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31231  331239  331245  331249  331255  331257  331261  331267  331269  331275  331281  331285  331287  331291  331297  331299  331305  331309  331311  331315  331317  331321  331323  331325  331326  331327  331329  331330  331331  331333  331335  331339  331341  331345  331347  331351  331357  331359  331365  331369  331371  331375  331381  331387  331389  331395  331399  331401  331407  331411  331417  331425  447090 

2.因果联系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辨证法认为,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就是因果联系,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之中,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善于总结,善于反思找原因,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发展与人民生活的改善是一种因果关系;说明我国的农业和工业互为因果,相互促进;说明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中,"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虚心,骄傲是原因,进步,落后是结果.

试题详情

1.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事物的联系又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不能否认和割断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也不能主观臆造联系.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改变条件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 说明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改革要配套进行;说明我国要处理好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说明我国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处理好经济与教育,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说明当前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强,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说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生必须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试题详情

4.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 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人类各项成功的活动都是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合.如农业的发展,工业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消灭病虫害,防治SARS,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卫星成功发射科学上探索发现,各种工程的兴建等等.

(唯物)辩证法

一,原理与方法论

试题详情

3. 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改变或消灭规律,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方法论]:承认规律的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在各项工程,宏观调控等工作中,要按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说明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根本点,正是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才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

试题详情

2.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①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1)一切从实际出发(2)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认识.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党的指导思想,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工作计划之间的关系,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说明社会主义既是物质的富有,也是精神的富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试题详情

1.自然界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方法论]: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②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

试题详情

35.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

[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他们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一切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因此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方法论要求]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主要应做到:相信群众,依*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具体地说,一方面,在实践中要正确处理个人与群众的关系,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为人民群众服务。另一方面,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紧紧依*人民群众,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我们的主观世界。

 (辩证)唯物论

试题详情

34.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方法论要求]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检验、丰富和发展认识。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把已有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反对教条主义地对待理论,反对思想僵化的观点。反对只强调实践决定认识,否定认识对实践反作用的形而上学,也反对片面夸大认识反作用,否定实践决定作用的唯心主义。

试题详情

33.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的原理

[原理内容]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不断提高认识水平和能力,为社会多做贡献。反对认为人的认识先于实践,是先天就有的唯心主义先验论,反对脱离实际的夸夸其谈。

试题详情

32.理想与现实辩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理想来源于现实。理想属于社会意识,是社会现实存在的反映。任何理想都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不可能脱离当时的客观条件。理想又高于现实。理想虽然来源于现实,但它并不是停留在现实的水平上,它比现实更高、更美好。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

[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必须把理想植根于现实之中,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对理想的追求既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又要符合自己的实际,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一方面,我们要反对在确定自己的理想时,好高鹜远或自暴自弃,不从实际出发的态度。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反对把理想与现实混淆起来,一旦看到现实中还存在着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便对美好的理想能不能实现产生怀疑甚至动摇的错误态度。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