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通过烃或衍生物的燃烧反应,计算烃、耗氧量和产物之间的数量关系。
教与学方案 笔记与反思
[自学反馈]
1.通过反应方程式计算判断或确定烃及其衍生物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3.人们对苯及芳香烃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1)由于苯的含碳量与乙炔相同,人们认为它是一种不饱和烃,写出分子式为 C6H6 的一种含两个叁键且无支链链烃的结构简式 。
(2)已知分子式为 C6H6 的结构有多种,其中的两种为
① 这两种结构的区别表现在:定性方面(即化学性质方面):Ⅱ能_______(选填a、b、c、d,多选扣分)而Ⅰ不能
a.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b.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c.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d.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定量方面(即消耗反应物的量的方面):1 mol C6H6 与H2加成时:Ⅰ需______mol,而Ⅱ 需 _______mol。
② 今发现 C6H6 还可能有另一种如右图立体结构:该结构的二氯代物有_______种。
(3)萘 也是一种芳香烃,它的分子式是 C10H8
,请你判断它的结构简式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填入编号)
(4)根据第(3)小题中你判断得到的萘结构简式,它不能解释萘的下列 事实(填入编号)
a. 萘不能使溴水褪色 b. 萘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c. 萘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 d.一溴代萘(C10H7Br)只有两种
(5)现代化学认为萘分子碳碳之间的键是
根据第(4)小题中萘的性质及我们学过的苯的结构简式推测,请你写出你认为的萘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
第九章 有机化合物
补充专题(一) 有机物的燃烧规律及有机计算
[考纲要求]
2.药物菲那西汀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反应②中生成的无机物的化学式是 ,反应③中生成的无机物的化学式是 ,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是 ;菲那西汀水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
1.下列有关甲苯的实验事实中,能说明侧链对苯环性质有影响的是
A.甲苯能反应生成三硝基甲苯 B.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甲苯燃烧产生带浓烈的黑烟的火焰
D.1 mol甲苯能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5.(2000年春季高考题)烷基取代苯可以被KMnO4的酸性溶液氧化成
,但若烷基R中直接与苯环连接的碳原子上没有C-H键,则不容易被氧化得到
,现有分子式是C11H16的一烷基取代苯,已知它可以被氧化为
的异构体有7种,其中的3种是:
请写出其他四种的结构式: , , , ,
课外作业
4.在烧杯中加入水和苯(密度:0.88 g / cm3)各50 mL。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0.97 g / cm3)投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 )
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 B.钠停留在苯层中不发生反应
C.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
D.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作上、下跳动
2.萘环上的碳原子的编号如(Ⅰ)式,根据系统命名法,(Ⅱ)式可称为2-硝基萘,则化合物(Ⅲ)的名称应是
( )
(Ⅰ) (Ⅱ) (Ⅲ)
A.2,6 - 二甲基萘 B.1,4 - 二甲基萘
C.4,7 - 二甲基萘 D.1,6 - 二甲基萘
3.化合物B3N3H6俗名无机苯,有关它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A.它的结构式可表示为
B.它的结构式可表示为
C.该化合物不能发生加成反应,可发生取代反应
D.它是非极性分子
1.有三种不同的基团,分别为-X、―Y、―Z,若同时分别取代苯环上的三个氢原子,能生成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是 ( )
A. 10 B. 8 C. 6 D. 4
2.(04年上海高考题)人们对苯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
的过程。
(1)1834年德国科学家米希尔里希,通过蒸馏安息香酸( )
和碱石灰的混合物得到液体,命名为苯,写出苯甲酸钠与碱石灰共热生成苯的化学方程式
(2)苯不能使溴水褪色,性质类似烷烃,任写一个苯发生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1866年凯库勒(右图)提出了苯的单、双键交替的正六边形平面结构,解释了苯的部分性质,但还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它不能解释下列
事实(填入编号)
a.苯不能使溴水褪色 b.苯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c.溴苯没有同分异构体 d.邻二溴苯只有一种
(4)现代化学认为苯分子碳碳之间的键是 。
思维方法: 。
展望高考:
[巩固练习]
课堂反馈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