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34129  334137  334143  334147  334153  334155  334159  334165  334167  334173  334179  334183  334185  334189  334195  334197  334203  334207  334209  334213  334215  334219  334221  334223  334224  334225  334227  334228  334229  334231  334233  334237  334239  334243  334245  334249  334255  334257  334263  334267  334269  334273  334279  334285  334287  334293  334297  334299  334305  334309  334315  334323  447090 

10.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的根据在于

A.真理是感性的存在,不是理性的抽象       B.真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实在的

C.真理是事物多方面规定的综合、多样性的统一   D.真理是与人的具体利益相联系的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理的具体性。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表明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真理的具体性,从内容上讲,真理是运动发展着的事物的多方面规定的综合,是多样性的统一;从形式上讲,真理是由一系列的概念、原理所构成的理论体系。真理的具体性所包括的内容和要求是:真理是全面的,真理是历史的,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一个真理都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与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真理的具体性还表现在真理与谬误的关系上。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互相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因此,本题的答案选C。

试题详情

9.“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两种说

A.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B.都揭示了真理具有主观性

C.前者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后者揭示了认识主体的差别性     

D.前者揭示了认识主体的差别性,后者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论和真理观具体观点的辨析。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是指对于同一个客观事物,有多少个看法,就有多少个真理,不管它是否与实际相符合。针对同一个认识对象形成的不同认识,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认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主张客观真理不止一个,这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则表明人的认识的主体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当由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不要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相混同。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试题详情

8.主观真理论与客观真理论的关系是

A.主观真理论是对客观真理论的反映      B.主观真理论与客观真理论是辩证统一的

C.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D.主观真理论是对客观真理论的抽象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主观真理论与客观真理论。

主观真理论是否认客观真理的唯心主义真理观。这种真理观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否认真理是对外在的物质世界的反映,否认真理内容的客观性。主观唯心主义断言,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因此,真理存在于感觉、观念之中,是生而具有、主观自生的;没有客观真理,只有主观真理。客观唯心主义并不直接否认客观真理,甚至还强调真理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认为观念上的真理也是对客体的认识,因而具有客观性。但是客观唯心主义所说的客体,并不是物质世界,而是先于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的精神世界。这种精神世界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只不过是把人的主观精神神秘化、绝对化、客观化了,依然是人的主观精神的创造物。所以,客观唯心主义的真理观仍然是否认了真理的客观内容,鼓吹从主观到主观的主观真理。无论是主观唯心主义还是客观唯心主义,都否认真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物质世界,来源于不依赖人的意志的客体,都是在主观范围内寻找真理。真理是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相一致。世界上只存在客观真理,主观真理是没有的。唯心主义主张主观真理,否认客观真理,必然为宗教和信仰主义开辟道路。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试题详情

7.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对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

A.揭示了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点     B.揭示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

C.认为理性认识可以脱离感性认识而存在,是错误的观点

D.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作用,完全否认了感性对认识的作用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感性是理性的基础,理性是感性的指导。感性只解决现象问题,理性才解决本质问题。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认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人们认识活动中经常遇到的一对矛盾。试题引用一位古希腊哲学家的话,表达了他对感性和理性关系的看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搞清楚“眼睛是最坏的证人”这句话的含义。眼睛是人的感觉器官,人们获取事物的大部分信息来自于眼睛这一视觉器官。但是眼睛所获取的只是事物的现象,属于感性认识,而现象又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如果认识停留于感性,非但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还有可能受到假象的欺骗,歪曲了事物的本来面目,成为“最坏的见证人”。其次,要正确掌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是理性的基础,理性是感性的指导,它们在认识过程中各有其作用。对古希腊哲学家的这一命题进行正确地评价,既要肯定它的积极意义和合理之处,又要看到在认识过程中不能陷入另一个极端。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试题详情

6.认为“凡是在理性中所有的,最初无不在感觉之中”,这一观点

A.揭示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       B.揭示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基础阶段

C.否认了理性认识是对感性认识的发展、飞跃    D.否认了感性认识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认识经历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辩证过程。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各种感官对认识客体的直接反映,是认识的低级阶段,它以具体性、内容多样性为特点;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思维加工对认识客体的间接反映,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以抽象概括性为特点,超越了感性认识的界限和范围,达到了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的把握。

题干的这一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经验论的观点。它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认为理性认识仅仅是对感性材料的整理和分类,理性认识的作用是极不可靠的,否认了理性认识是对于感性认识的发展、飞跃和质变。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试题详情

5.王夫之:“知也者,固以行为功者也;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行焉,可以得知之效;知焉,未可得行之效也。”他的这一观点是

A.主张知易行难               B.以行为基础的知行合一

C.主张知之明也,因知进行          D.主张行先知后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古代的知行观。

王夫之这段话意思是:知必须依赖于行,只有行才能使人们获得成功;行可以取得知的效果,而能知未必能行,事情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力行,而不取决于认识。实践能使人们的认识取得客观的效果,而认识本身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知而不行,即无实效。由此,王夫之得出“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的结论,认为在知与行的关系中,行是主要方面,行是两者统一的基础。王夫之这一以行为基础的知行统一学说,是中国古代以实践为核心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试题详情

4.马克思指出:“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这说明

A.纯粹的理论必然会导致神秘主义          B.任何理论认识都是人的实践的结果

C.社会生活实践是产生神秘主义理论的惟一根源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对理论认识的作用。

社会实践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人类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马克思的这一观点立足于实践、依靠实践来解决一切理论上的问题。实践是人类自觉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既具有目的和要求的主观因素,又具有客观的物质因素,是主观和客观的“交错点”,它能够使主观客观化、现实化,因而是认识客观性的基础和准绳。理论归根到底来源于实践,正确的思想只能从实践中来,反之,凡是把理论引导神秘主义方面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并从社会实践中找到它们产生的根源。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理论和实践关系的正确观点,表明马克思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和出发点来观察和分析社会生活的,从而科学地把握了社会的本质。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试题详情

3.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在强调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学习获得的间接经验并不重要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题干的意思是说: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全诗为: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考生要注意的是:对于认识来源于实践,不能作狭隘的简单化的理解。首先,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认人的大脑和感官在生理素质上的差异对认识的影响。其次,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首先,实践为认识的产生提出了需要。人的认识活动是适应实践的需要,为解决和完成实践提出的问题和任务而产生的。人成为认识主体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改造客观世界活动的需要;客观存在的事物也是由于实践的需要,作为实践改造的对象,才逐一地成为认识的客体。科学研究的任务、科学工作的客体是由实践的需要提出的,并且围绕着人类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展开。

其次,实践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把这种可能变成现实。实践把主体和客体直接地、现实地联结起来,使主体能从客体中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客观事物只是由于实践的中介才转化为主体的认识对象和认识内容。不仅如此,主体用于加工客体信息的各种思维模式,也是来源于实践。实践作为一种客观物质活动,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的,这种合规律的活动,久而久之,会在人们头脑中积淀下来,形成各种思想模式。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试题详情

2.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整个流体静力学(托里拆利等)是由于16世纪和17世纪意大利治理山区河流的需要而产生的。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惟一标准

C.所有科学的成果都直接来源于实践的需要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人类认识之所以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而且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是因为科学研究的人物一般说来是围绕着人类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确定的。正如恩格斯所认为的那样,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古代的科学,首先取决于当时的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的需要,17、18世纪自然科学的兴起,取决于欧洲当时生产技术蓬勃发展的要求。实际需要刺激了科学的发展,科学从实际需要中产生出来。现代科学研究有较大的相对独立性,它探索的课题有时并不直接来自实践的需要。然而,就是在这种研究中,人们仍然重视所取得的成果具有何种实际的意义。实际上,大多数科学研究课题,都是由社会经济发展与实践需要所决定的。人类实践的不断发展,必然不断提出新的问题,这就迫使人们不断进行研究、认识和解决,从而满足实践的需要。因此,实践的发展就成为认识发展和科学进步的直接动力。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试题详情

1.“在我们的视野的范围之外,存在甚至完全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一观点属于

A.形而上学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可知论观点            D.不可知论的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可知论与不不知论观点的辨别。

“存在”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哲学范畴,有两个基本含义:(1)在哲学基本问题上相对于思维而言,是指物质。辩证唯物主义在回答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时,通常将存在理解成在人的意识、思维之外并且不依赖于它们的客观实在。这种意义上的存在与物质是同义词。(2)在特定的情况下,相对于非存在,即无,存在这个概念指的是“有”。这时,存在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现象。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批判杜林运用这种意义的存在代替物质从而主张世界统一于存在时指出:“世界的统一性并不在于它的存在,尽管世界的存在是它的统一性的前提,因为世界必须先存在,然后才能是统一的。在我们的视野的范围之外,存在甚至完全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由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所证明的。”

物质世界不仅是独立于人与人的意识之外而存在着的,而且是无限地存在着的,它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无限的。因此,对物质的“存在”或“非存在”的状态的认识依赖于实践和观察,是一个无限的“悬而未决”的反复过程。对我们视野之外物质状态的认识,只有不断地扩大我们的实践范围,才能不断地解决,使得人的认识不断丰富。这个问题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能是处于不断解决的过程中。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世界上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尚未认识的东西,没有绝对不可能认识的东西。恩格斯的这一观点是包含着认识相对性、无限性的可知论观点。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