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国旗是祖国的象征,文字也是民族的象征。此外,字帖挂在铁杆上,上面写的是“阿尔萨斯”和“法兰西”,从书写的内容和摆挂的形式看,也很像一面面小小的国旗。这正是韩麦尔先生对小孩子进行爱国教育而精心设计的。
5.“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
“钥匙”:法语
语言是民族的标志和象征,也是战斗的武器,亡了国的人,只要牢牢记住自己祖国的语言,就可以激起爱国的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求得民族的解放。
4.“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真的是这样吗?
出自于个人感情。
3.“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的最大不幸。”
一直的拖延,拖的结果是自己祖国的语言都不会说,不会写,却已经永远失去了学习祖国文字的权利,这句话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十分痛苦的心情。
2.为什么说韩麦尔先生是“一个可怜的人”?
身为一个法国人,却不能讲法语,辛勤工作了40多年,却要被赶走,这十分令人痛心。“可怜的人”中掺杂着共同遭遇,互相同情的复杂感情。
1.“我走过镇公所时,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又出什么事拉?”
一个“又”字,写出了那个动荡的年代里战乱频繁,变故迭起,人心惶惶。“最近两年,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来的”,布告牌就好像成了一张法国社会状况的记录表,因此小弗郎士一见到许多人围在布告牌前,就立刻意识到:“又出什么事了”。同时这句话也为下文埋下了伏笔,使“最后一课”这一情节显得水到渠成。
A.弗郎士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抓住小弗郎士前后心情,态度的变化来分析)
他贪玩,调皮,捣蛋,不遵守纪律。马虎,不爱学习,怕老师,幼稚,例如“我去得很晚,心里很怕韩麦尔先生骂我,况且他说过要问我们分词,可是我一个字也说不上来。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但是他“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这是他思想性格上的特点,也是他思想转变的条件。同时,他自尊心很强,“脸多么红,心多么慌!",“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儿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可是开头几个字我就弄糊涂了,我只好站在那里摇摇晃晃,心里挺难受多头也不敢抬起来。”
所以,由于这最后一课,他变成了一个爱学习,同情理解老师,懂事成熟,热爱祖国的孩子。当然,他有一个好老师,韩麦尔的一言一行对他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但更重要的,是亡国的惨痛带来的巨大震撼,是“最后一课”的典型环境,是普鲁士侵略者对法兰西人民民族感情的无情伤害促成了小弗郎士心灵深处爱国主义思想的猛醒
B.那么韩麦尔先生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
(因为角度的限制,作者不能将笔触直接深入到韩麦尔先生的内心,只能借助服饰,神态,语言,动作描写来表现他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
Ⅰ.他是一个普通人。是镇上的一位教师,平平常常地工作了40年课堂教学的管理水平不太高,有时还“玩忽职守”。
Ⅱ.一个可怜的人。最后一次来上课,明天将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所以,一动不动的瞪着眼睛看着周围的东西,脸色惨白,话说不下去。
Ⅲ.一个爱国者。换上礼服,来纪念这最后的一课。自责以及对阿尔萨斯人的直率的批评。赞美法语,说明语言好比是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恨不得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我们,内心十分悲痛。使出全身力量写下“法兰西万岁”。课文中七处点到韩麦尔先生的爱国。
小结:韩麦尔先生是一位有40年教学经验的循循善诱的、受人尊敬的老师。他是一位把自己的职业和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爱国者。他怀着巨大悲痛,穿戴那套只在督学视察或发奖日子才穿戴的绿色礼服和绣边丝帽,体现了崇高的爱国感情。在对自己工作的深深自责和对阿尔萨斯人的弱点的直率批评中,他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得到细腻的表现。他的关于牢记祖国语言的精辟见解,表现出他对战胜侵略者的执着信念。“法兰西万岁”这两个饱含激愤的大字,表现了他对祖国必胜、法国人民必胜的坚强信心。
C.为什么不把韩麦尔先生写成一个高大的战斗英雄,把小弗郎士描写成一个少年英雄,而让他们都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出现?
正因为他们是有缺陷的普通人,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才能够成为千千万万的法国人的代表,他们那朴素,热烈,深沉的爱国主义精神,才能被理解成是所有法国大众所具有的,才能使这篇小说所表现的感情成为整个法兰西民族的共同心声。
第三课时
3.上课前(1--6)→上课过程(7--29)
备注:三种方法都按事情的先后顺序来分,均可小结:以上故事情节的三种划分法,都有道理,但比较而言,第二种更为妥当,因为:它将故事情节分为三个部分:课前、课上和下课,突出了“课上”的情景;而第一种将故事情节分为四个层次:上学路上、上课之前、上课经过和宣布下课、其中一、二部分意思相同,可以合并,都指上课之前,不必单独划开;最后一种划法将故事情节分为两个部分:上课前、上课时,但不包含“下课”的情景,缺少了故事的完整性。所以课文按第二种分法为好:第一部分(1-10):写上课前,小弗郎士在路上所见的典型环境和课堂气氛;第二部分(11-23):写最后一课的经过,重点写了法语课,其次还写了习字课、历史课与拼音课;第三部分(24-29):写下课时的情景。(板书:课前、上课、下课),
第二课时
2.上课之前(1--10)→上课经过(11--23)→宣布下课(24--29)
文章可以有三种分法:
1.上学路上(1--6)→上课之前(7--10)→上课过程(11--23)→宣布放学(24--29)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