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32416  332424  332430  332434  332440  332442  332446  332452  332454  332460  332466  332470  332472  332476  332482  332484  332490  332494  332496  332500  332502  332506  332508  332510  332511  332512  332514  332515  332516  332518  332520  332524  332526  332530  332532  332536  332542  332544  332550  332554  332556  332560  332566  332572  332574  332580  332584  332586  332592  332596  332602  332610  447090 

4.立意-- 听唱新翻杨柳枝

习惯性的思维方式、传统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考场作文中,人云亦云者多,标新立异者少。其实,如果我们看问题、用材料的时候,能够换一个视点,从新的角度去认知事物,就能开辟一个“新”的天地。

某研究所完成了一项科研任务,获得2万元奖金,而分奖者竟有500人,而人们都说分得合理。

有位同学对此提出了异议:假若事情反过来呢?若是这项科研失败并损失了2万元,那么,保育员、司机、炊事员是否都得从腰包掏钱倒贴呢?或者有科研人员犯了罪,需要判刑,是否也要诛连这么多人呢?显然,这是不可能的!那么,为什么一到有成果,要分奖金就要“诛连”那么多人呢?

通过假设论证,改变了看问题的角度,表明了自己的全新的观点,这种创新来源于积极大胆的思考。这种有新的思想做支撑的议论,就显得比别人高出一筹。

试题详情

3.开头--未成曲调先有情

   浔阳江边的琵琶女,“转轴拨弦三二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用的是“先声夺人”之法,一开始就展示出自己的才华与个性,以至“主人忘归客不发”。写文章也应学习这种手法,精心刻画好“凤头”,收到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效果。

例如,“独自站立易水岸边,感到一种逼人的寒气袭来。时值深秋,凛冽的风裹着愤怒的河水呼呼作响。如血的残阳横卧在河水上,透出一种悲壮的凄凉。我的心已经被沧凉易水紧紧地攫住,我在寻找湮没于茫茫岁月风尘中的荆轲,他慷慨悲壮的人生将随历史从这里奔驰而过。”  (2005年高考陕西一考生《易水边风萧萧》)

考生借助联想激活千古情思,描绘残留着遥远的战国时代血腥历史遗迹的易水画面:冷风猎猎,河水哗哗,残阳卧水,寒气逼人。考生还将自己融入这悲凉的画面之中,那穿过茫茫岁月的深情凝视里,牵动着考生系于荆轲一身的深沉的情思,奔驰着荆轲义无反顾的车马……这种融情、景、史于一体的强势开头,既展示考生的文化底蕴,打造了文章亮点,又显示了考生开篇造势的本领。

试题详情

2.标题-- 一枝红杏出墙来

考生要在拟题上展其才智,使其“眉清目秀”,为文章增添绚丽的色彩和无穷的魅力。好的题目应体现以下几种美学特征:(1)动态美,在标题中嵌入恰当的动词,使之具有动感,《奔腾的海洋》《坐看流星划时空》、《掀起你的盖头来》、《找回失落的家园》。(2)力度美,在标题中,开诚布公的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抓住要害,达到一种无可辨驳的力度。如《美哉,我的大好河山》、《永远的苏武》、《智慧无限,双赢无边》。(3)含蓄美,将丰富的内容,以含而不露的形式表现出来,留下回味余地。如,《生如夏花》、《美丽的谜底》、《别人的风景你的梦》、《窗外的那一点红》。(4)古典美,恰到好处的引用经典,或对其进行恰如其分的改造,表意精当,涵义深远,给人一种庄重深邃之感。如《独钓寒江雪》、《千江有水千江月》、《南山花香,汨罗水甜》。(示例都是2005年高考满分作文的标题)

试题详情

1.文体--万紫千红总是春

高考作文“文体自选”,思维活跃、创意新奇的考生要尽显自己的文体优势,只要是表达内容的最有效载体,只要能淋漓尽致的展示个性,都能赢来欢乐的春天。例如,2005年高考中,河南考生写的小说《父亲的游戏》、安徽考生写的戏剧《地狱与天堂》、陕西考生写的诗歌《忘记•铭记》、四川考生写的散文《永远的苏武》、广西考生写的书信《在最合适的舞台上起舞--致读者的一封信》、贵州考生写的说明文《生活完美液》、江苏考生写的谈话录《西安南京:山与水的对话》都是发挥文体优势的典范。

试题详情

8.象征式。象征式结尾 ,是用象征性的物象,艺术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8、就在那个有风的傍晚,可怜的小女孩听完风铃为她演唱的最后一曲哀歌,便永远地闭上了眼睛……。也就在死神将她带走的那一个晚上,那一串风铃带着满脸的泪痕和遗憾告别了我,永远地挂在了别人的院落里。 (《落泪的风铃》)

落泪的风铃象征了作者心底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浓缩了无限的哀思。

好的结尾能使文章主旨更鲜明,结构更严谨,内容更深刻,语言更精美,文章更具魅力。在高考中,考生千万要亮出这“最后一轮媚人的秋波”。      

36计之36:播洒阳光,亮点闪动--高分秘诀

高考采用以开放为特征,以创新为本质的话题作文。考生要珍惜并利用好话题作文提供的宽松竞争环境,充分张扬个性,展示才情, 设计抢眼的亮点,获得理想的分数。

  下面,介绍一些设置亮点的方法:

试题详情

7.召唤式。在充分议论分析的基础上,对读者发出深情的召唤,热切的期待。

例7、风,从水中掠过,留下粼粼波纹;阳光,从云中穿过,留下丝丝温暖;岁月,从树林中走过,留下圈圈年轮……那么朋友,我们从时代的大舞台上走过,又该留下点什么呢?我们应当留下青春的骄傲,寻梦的足迹;我们就当留下真我的风采与个性的张扬,我们应当留下无悔的演绎和星光的灿烂!

(2005年高考福建一考生《星星发光,张扬个性》)

这则结尾是一种共勉式的召唤,考生一口气推出风、太阳、岁月三种事物的富有个性的“生命之果”,紧接着提出“我们从时代的大舞台上走过,又该留下点什么”的问题,然后发出召唤:留下青春的骄傲,寻梦的足迹;留下真我的风采、个性的张扬,留下无悔的演绎和星光的灿烂。响亮有力,令人感奋。

试题详情

6.启迪式。运用含蓄而又意蕴深厚的语言结尾,让读者浮想联翩,揣摩思索其内涵,从而受到启迪,故有余味悠长之感。

例6、总是万水千山,总是收不回的目光,苏格拉底有云:“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虽然生命无法复制,我们绝对有能力用自己的双手使生命更加丰富,也更加美丽。静观世界求一是,诚对苍生不二心。大江流日月,春秋代古今。面对这样一个创新的时代,我们有什么理由躲躲闪闪的呢? 

                (2005年高考福建考生《谁是英雄》)

   考生将自己精心锤炼的警句与富有思想内涵的名言融为一体,蕴蓄丰富的思想,启迪读者感悟生命,思考人生,奉献社会。

试题详情

5.感悟式。感悟式结尾,往往在全文叙述、描写的基础上,体味人生况味,解读生活密码,升华朴实情感,参悟深邃哲理,显示出精神风采和思想品位。

例5、父亲说:“你看,水是冷的,然而铁却是热的。当把热热的铁块丢入水中之后,水和铁就开始了较量。他们都有自己的目的,水想使铁冷却,同时,铁也想使水沸腾。现实中,何尝不是如此呢?生活好比是冷水,你就是热铁,如果你不想使自己被水冷却,就得让水沸腾。”我听后感动不已。是啊,如果你不想被平庸无色的生活冷却了你的斗志,你就用生命的激情与辛勤的汗水把这盆冷水煮沸。                 (《沸腾生命》)

“用生命的激情与辛勤的汗水把这盆冷水煮沸”是小作者对父亲朴素语言的感悟和升华提纯。读者也从这个结尾中得到了理性的沉淀和永恒的启悟:沸腾生命。

试题详情

4.情景式。用精彩的语言描绘出既有诗情画意又有丰富思想情感的艺术画面,达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字字句句皆有情。

例4、 微风轻吟,抚慰这崖壁上的紫色灵魂,山川泼墨,记下这崖壁上的真情承诺。山谷里静静地孕育着真善美的种子,花开花落,谷底洋溢着真善美的芳香,鸟儿为之歌唱,婉转的歌声越过重山,掠过原野,把“真”的音符,“美”的旋律,“善”的乐章送进人的心房。        (《微风过处》)

这微风如渺茫的歌声,丝丝缕缕,有哀情,有怜意,有抚慰,有颂赞------“微风轻吟,抚慰这崖壁上的紫色灵魂,山川泼墨,记下这崖壁上的真情承诺”形象生动,富有情味,酿造一种回肠荡气的艺术氛围。

试题详情

3.谈心式。考生把自己对问题的看法、生活的领悟,用真切朴实的语言,促膝谈心的方式娓娓而谈,很容易引起阅卷老师的情感共鸣。

例3、妈妈,您走了,整个世界都变得那么陌生,我无所适从。我开始独立,学会做各样的活儿。我把家布置得跟您生前一样,妈妈您知道吗,是为了更好地纪念您。您的音容笑貌,您的言谈举止早已深深地印在了女儿的心上。我愿意相信灵魂的存在,那样,妈妈您就会知道女儿用了这些特殊的方式来纪念您。

妈妈您对我的好就像芬香永存,女儿却只能做这些小事来纪念您,愿妈妈安息。              (2005年高考广东考生《芳香永存》)

考生采用往天堂寄信的方式,表达对自己亲爱的妈妈的纪念情怀,朴实的语言文字里,流淌着亲情的血液,透过字里行间,我们听到了作者心灵碎裂的声音,也看到了一个在经历失亲之痛后突然长大了的坚强的主人公形象。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