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已知集合,,则= .
1.若复数是纯虚数,则实数 .
41.(30分)材料一:进入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酿成了一场历史罕见、冲击力极强、波及范围很广的国际金融危机。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实体经济增速大幅下滑。
材料二:受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加上我国经济生活中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困难增多,金融领域潜在风险增加。 据有关部门统计,2008年5月以来我国工业增长比上年同期回落三点三个百分点,外贸出口增长率回落四点八个百分点,一些地方的企业处于倒闭的境地。
材料三:2008年11月,国务院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同时公布了今后两年总额达4万亿元的庞大投资计划。12月8―10日,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的思想政治的有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一年来世界金融危机与我国经济发展之间的现实关系主要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10分)
(2)运用有关财政知识分析我国政府从“稳健”财政政策转为“积极”财政政策的必要性。(10分)
(3)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提出确保我国明年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政治学依据在哪里? (10分)
40.(22分)材料一:最新公布的一系列数据,令人对今明两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十分担忧。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接近600万,加上往年毕业而未能就业的高校生,就业大军高达1000万人。加之金融风暴来袭,大学生如今求职注定遭遇“寒冬”。
材料二:据调查,大学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前三项是上海(79%)、经济发达地区(52%)、深圳(49%)。选择到“西部地区”的毕业生,首选项不到3%,就业后一两年内因吃不了苦而被淘汰的大学生高达50%。月薪1 000元成为毕业生的求职底线,46%的应届毕业生表示低于这一收入宁愿待在家里。同时,七成以上企业则认为近年的毕业生在工作中表现平平,30%的企业表示如果招聘不到理想的毕业生宁可职位空着。
材料三:基于对目前形势的判断,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稳就业、促创业的政策措施:财政部等三部委通过阶段性减缓企业负担2000多亿元,稳定数千万个困难企业职工就业岗位。教育部推出大学生“准就业”方案,以高校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进行实践培训,通过国家标准让大学生在“准就业”岗位有个过渡期,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针对农民工就业困难加剧、部分农民工返乡回流问题,中央决定采取多种措施引导企业稳定就业岗位,明确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增公益性就业岗位要尽量多使用农民工。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2)结合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面对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政府应该怎么办?党和政府为什么要把就业放在更突出的位置? (9分)
(3)请你就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一个社会调查。拟定一个调查题目,并简要写出你准备开展这项活动的步骤。(5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30年来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迈出的重大步骤,分析两岸直接全面三通的实现的原因。(12分)
材料三:当代中国的前途命运已日益紧密同世界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在当今世界,任何国家关起门来来搞建设都是不能成功的。我们全面分析判断世界多极化趋势增强,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外部环境,全面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变化的机遇与挑战,既坚持独立自主,又勇敢参与经济全球化。
――节选自《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当代中国的前途命运已日益紧密同世界前途命运联系”的关键点是什么?这种现象的发生与30年间发生的哪些历史事件密切相关?(6分)
(4)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也是思想解放的30年。30年间的改革每一步都是以思想解放为先导的,没有思想解放就没有今天的辉煌。用30年间的改革与思想解放的史实来论证此观点。(8分)
39.(30分)一个日子,一个会议,一个老人,几天来被世界媒体高度聚焦:
材料一:30年来,我们始终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新的伟大成就。
――节选自《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请在经济、科技领域各举一例说明30年间取得的伟大成就。(4分)
材料二:
材料二 旧中国石油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1949年原油产量只有12万吨,石油消费基本依靠进口。解放后。党和政府重视石油工业,我国石油工业得到发展。一五计划期间,原油产量平均每年递增27. 1%,1957年达146万吨。二五计划期间,在东北、华北、西南等几个大盆地进行区域勘探,1960年原油产量增至520万吨。1960年大庆油田投入开发,1964年又相继发现山东胜利油田和天津大港油田。1965年我国原油产量达1131.5万吨,原油和原油产品全部自给,结束了我国依赖“洋油”的历史。
新中国初期,国家为恢复经济和进行建设,急需大量石油。由于缺少石油,城市中有限的加油站都要限量供应,公路上经常出现抛锚的长途汽车,背着大煤气包跑来跑去的汽车到处可见。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我国勘测部门相继找到了大庆油田,摘掉了“贫油”帽子,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保障。
――人教版《选修四》教材
(2)据材料概括1949到1965年我国石油工业发展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能从“主要依赖石油进口到结束对进口石油依赖”的原因。(10分)
材料三 石油资源和水资源在国计民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资源。石油。天然气等是重要的能源资源。在现代丈明社会,如果没有了能源,一切现代物质文明也将随之消失。冷战结束以来,全球面临经济发展与能源紧缺的双重压力。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短缺已成为世界性问题,能源安全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
从石油资源的供求分布来看,“不平衡”一词可点破其中的根本特征。也正是由于这种不平衡,才从根本上导致了国际上各种因石油问题而产生的纠纷甚至是战争。几次石油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
――《当代经济与政治》 华文出版社
材料四 第三次危机(1990年):1990年8月初伊拉克攻占科威特以后,伊拉克遭受国际经济制裁,使得伊拉克的原油供应中断,国际油价因而急升至42美元的高点。美国、英国经济加速陷入衰退,全球GDP增长率在1991年跌破2%。国际能源机构启动了紧急计划,每天将250万桶的储备原油投放市场,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欧佩克也迅速增加产量,很快稳定了世界石油价格。
――《当代经济与政治》 华文出版社
38.(22分)
材料一 1870年,全世界生产的石油只有80万吨,到1900年产量增力,到2000万吨。
――人民版《必修三》教材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70年代以来石油开采产量迅速攀升的原因。(4分)
(2)依据上题结论结合所学知识推导:冬季乙丙两地气温有何差别?试分析其原因。 (8分)
(3)试分析丁地等温线弯曲的原因。(6分)
37.(20分)读某地7月的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温度的范围是 ,说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6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