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阿伏加德罗常数
(1)含义: 。
(2)符号: (3)单位: 。
(4)注意点:
①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基准是12g 中的原子个数。
②现阶段常取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
2.摩尔
(1)概念: 。
(2)符号: (3)基准 。
(4)注意点:
①当描述物质的物质的量(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物质微粒的 。
②常见的微观粒子有: 或它们特定的组合。
1.物质的量
(1)概念: 。
(2)符号: (3)单位: 。
7.下图所示是课外活动小组同学设计的几种尾气吸收装置(装置中的液体为水,固体为碱石灰)。从实验安全和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当用于吸收HCl气体时,应选用的装置是(选填装置序号)________________。若用于吸收NH3,在上述已选用的装置中不宜采用
的是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8.为探究苯与溴的取代反应,甲用右图装置I进行如下实验:
将一定量的苯和溴放在烧瓶中,同时加入少量铁屑做催化剂,
3-5分钟后发现滴有AgNO3的锥形瓶中有浅黄色沉淀生成,即证
明苯与溴发生了取代反应。
(1)装置I中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中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中长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烧瓶中生成的红褐色油状液滴的成分是
___________________,要想得到纯净的产物,可用_________试剂洗涤。洗涤分离粗产品应使用
的最主要仪
器是_______________。检验产物已纯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4)甲做实验时,乙观察到烧瓶中液体沸腾并有红棕色气体从导管口逸出,提出必须先除
去红棕色气体,才能验证锥形瓶中的产物。
产生红棕色气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红棕色气体会干扰反应产物的验证,请说明干扰的原因并用相关的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5)乙同学设计右图所示装置Ⅱ,并用下列某些试剂完成该实验。可选用的试剂是:苯、
液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四氯化碳。 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两套装置,装置Ⅱ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6.下图为常用玻璃仪器组成的七种实验装置,根据需要可在其中加入液体或固体试剂。请选择适宜装置的序号填于空白处。 (1)既能用于收集Cl2,又能用于收集NO的装置是_________; (2)能用作干燥CO2气流的装置是____________; (3)在实验室制取Cl2并检验Cl2性质的连续实验中,用于除去C2中的HCl杂质的最佳装置是________; (4)合成氨实验中,可用于干燥、混合并能大致观察H2和N2的体积比的装置是___________; (5)用于尾气吸收并能防止液体倒吸到反应装置中的是______________; (6)接在气体的连续实验中间,用于达到控制气流使其平稳目的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
5.某种混合气体可能含有N2、HCl、CO依次通入足量NaHCO3溶液和灼热CuO,气体的体积都没有变化,再通过足量Na2O2固体,气体体积减小,最后通过灼热的Cu,充分反应,气体体积又减少,但还有剩余气体,以下对混合气体组分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没有N2,CO和HCl至少有1种 B.一定有N2,HCl和CO C.一定有N2,CO和HCl至少有1种 D.一定有N2和CO,没有HCl
4.把稀HCl不断滴加入Fe(NO3)2溶液中的现象是( ) A.绿色变浅 B.绿色变深 C.绿色变棕黄 D.浅黄色加深
3.有以下七种饱和溶液(1)Ba(NO3)2 (2)Ca(OH)2 (3)Na2SiO3 (4)CaCl2 (5)Na2CO3 (6)NaAlO2 (7)NH3和NaCl,分别持续通入CO2,最终得到沉淀或析出晶体的是( ) A.③④⑥ B.①③⑥ C.③⑤⑥⑦ D.③⑥
2.不用其它试剂,就能将下列溶液一一鉴别开来的是( ) A.NaOH、NaHCO3、NaHSO4、AlCl3 B.NaOH、NH4NO3、HCl、KNO3 C.Na2SO4、Ca(NO3)2、BaCl2、Na2CO3 D.CuSO4、KMnO4、FeCl3、溴水
1.下列各组物质中,只用水不能鉴别开来的是( ) A.无水硫酸铜,碳酸钠、硫化铝三种白色粉末 B.甲醇、乙醇和苯三种液体 C.甲苯、乙醇、CCl4三种液体 D.NaOH、NaCl、NH4NO3三种固体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