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31697  331705  331711  331715  331721  331723  331727  331733  331735  331741  331747  331751  331753  331757  331763  331765  331771  331775  331777  331781  331783  331787  331789  331791  331792  331793  331795  331796  331797  331799  331801  331805  331807  331811  331813  331817  331823  331825  331831  331835  331837  331841  331847  331853  331855  331861  331865  331867  331873  331877  331883  331891  447090 

11.(1)发展民族经济,抵御外国(日本)经济侵略。

  (2)发展实业应该“听之民办”;开放资本,提倡不损害民族权益的前提下,引进外资。

  (3)①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加剧经济侵略,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清政府放

宽民间办厂的限制

②辛亥革命创造了民族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③实业救国思潮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④抵制日货等群众性爱国运动扩大了国货市场。 

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由于受到外资的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很难独立发展

试题详情

10.(1)民族企业使用机器生产。(2 分 ) 持续发展;且出现两次发展高潮。 (4 分 )

(2)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 使他们强烈要求废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8 分 )(具体答出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的也给4分)

(3) 民国初年组建了很多政党 ,各派政治力量都在标榜共和 , 出现了政党政治的活跃局面。 (6 分 )说明了民主共和是大势所趋 ,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 分〉 也说明旧官僚投机革命 , 资产阶级革命派无力控制政局。 (2 分 )

(4) 趋势 : ①经济近代化 ( 或工业化或资本主义曲折发展 ) (2 分〉

②政治近代化 ( 或废除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 (2 分〉

原因 : 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统治;(2 分〉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2 分 )

试题详情

10.(32 分〉(湖北省恩施州2010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

鸦片战争以后,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根据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早期民族企业

地点
创办人
企业名称
上海
方举赞
发昌机器厂
南海
陈启沅
继昌隆缫丝厂
天津
朱其昂
贻来牟机器磨坊

材料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图(图)

材料三 鼓吹实行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的刊物

创办时间
创办人
刊物名称
1896
梁启超
《时务报》
1897
严复
《国闻报》
1903
章炳麟
《苏  报》
1905
孙文等
《民  报》

   材料四  中华民国成立之后,民主共和已成为主要潮流,各派力量纷纷建立政党,以争取议会中的席位。不仅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一些原属同盟会的成员也另组新党,而且立宪派甚至袁世凯的走卒也开始组党。据统计,从武昌起义至1913年底,新成立的团体有682个,其中政党类型的团体312个,京、沪两地占了一半以上。这些政党,有的无一定章程,也无固定组织,仅发一声明就渺无声息;有的党又为壮大声势而到处拉人,赠送党证。有些人今天此党明天彼党,飘忽不定;有些人为捞取实利,又身跨数党。各派政治力量都在共和的幌子下捞取政治资本。

1912-1913年参加国会大选的主要政党

党名
发起人
在会议中所占席数
政治派别
国民党
宋教仁
392
革命派
共和党
黎元洪
176
旧官僚
统一党
程德全
24
旧官僚
民主党
汤化龙
24
立宪派

(1) 材料一中的民族企业和明代的机房相比,最大不同点是什么? (2分〉材料二反映了民族企业发展中的什么突出特点 ? (4分〉

(2) 分析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内在联系。 (8 分 )

 (3) 依据材料四, 指出民国初年中国出现了怎样的政治局面 ? (6 分 ) 各党派在议会中所占席数的对比及历史事实说明了什么? (4 分〉

 (4) 概括指出 19 世纪后半期到 20 世纪初中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趋势 , (4 分〉 并分析当时这些趋势不能完全实现的主要原因。 (4 分 )

试题详情

9.(1)法律是君主制定的,是其统治的重要手段,法律的核心是“刑罚”; (4分)要适时调整刑罚的轻重程度以维护君主权威,保障君主专制统治。(3分)

(2)不同:立法权应归人民大众;主权在民;法律至高无上。(4分)实践:1912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分)

(3)成就:1949年,颁布《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3分)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分)

(4)材料一、二是封建性质的法制,维护的是君主专制政体,人民没有政治权利;(4分)材料三、四是中国建设资本主义性质的法制,要求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或共和制,人民享有一定的民主权利;(4分)材料五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制,它确立的是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人民群众享有更充分的民主权利。(4分)

试题详情

8.(32分)(1)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分)

②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或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2分)

③相似性:权利相互制约与平衡。(2分)

本质区别:三省六部制是要通过权利的制约与平衡来加强中央的统治力量与皇权,维护封建专制制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要通过权利的制约与平衡来限制独裁,维护民主共和制度。(8分)

(2)①黑暗,指封建专制制度;光明,指资本主义民主制度。(4分)

②希望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2分)

(3)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体现人民民主性和社会主义性。(4分)

②转机: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拨乱反正。(4分)

(4)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可以借鉴中国古代和外国政治体制的合理部分;实现政治民主化是近现代先进的中国人始终追求的目标。(6分)

试题详情

7.(1)思想:保护人民利益或以民为本,施行仁政。(4分)

   措施:省刑罚(减轻对农民的压迫);薄税敛(减轻农民负担);制民之产(保证农民拥有一定的耕地);勿夺农时(保证农民劳动时间)(4分)

(2)措施:通过立法手段保障工人权益(如颁布一系列法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如颁布保险法);改善工人生产生活条件(如确立最低工资)(6分)

(注:若只有具体史实的罗列而没有概括,如确定最低工资、提供就业信息、确定工作时间、保障免费医疗等,最多得4分)

   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有利于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发展。良好的政治环境,加之工人经济待遇的改善,又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4分)

(3)原因: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贫富不均的现象。(2分)含义: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涨价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4分)(注:若只答“平均地权”最多得2分)。评价:“平均地权”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资产阶级利益与要求,也体现了孙中山对农民的同情;(2分)它是一个改良主义措施,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封建地主对土地的权益,是一个不彻底的土地纲领。(2分)

(4)建立廉洁有效的政府,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根据国情调整发展战略(或“渐进式变革”)既适应时代的变化,又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优良的公民素质和“新儒学”道德观形成了良好的社会环境。(4分)(考生任答两点即得4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