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苏俄政府为巩固政权采取的经济措施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列宁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实施的农业集体化和工业化,以及斯大林体制形成.
赫鲁晓夫的改革在农业方面成绩和问题.
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苏联解体.
东南欧:五六十年的改革和八十年代的改革.
1.资本主义国家:
⑴法国:
①1793年雅各宾派彻底改造法国:分期付款将土地卖给农民;全面限价法令
②拿破仑《民法典》保障新建立的小农土地所有制;并建立公立中学和法兰西大学。
⑵美国:《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罗斯福新政“以工代赈”。
⑶日本:明治维新中承认土地私有、废除关卡和行会制度,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大力发展教育。
⑷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重视社会福利制度。
5.新中国对民生问题的认识和实践
⑴建国初
①完成土地改革,广大农民分到土地,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
②恢复经济的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稳定物价、合理调整工商业、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为巩固政权奠定了基础。
⑵50年代,照搬苏联模式,解决民生问题急于求成造成失误。
⑶“文革”期间,突出“以阶级斗争为纲”,对民生问题重视不够。
⑷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伟大转折,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
①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城市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改变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人民生活水平有显著提高。
4.近代民生问题提出和实践
⑴历史背景
鸦片战争,标志中国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辛丑条约》签定,中国半殖半封社会完全形成,一战期间,形成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1921年华盛顿会议召开,中国恢复到几个列强共管的局面,30年代 中国面临日本法西斯的威胁,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二战结束后,美国扶助国民党打内战,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
⑵近代民生问题:
①洪秀全提出“《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平均分配土地,建立一个“四有两无”的人间天国(“小农社会”),但没有实施。
②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平均地权”;1924年又提出“新三民主义”,但未及实施。
③1922年,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其中包括彻底的
土地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④30年代,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保障了红色政权的存在;抗战时期实行减租减息,提
高了农民的抗日和生产积极性;1947年中共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开展土地改革,保证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3.古代两种不同的“民生”思想的治国实践
⑴重视民生
①春秋: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齐国成为东方强国,为齐桓公称霸奠定了基础。
②战国: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废井田,确立土地私有”,使秦国强大,为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③唐朝:唐太宗“知人善任,虚怀纳谏”、“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形成“贞观之治”;唐玄宗“选贤任能”、“大力发展生产”、“大兴文治,发展科举,广聚学者”,形成“开元盛世”;中期的杨炎“两税法”相对减轻农民负担。
④北宋的王安石变法“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
⑤明代1581年,“一条鞭法”相对减轻农民负担。
⑥清朝康熙帝实行“更名田”,雍正帝“摊丁入亩”,使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驰,对于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⑵忽视民生
①商纣王大建宫殿苑囿,“炮烙之刑”残害百姓,导致商朝灭亡。
②周厉王贪财好利,残害剥削百姓,引发“国人暴动”。
③秦始皇:徭役繁重,刑罚严酷,赋税沉重,土地兼并严重,引发农民起义。
④隋炀帝暴政,导致隋朝灭亡。
⑤明朝后期加派“三饷”,引发陕北起义。
2.产生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进步,私田大量出现,封建生产关系产生,井田制开始瓦解,奴隶社会逐渐崩溃,封建社会日渐确立。随着井田制开始瓦解,分封制崩溃,周天子权威丧失,诸侯壮大,开始争霸战争,地主经济的日益壮大,新兴地主阶级崛起,为了兼并战争的需要,各国纷纷变法,推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迈进。
1. 古代的民生思想
老子:政治上主张无为,反对采用严刑峻法.
孔子:主张“仁”的思想。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使平民子弟也有受教育的机会。
墨子:“兼爱”、“非攻”、“尚贤”,代表了平民利益;
孟子:“仁政”;“民贵君轻”,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反对统治者“暴民”“虐民”,主张给农民一定土地,不侵犯农民生产时间、宽刑薄赋。
庄子: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社会不公平现象。
17.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不仅与物候、时令准确对应,而且还有着一个个内涵丰富的名字:“立春”尽管还带着残冬的余寒,但天气已开始转暖;“惊蛰”给人的感觉,就像一声春雷把万千蛰居沉睡的生命唤醒;“春分”这一天,太阳当空赤道,公平地将自己的光均分给南北大地……
请从“立春”“惊蛰”“春分”或其他节气中任选一个作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得抄袭。
6. B(应为“第二次工潮”,“姚金凤”应为“郑宝姝”)
C(“觉民”应为“觉慧”)
7.(1)关羽。
曹操依部下之计对关羽动之以情,关羽则认为过去已经报答了曹操。曹操又以过五关斩六将之事及信义之德向关羽求情。关羽见曹军惶惶,愈加不忍。犹豫间,张辽来到面前,关羽念故旧之情,最终他不顾此前与诸葛亮立的军令状,义释了曹操。
(2) 堂吉诃德和桑丘被蒙上眼睛坐在一只大木马上。公爵叫人用几只大风箱朝他们拼命鼓风,使他们以为在天上飞,然后点燃木马肚子里的花炮,爆炸把他俩都掀在地上。堂吉诃德睁眼看到人们躺在地上,一支12. C D
13.“神韵”指普通民众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精神状态。(意思对即可)成都的神韵体现在成都人安逸、处变不惊、从容不迫、乐天知命、坚韧与达观等精神状态上。例如从作者在“勤俭人家”的灾民安置点的所见所闻中,即可看出成都人的坚韧与达观。
14.(1)作为引子,引出成都。
(2)因为作者在北京的生活时间长,对北京的滋味感受较深,提到北京应属自然之理。
(3)北京和成都有相似点:作者认为他们作为城市性格的源流可能相同。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有相似之处,如易满足、较乐观等。
(4)意在对比,通过两相比照,可使读者更鲜明地感受两个城市的滋味,同时也印证了作者的所说的“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滋味”。
(5)使文章内容更为充实,文化内涵更为厚实。
(答出任3点即给满分)
嘉靖三十八年去世,当年九十岁了。
文征明的长子名彭,字寿承,是国子博士。次子名嘉,字休承,担任和州学正。两人都会写诗,擅长书画篆刻,世代相传。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