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识与能力:
A.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B.了解古诗中修辞用语的特点,并熟记一些重要的文言词汇.
作业:以《土地的誓言》为名,写一首同名诗歌。
10.木兰诗
教学目标:
4.移情于物。作者选择了大量的有特征的,有意味的景物叠加成一个又一个画面,这些东北特有的景物密集地排在一起,增加了信息容量和对读者的冲击力。
3.拟人。
2.大量使用排比,造成了连贯的,逐渐增强的气势。
1.人称的变化,“呼告”手法的运用。
2. 这种情感能不能把它单纯地定位为思乡之情呢?
思乡爱国,本来是人之常情,但是文中这种思想爱国之情却有特定的背景。当时,作者所眷恋的关东原野已经被日本侵略者强占了十年,作者流亡关内,无家可归。国仇家很叠加,使原本单一的思乡之情显出了悲壮的意味,内涵更为深广,拓展了文章的主题。
1. 现在你觉得还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
A. 对故乡优美景物的热情赞美
B. 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C. 离别故乡无尽的凄苦和无奈
D. 想念故土而难归的满腹愁怨和悲愤
E. 收复家园,重建故土的激情与信念。
3.怎样理解课文中“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的“泛滥”与“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中的“埋葬”这两个词语的确切含义?
“泛滥”原意是“江河水溢出,淹没土地”,又引申为“思想、事物到处扩散”。细细品味这一词语会觉得作者使用十分贴切:作者的心情正如决堤之水不可遏抑地向四下泛滥奔流,形象生动地表达出作者激愤狂放的心情。“埋葬”只用于已经死去的事物,作者昔日在田垄间留下的欢乐欢笑随之的只是无尽的凄苦、满腹的愁怨和悲愤。作者的欢乐只属于失去的故园的心绪。
2.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而后面却改叫“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思考一下作者前后为什么要变换人称?
变化实际上是情感变化的结果。文章开始用第三人称,是因为感情起初比较平稳,但随着作者情绪一步步的激动,作者就不满足于使用向第三者介绍的人称代词“她”了,于是抛开读者直接与自己所叙述对象进行对话交流,对土地以“你”相称,情感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这在修辞上叫做“呼告”,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