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科技 D.市场 下表为“我国南部沿海某城市人口增长统计资料”。读表完成25-26题。 25.引起该城市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资源 B.资源、政策
C.政策、经济 D.气候、经济 26.20世纪80年代,该市大力发展电子装配业。该工业属于 A.动力指向型 B.原料指向型
C.劳动力指向型 D.技术指向型
C.乙、丙 D.甲、丙 22.最早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图12为“美国本土小麦区和玉米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3-24题。 23.有关图示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劳动力充足,精耕细作
B.多种经营,市场适应性强 C.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
D.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24.与②小麦区相比,①小麦区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因素是 A.地形 B.热量
21.本世纪以来,城市化水平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分别是 A.甲、丁 B.乙、丁
15.位于特旱区的城市有 A.广州、南宁 B.呼和浩特、沈阳 C.太原、石家庄 D.兰州、西安 16.造成我国北方早灾的主要原因是图9中的 A.①偏少 B.②偏多 C.③偏少 D.④偏多 17.下列受早灾影响最大的部门是 A.农业 B.工业 C.交通运输业 D.商业 18.若要实时获取我国旱灾分布范围的信息,应选用 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 C.遥感 D.数字地球 图10为“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图中分别反映了两国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读图完成19-20题。
19.甲国最有可能是当今的 A.美国 B.印度 C.日本 D.英国 20.甲、乙两国相比 A.甲国人口出生率低 B.乙国劳动力资源丰富 C.甲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D.乙国人口平均寿命短 图11为“四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21-22题。
12.该地区可能发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①水土流失加剧 ②土壤次生盐碱化加重 ③沙尘暴频发 ④洪涝灾害增多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3.引起该地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上升 B.植被遭毁 C.气候恶化 D.围湖造田 14.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地理要素的稳定性 D.地理要素的独立性 2008年入冬后,华北、黄淮等地旱情发展迅速。图8为“我国今春某日早情分布示意图”,图9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5-18题。
6.关于乙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冷锋影响,气温将降低 B.受暖锋影响,气温将升高 C.受冷锋影响,气压将降低 D.受暖锋影响,气压将升高 7.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地区地质构造为褶皱 B.乙地背斜成山 C.丙地向斜成谷 D.丙、丁之间有断层 8.受侵蚀作用影响最强的地区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图6为“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9-11题。
9.中低纬海区的洋流 A.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B.大洋西岸有暖流分布 C.寒流自北向南流 D.暖流自南向北流 10.由寒暖流交汇形成的著名渔场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1.日本暖流对我国台湾东部沿海的影响是 A.减缓北上海轮航速 B.缩小海水污染范围 C.降低气温 D.增加降水量 图7为“我国南方某山丘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2-14题。
图3为“某城市及其周围地区某日14:00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图3中气温最高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5.图4中反映城郊间热力环流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5为“某地天气系统和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6-8题。
1.下列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昆仑站 B.中山站 C.长城站 D.南极点 2.昆仑站建成时,太阳直射点大致位于图2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3.近百年来,南极地区冰川消融速度有加快趋势,其原因主要是 A.气候变暖 B.酸雨危害 C.风速加大 D.降水变化
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是大于1的正整数,
求证:
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已知直线的参数方程为,圆的极坐标方程为
(I)求直线的普通方程和圆的直角坐标方程;
(II)求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