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32778  332786  332792  332796  332802  332804  332808  332814  332816  332822  332828  332832  332834  332838  332844  332846  332852  332856  332858  332862  332864  332868  332870  332872  332873  332874  332876  332877  332878  332880  332882  332886  332888  332892  332894  332898  332904  332906  332912  332916  332918  332922  332928  332934  332936  332942  332946  332948  332954  332958  332964  332972  447090 

6.如图甲为理想变压器,其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4︰l,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原线圈接如图乙所示的正弦交流电,图中Rt为NTC型热敏电阻,R1为定值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交流电压u的表达式u =(V)

B.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流之比为1︰4

C.变压器输入、输出功率之比为1︰4

D.Rt处温度升高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变大

试题详情

5.如图,在匀强电场中有一△ABC,该三角形平面与电场线平行,O为三条中线AEBF、CD的交点。将一电荷量为1.0×10-8C的正点电荷从A点移动到C点,电场力做的功为3.0×10-7J;将该点电荷从C点移动到B点,克服电场力做的功为2.0×10-7J,设C点电势为零。由上述信息通过计算或作图不能确定的是

A.匀强电场的方向

B.过A点的等势线

C.O点的电势

D.将该点电荷沿直线AOA点移到O点动能的变化量

试题详情

4.据中新社3月10日消息,我国将于2011年上半年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2011年下半年发射“神舟八号”飞船并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某同学得知上述消息后,画出“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假想图如图所示,A代表“天宫一号”,B代表“神舟八号”,虚线为各自的轨道。由此假想图,可以判定

A.“天宫一号”的运行速率大于“神舟八号”的运行速率

B.“天宫一号”的周期小于“神舟八号”的周期

C.“天宫一号”的向心加速度大于“神舟八号”的向心加速度

D.“神舟八号”适度加速有可能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

试题详情

3.如图为一攀岩运动员正沿竖直岩壁缓慢攀登,由于身背较重的行囊,重心上移至肩部的O点,总质量为60kg。此时手臂与身体垂直,手臂与岩壁夹角为53°。则手受到的拉力和脚受到的作用力分别为(设手、脚受到的作用力均通过重心Og取10m/s2,sin53°=0.8, cos53°=0.6)

A.360N  480N     B.480N  360 N

C.450N  800N     D.800N  450N

试题详情

1.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微量放大的方法

B.用点电荷来代替实际带电体是采用了理想模型的方法

C.在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

D.法拉第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时利用了理想实验的方法

 2.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除开始瞬间外,在演化初期的大部分时间内,宇宙基本上是匀速膨胀的。上世纪末,对1A型超新星的观测显示,宇宙正在加速膨胀。如果真是这样,则下列图象中能大致反映宇宙半径R和宇宙年龄t关系的是

试题详情

20.依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一句。(5分)

   高三是紧张与匆忙的结合体。正因如此,我们才积蓄了太多的渴望。我渴望,渴望在绿意盎然的春季,放飞我幽囚一冬的思绪。那时我会肆意地想:久违了,柔柔的

轻风;久违了,暖暖的阳光;久违了,我梦里的那娇艳妩媚的百花园。

答:

试题详情

19.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意思,提炼出关于“碳中和”定义的4个关键词语。(注意四个词语的顺序)(4分)

   “碳中和”的目的是为了环保。人们计算自己日常活动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并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人们可以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吸收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个人也可以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由这些企业或机构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吸收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2006年,《新牛津美国字典》将“碳中和”评为当年年度词汇。它已经从最初由环保人士倡导的一项概念,逐渐成为许多国家在绿化方面的实际行动。

   四个词语:(   )  (   )  (   )  (   )

试题详情

17.文章用了大量篇幅写塞上柳,本可以将题目直接定为“塞上柳”,但作者为什么命名为

 “塞上看柳”?简要说说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6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