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0分)下表所列数据是在某高温下金属镁和镍分别在氧气中 进行氧化反应时,在金属表面生成氧化薄膜的实验记录:(注:a和b均为与温度有关的常数。)
反应时间t/h |
1 |
4 |
9 |
16 |
25 |
MgO层厚Y/nm |
0.05a |
0.20a |
0.45a |
0.80a |
1.25a |
NiO层厚Y ’/nm |
b |
2b |
3b |
4b |
5b |
(1)金属高温氧化腐蚀速率可用金属氧化膜的生长速率来表示,其理由是
。
(2)金属氧化膜的膜厚Y跟时间t所呈现的关系是Y = ,Y ’ = ;MgO氧化膜膜厚Y属 型,NiO氧化膜膜厚Y ’属 型(填“直线”或“抛物线”,“对数”或“双曲线”等类型)。
(3)Mg与Ni相比较,金属 具有更良好的耐高温氧化腐蚀性,其理由是 。
17.(9分)将物质的量均为3.00mol物质A、B混合于5L溶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3A+B2C,在反应过程中C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1)T0对应的反应速率V正和V逆的关系是 (用含“>”“<”“=”表示,下同);
(2)此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_热反应;
(3)X、Y两点A物质正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
(4)温度T<T0时,C%逐渐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Y点的C的物质的量分数为25%,则参加反应的A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若Y点时所耗时间为2min,则B物质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
16.(8分)“碘钟”实验中,3I-+S2O82-=I3-+2SO42-的反应速率可以用I3-与加入的淀粉溶液显蓝色的时间t来度量,t越小,反应速率越大。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在20℃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c(I-)/mol·L-1 |
0.040 |
0.080 |
0.080 |
0.160 |
0.120 |
c(S2O82-)/mol·L-1 |
0.040 |
0.040 |
0.080 |
0.020 |
0.040 |
t /s |
88.0 |
44.0 |
22.0 |
44.0 |
t2 |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 。
(2)显色时间t2= 。
(3)温度对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符合一般规律,若在40℃下进行编号③对应浓度的实验,显色时间t2的范围为 (填字母)
A.<22.0s B.22.0-44.0s C.>44.0s D.数据不足,无法判断
(4)通过分析比较上表数据,得到的结论是 。
15.(8分)某反应A+B C在任一时刻的正、逆反应速率都可用υ正、υ逆表示: υ正=k1·c(A)·c(B),υ逆=k2·c(C),其中k1、k2在一定温度下恒为 常数,c(A)、c(B)、c(C)分别代表某时刻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1)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可表示为 。
(2)在300K时,开始反应的A、B浓度均为0.1mol·L-1,达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50%,则 k1、k2之间的关系是 。
(3)升高温度,k1、k2的变化是 ,k1/k2增大,说明正反应是 (填“吸”或“放”)热反应。
14.(9分)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
实验
序号 |
金属
质量/g |
金属
状态 |
c(H2SO4)
/mol·L-1 |
V(H2SO4)
/mL |
溶液温度/℃ |
金属消失
的时间/s |
|
反应前 |
反应后 |
||||||
1 |
0.10 |
丝 |
0.5 |
50 |
20 |
34 |
500 |
2 |
0.10 |
粉末 |
0.5 |
50 |
20 |
35 |
50 |
3 |
0.10 |
丝 |
0.7 |
50 |
20 |
36 |
250 |
4 |
0.10 |
丝 |
0.8 |
50 |
20 |
35 |
200 |
5 |
0.10 |
粉末 |
0.8 |
50 |
20 |
36 |
25 |
6 |
0.10 |
丝 |
1.0 |
50 |
20 |
35 |
125 |
7 |
0.10 |
丝 |
1.0 |
50 |
35 |
50 |
50 |
8 |
0.10 |
丝 |
1.1 |
50 |
20 |
34 |
100 |
9 |
0.10 |
丝 |
1.1 |
50 |
35 |
54 |
40 |
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4和5表明, 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反应速率越快;能表明同一规律的实验还有 (填序号)。
(2)仅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实验有 (填序号)。
(3)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 ,其实验序号是 。
(4)实验中的所有反应,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约15℃)相近,推测其原因: 。
13.(8分)373K时,某1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可逆反应:A(g) 2B(g)。其中物质B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试填空:
(1)已知373K时60s达到平衡,则前60s内A的 平均反应速率为 。
(2)若373K时B的平衡浓度为A的3倍,473K时(其他条件不变),B的平衡浓度为A的2倍,请在上图中画出473K时A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3)若反应在373K进行,在1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B、0.2molHe,达到平衡时B的转化率应 。
A.等于60% B.等于40% C.小于40% D.介于40%-60%之间
(4)已知曲线上任意两点之间连线的斜率表示该时段内B的平均反应速率(例如直线EF的斜率表示20s~60s内B的平均反应速率),试猜想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斜率的意义 。
12.可逆反应m A(g) + n B(g) pC(g) + g D(g) 的v - t图像如下左图,若其它条件都不变,只是在反应前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则其v-t图像如下右图。
①a1 = a2 ②a1 < a2
③b1 = b2 ④b1 < b2
⑤t1>t2 ⑥t1= t2
⑦两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相等
⑧右图阴影部分面积更大
以上正确的为
A.②④⑤⑦ B.②④⑥⑧ C.②③⑤⑦ D.②③⑥⑧
11.右图是198K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
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2+3H2 2NH3,△H=-92kJ·mol-1
B.b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
C.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改变
D.加入催化剂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
10.对苯二酚是摄影业中常用显影剂,它在水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对已曝光的AgBr有显影作用,有关变化可表示为:
则在以对苯二酚为主要成分的显影液中,能使显影速度明显加快的添加剂是
A.KBr B.CH3COOH C.Na2CO3 D.H2O
9.反应3Fe(s)+4H2O(g) Fe3O4+4H2(g)在一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A.增加Fe的物质的量
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e使体系压强增大
D.压强不变,充入Ne使容器的体积增大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