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应用文有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但用得最多的恐怕还是叙述语言,其次是议论语言和说明语言。如写信,语言表达方式大都和记叙文或议论文一致,启事就有可能要加用一些说明语言,演讲稿往往有论辩的要求,这就需要议论。因此,写好应用文,它的基础还是语言表达,在这一前提下,再考虑应用文的格式规范,包括口吻、称谓、身份、行款等,凡在中学阶段涉及到的应用文,它的基本行文方式和格式应该做到心中有数。
3、应用文的用途
(1)传递信息。(2)处理事务。(3)交流感情。(4)用作凭证。
2、应用文的种类
应用文的范围很广,如启事、读书笔记、书信日记、倡议书、感谢信、表扬信、演讲稿、申请书等,最常见的有十四五种。按照不同的用途,应用文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行政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用来处理公务的,一类是个人用来处理私事的。
书信 |
要求 |
要考虑收信人的身份、经历、文化水平等特点,做到得体、明白 |
|
|||
要针对写信目的,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
|
|||||
要避免啰嗦、雕琢,做到语言简洁、平直 |
|
|||||
格式 |
信封 |
上:收信人邮编及详细地址 |
|
|||
中:收信人姓名(居中) |
|
|||||
下:寄信人地址、姓名及邮编(偏右) |
|
|||||
信瓤 |
开头--收信人称呼:单独成行,顶格书写,后加冒号 |
|
||||
正文 |
问候语:单独成行,空两格写 |
|
||||
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 |
|
|||||
结尾:表祝愿或敬意;“祝”或“此致”可紧接正文或单独成行--单独成行则应空两格;“敬礼”或其他,另起一行,顶格 |
|
|||||
署名 |
写信人姓名:结尾后另起一行(偏右) |
|
||||
写信的时间:姓名下另起一行(偏右) |
|
|||||
电报 |
要求 |
语言精炼、明确;不加标点,不分段;每格一字,字迹清楚 |
|
|||
格式 |
电报头栏:由电信局营业员值机员填写 |
|
||||
收报人住址、姓名 |
|
|||||
电文和署名:先写正文,紧接着写发报人姓名 |
|
|||||
发报人姓名、住址、电话:详细填写(不发出) |
|
|||||
启事 |
要求 |
内容清楚、完整 |
|
|||
语言明确、通俗 |
|
|||||
格式 |
首行正中写启事名称,字体大于正文字体 |
|
||||
第二行空两格写启事内容(目的、意义、内容、形式、要求) |
|
|||||
正文后另起一行于右侧署名,再另起一行于右侧写日期 |
|
|||||
慰问信 |
要求 |
内容视对象的不同而不同;感情充沛真挚;文字要朴实 |
|
|||
格式 |
标题:首行居中,“慰问信”或“致某某的慰问信” |
|
||||
称呼:标题下空一行,顶格写慰问对象 |
|
|||||
正文 |
首先说明写信的原因 |
|
||||
再叙述对方的事迹或困难 |
|
|||||
最后提出希望或鼓励 |
|
|||||
结尾 |
结束语,鼓励或祝愿的话 |
|
||||
署名 |
写慰问信的单位或个人的名称或姓名,写在正文右下方 |
|
||||
日期 |
另起一行写发信的年月日,居右 |
|
||||
|
|
|
|
|
||
通知 |
一般通知 |
要求 |
内容清楚完整;格式正确 |
|||
格式 |
名称:“通知”或“某某通知”,字体略大,首行居中 |
|||||
正文:被通知者的名称和所要通知的内容 |
||||||
落款:写在正文的右下方 |
||||||
日期:发通知的时间,写在落款的下一行 |
||||||
特殊通知 |
比较重要的通告,如:“任免通知”、“工作调动通知”等 |
|||||
新闻 |
特点 |
事实的真实性 |
||||
时效性 |
||||||
指导性 |
||||||
格式 |
标题 |
居中,简明,能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
||||
导语 |
用简明的语言把新闻的主要内容告诉读者 |
|||||
主体 |
写明新闻的主要内容,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 |
|||||
结尾 |
归纳或预示前景,也可以没有结尾 |
|||||
说明书 |
要求 |
书面语言,通俗、准确、鲜明 |
||||
实事求是,如实反映 |
||||||
格式 |
标题:居中写标题,如“说明书”或“某某说明书” |
|||||
中间:写正文,多用分条陈述式分项说明 |
||||||
落款:写明制作说明书的单位名称、地址、电话号码等(偏右) |
||||||
求职信 |
特点 |
言辞诚恳,态度端正 |
||||
格式 |
标题 |
“求职信”三字居首行正中 |
||||
称呼 |
第二行定格写“某某公司经理”或“某某局负责同志”等字样 |
|||||
正文 |
先自我介绍,接着写有关事项 |
|||||
针对性自我推销 |
||||||
结尾 |
强调求职的愿望 |
|||||
写感谢或致谢的惯用语 |
||||||
右下方写上自己的名字 |
||||||
调查报告 |
特点 |
鲜明的宗旨;明确的针对性;较强的指导性 |
||||
格式 |
开头 |
交代调查的时间、地点、范围、目的等内容 |
||||
主体 |
交代调查的对象、方法及经过 |
|||||
结尾 |
归纳出结论 |
|||||
演讲稿 |
特点 |
话题来自于生活 |
||||
注入演讲者强烈的感情 |
||||||
简洁性 |
||||||
语言真实亲切 |
||||||
格式 |
开头 |
开篇点题 |
||||
主体 |
多方面去阐明或证明演讲的主题 |
|||||
结尾 |
对全文做一收束,呼应主题 |
|||||
应用文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文体,是人们传递信息、处理事务、交流感情的工具,有的应用文还用来作为凭证和依据。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事情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应用文的功能也就越来越多了。
1、应用文的特点
(1)因事而写,内容真实。应用文最基本的特点就是“用”。为用而写,有用才写,这是应用文与其他文章的最大区别。
(2)对象明确,非看不可。
(3)语言得体,文字简易。
(4)时间性强,讲求及时。
(5)格式固定,书写规范。
说明作为五种基本表达方式中的一种,也应该很好地掌握它。关于说明,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说明是一种解说事物的方式,解说语气一般比较平实,讲究清晰、准确和逻辑顺序,强调客观性和科学性。
2.写说明文一定要注意顺序和层次。常见的有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两种。如果是科学说明文,则特别强调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内在逻辑顺序。
3.说明的常用方法有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等。但也不排除运用比喻、借代、拟人等修辞手法作形象化的解说。
说明文 |
特点 |
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兼用叙述、描写、议论 |
|
以解说或介绍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构造、功用、类别等为写作目的 |
|||
以事理的含义、特点、演变为主要内容 |
|||
以客观准确为基本要求,一般不表达作者的感情倾向 |
|||
分类 |
按说明对象分 |
事物说明文--解释、介绍实体性事物 |
|
事理说明文--解释、介绍抽象性事物 |
|||
按写作方法分 |
介绍性说明文--一般是介绍实体(建筑物、用品等)事物 |
||
描述性说明文--说明与描写结合,形象具体地说明事物,具有一定的文艺色彩 |
|||
记叙性说明文--说明事物的发展或生产、操作过程 |
|||
阐释性说明文--说明结合议论,阐释抽象的事理 |
|||
按功用范围分 |
一般说明文--说明一般事物或道理 |
||
科技说明文--说明科技产品或高新科技知识 |
|||
应用说明文--以说明书、简介、规则等为主要样式 |
|||
方法 |
下定义 |
用判断句对事物本质特征做简明概括的说明 |
|
举例子 |
列举事例对事物做具体说明 |
||
分类别 |
按照一定标准、角度对较复杂的事物进行分类,再逐一说明 |
||
打比方 |
运用比喻方法,对事物或事理进行形象化的说明 |
||
作比较 |
将此事物与彼事物进行比较,说明此事物 |
横向 |
类比 |
对比 |
|||
纵向 |
|||
引资料 |
引用经典、文献、名言、诗词、歌谣、传说等进行说明 |
||
列数字 |
用数字资料对事物加以说明 |
||
画图表 |
通过画图、照片或列表的形式对事物进行说明 |
||
作诠释 |
就事物的某一特点做些解释 |
||
摹状貌 |
对被说明对象进行状貌摹写 |
||
顺序 |
空间 |
由外到内 |
|
由下到上或由上到下 |
|||
由前到后 |
|||
时间 |
按发展过程 |
||
按工艺流程 |
|||
按认识过程 |
|||
逻辑 |
由主到次 |
||
由浅到深 |
25.(6分)为测定某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利用合金与稀硫酸反应,进行了三次实验,所得相关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实验中的误差忽略不计)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所取合金的质量/g |
25 |
25 |
50 |
所用稀硫酸的质量/g |
120 |
160 |
100 |
生成氢气的质量/g |
0.4 |
0.4 |
0.4 |
⑴试计算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 ;
⑵从上表数据分析,当所取合金与所用稀硫酸的质量比 时,表明合金中的锌与稀硫酸中的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此时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 。
24.(6分)某学校课外活动小组,对本地化工厂排放废水中的盐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取废水50g,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当溶液pH=7时,用去氢氧化钠溶液20g。计算废水中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在测定时,有同学发现在反应过程中,溶液有温度的变化,于是他们进一步进行了探究。
(1)①计算废水中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
②配制100mL10%的盐酸(密度为1.05g/cm3)。他们应量取38%的盐酸(密度为1.19g/cm3)多少毫升?
(2)在一定体积的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慢慢滴入上述配制的
10%的盐酸。有关实验中的数据记录如
加入盐酸的体积(V)/mL |
2 |
4 |
6 |
8 |
10 |
溶液温度变化(Δt)/℃ |
5.2 |
9.6 |
13.0 |
16.0 |
18.2 |
试在坐标系中绘出溶液温度变化与加入盐酸体积之间的变化关系图。
(3)根据(2)中关系图,请你从能量变化的角度
谈谈对中和反应的认识。 。
23.(10分)实验室里某小组正在探究一个问题。根据设计方案,小英向试管中加入2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她又用滴管连续滴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1)他们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填Ⅰ或Ⅱ)
Ⅰ.酚酞溶液遇酸、碱溶液能显示不同颜色吗? Ⅱ.酸和碱溶液能发生反应吗?
(2)大家对小英得到的无色溶液继续探究。
小斌认为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钠,小亮认为溶质有两种,它们是___ ____。
同学们根据以下两种方案进行实验后,一致认为小亮的观点是正确的。请你补填下表的空缺。
(3)请你和全组同学一起分析以下问题。
①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1所示。从粒子的角度具体分析该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②锌和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2所示。从粒子的角度具体分析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③通过以上分析,揭示出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是_____________。
22.(5分)为了探究碱的性质,甲乙两组同学向相同体积的石灰水和烧碱溶液中分别通入C02气体。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甲组同学认为C02能与石灰水反应,但不能与烧碱溶液反应。而乙组同学认为C02也能与烧碱溶液发生反应。
(1)为证明自己的现点,乙组同学又设计并做了以下实验:
①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02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并从甲图中选出正确的制取装置 。(填“A”或“B”)
②收集一烧瓶C02气体。注入烧碱溶液后立即塞上带有导管和气球的橡皮塞(如乙图所示),振荡后观察圆底烧瓶内气球膨大。由此乙组同学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2)甲组同学提出反驳:因为 ,所以还必须设置对照实验,即用 代替烧碱溶液进行实验,如果观察到气球膨大程度 (填“增大”或“减小”),才能最终证明乙组的观点是正确的。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