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请对以下方案及现象做出合理补充或解释:
(1)将NaOH溶液滴在 上,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便可粗略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酸碱度。
(2)用一种试剂分别与食盐水、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作用,就能把它们直接鉴别出来,这种试剂是 。
(3)不能服用NaOH治疗胃酸过多,原因是NaOH具有 性。
(4)用Na2CO3和KOH在溶液中进行反应制取NaOH,无法达到目的的原因是 。
(1)PH试纸 (2)石蕊试液(或NH4HCO3等) (3)腐蚀
(4)不符合复分解反应条件(或没有沉淀生成、不反应)
14. 选择H、O、S、K四种元素中的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化学式填在空格中:
(1)最常用的溶剂 (2)能够供给呼吸的气体单质
(3)常用做干燥剂的一种酸 (4)常做化肥的一种盐
(1)H2O (2)O2 (3)H2SO4 (4)K2SO4
13.在做氢氧化钠的性质实验时,甲同学将稀盐酸滴入到装有氢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触摸试管有灼热感,他马上得出结论: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但是乙同学提出异议:热量不一定是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放出的。
(1)你认为乙同学提出异议的理由是 。
(2)针对乙同学提出的异议,甲、乙同学对上述实验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是否会放出热量?
[猜想与假设]: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会放出热量。
[实验方案]:可能用到的实验仪器与药品:
氢氧化钠固体、稀盐酸、蒸馏水、烧杯、温度计、玻璃棒、胶头滴管
实验过程:(请补充完成下列空格)
实 验 步 骤 |
实 验 现 象 |
实 验 结 论 |
|
步骤j |
取适量NaOH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
。 |
。 |
|
步骤k |
,用胶头滴管将稀盐酸滴入到步骤j所得的溶液中。 |
。 |
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会放出热量。 |
(3)丙同学取步骤k反应后所得的溶液,继续进行探究。他向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不变色。因此他得出溶液呈中性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正确?
(填“是”或“否”),理由是 。
(1)理由是: 氢氧化钠溶于水也会放热 。
(2)实验过程:(请补充完成下列空格)
(3) 否 , 理由是: 若溶液呈酸性,酚酞试液也不变色 。
12.化学学科的思维方法有多种,其中推理是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D)
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中和反应的产物是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发热现象,所以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就是燃烧
D.有机物完全燃烧时都产生二氧化碳,所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11.某同学从资料上获悉,一些紫色的叶或花瓣浸出液具有类似石蕊试液的性质。如果他想知道紫色喇叭花是否具有这种性质,应把花瓣浸出液分别滴入下列哪组物质进行观察(A)
A.食醋、碱性肥皂水 B.食醋、酸奶 C.糖水、酸奶 D.食醋、食盐水
10.人体口腔内唾液的pH通常约为7,在进食过程的最初10分钟,酸性逐渐增强,之后酸性逐渐减弱,至40分钟趋于正常。与上述事实最接近的图象是 ( B )。
9.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下列污垢,不宜用盐酸清洗的是( C )。
A、保温瓶内的水垢 B、玻璃水槽内的黄色铁锈斑
C、不锈钢茶杯内的茶垢 D、盛石灰水的试剂内壁的白色固体
8.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C )
A. 20℃,1 L水与1 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 L
B. 20℃,1 g镁与1 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 g
C. 20℃,1 g硫粉在1 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 g二氧化硫
D. 20℃,1 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 g硝酸钾固体能得到2 g硝酸钾溶液
7.列药品不需要密闭保存的是( D )
A、浓盐酸 B、浓硫酸 C、烧碱 D、食盐
6.北京市正在实施“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其中修缮长城使用了大量的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俗称是( C )
A、火碱 B、烧碱 C、熟石灰 D、小苏打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