2×105J  (3分)

(2)不可能从单一热库(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成功(全部对外做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不引起其他变化).(3分)

(3)根据玻意耳定律得:p1V1=p2V

p2==2.5 大气压    (4分,方程结果各2分.)

20. 上海市六校2010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如图均匀薄壁U形管,左管上端封闭,右管开口且足够长,管的截面积为S,内装有密度为r的液体。右管内有一质量为m的活塞搁在固定卡口上,卡口与左管上端等高,活塞与管壁间无摩擦且不漏气。温度为T0时,左、右管内液面等高,两管内空气柱长度均为L,压强均为大气压强P0,重力加速度为g。现使左右两管温度同时缓慢升高,在活塞离开卡口上升前,左右两管液面保持不动,试求:

(1)右管活塞刚离开卡口上升时,右管封闭气体的压强P1

(2)温度升高到T1为多少时,右管活塞开始离开卡口上升;

(3)温度升高到T2为多少时,两管液面高度差为 L

解析:(1)活塞刚离开卡口时,对活塞mg+P0S=P1S

P1 =P0+                    (3分)

(2)两侧气体体积不变 右管气体  =   得T1=T0(1+)     (3分)

(3)左管内气体,V2=S  P2= P0++rgL

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   得T2=(P0++rgL)   (4分)

试题详情

(二)一气象探测气球,在充有压强为1.00atm(即76.0cmHg)、温度为27.0℃的氦气时,体积为3.50m3。在上升至海拔6.50km高空的过程中,气球内氦气逐渐减小到此高度上的大气压36.0cmHg,气球内部因启动一持续加热过程而维持其温度不变。此后停止加热,保持高度不变。已知在这一海拔高度气温为-48.0℃。求:

(1)氦气在停止加热前的体积;

(2)氦气在停止加热较长一段时间后的体积。

答案:(一)A

[解析]本题考查气体部分的知识.根据压强的定义A正确,B错.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小,说明温度降低,但不能说明压强也一定减小,C错.单位体积的气体分子增加,但温度降低有可能气体的压强减小,D错.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