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35077  335085  335091  335095  335101  335103  335107  335113  335115  335121  335127  335131  335133  335137  335143  335145  335151  335155  335157  335161  335163  335167  335169  335171  335172  335173  335175  335176  335177  335179  335181  335185  335187  335191  335193  335197  335203  335205  335211  335215  335217  335221  335227  335233  335235  335241  335245  335247  335253  335257  335263  335271  447090 

20.答案D项。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能力。D项属于错解词语,原文中的“啖”本意是“吃”,苏轼有“日啖荔枝三百颗”句,此句应解作“诱使”,而不是“害死”意。

试题详情

19.答案D项。考查对文章有关信息的筛选能力。根据筛选的两条原则,可以看出①②句是朱昭向夏人介绍宋皇禅位、天子推行新政的事情,原文对应的内容是“上皇知奸邪误国,改过不吝,已行内禅,今天子圣政一新矣,汝独未知邪?”

试题详情

18.答案C项。考查理解文中实词含义的能力。C项整个句子可译成“于是夜晚把士兵放到城下,接近敌人的营垒”,这里的“薄”是“迫近”的意思,成语有“日薄西山”,“薄”与其同义。

试题详情

17.[答案](1)(5分)到任以后,高祖赞赏他清廉,厚礼对待他,认为他很奇特。每次朝见,他仍然请求承担繁忙的工作来证明自己。(译出大意给2分;“嘉”“礼”“效”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5分)有个彭城人刘融,讨饭病重,无家可归,朋友把他抬送到孙谦家,孙谦打开厅堂来接待他。(译出大意给2分:“笃”、“舆”、“厅事”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解析]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以直译为主,要求从“换”的角度,把文言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偏义复词、同义复词、同义的音节词换成符合现代汉语特点的词语。从“补”的角度,补全省略的成分。从“调”的角度,调整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特殊句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从“留”的角度,保留一些固定词语,如人名、地名、官名、器物名等。从“删”的角度,删除一些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此外,还要结合语境,借助连贯、顺畅的语意表达,选好得分点。此前,要根据古今汉语的区别,对要求翻译的语句进行正确切分,切分出基本的语言单位,由对译到直译,完全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翻译。(1)句中的“嘉”“礼”“效”,(2)句中的“笃”“舆”“厅事”分别是两句中的重点得分点,而对语意的整体、准确理解则要求达到“达”的标准。

试题详情

16.答案B项。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此种考查多表现为或是对文段所叙事实的归纳、概括,或是提取文段其它相关信息,或是概括某种观点的依据,或是探寻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或是探求某件事情发展的结果。要求从整体理解文本,进行局部归纳与概括。B项前部分对内容的提取比较符合文意,后部分发生偏转。原文的意思是说齐明帝在密谋废立时,想用孙谦为亲信,于是任命他为卫尉,并给他甲士百人,可孙谦却不愿参预宗室内乱,擅自解散甲士,虽然明帝没有治罪于他,但不再重用。“不重用”并不是“放弃这一想法”意。由此看来,整体理解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试题详情

15.答案A项。该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能力层级为C。信息筛选主要从两面入手:一是筛选的对象,二是筛选的标准。6句话都以孙谦为陈述中心,①②④都符合“清廉”这一筛选标准。③句言其“以简治烦”的从政艺术;⑤句言其从政勤勉,忠于朝廷的操守;⑥言其生活俭朴。

试题详情

14.答案D项。该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属于理解层级。“干”“躬”“宾”“布”虽不是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但均属于常用古汉语词语,且它们的相关义项在现代汉语仍然存在。借助特定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所谓语境,不单单指该词所在语句,还应该前后扩展,从整体语意表达中揣摩词义。推测实词含义首先可从词性分析入手,如“干”既有动词用法,又有名词用法,由于“称”是动词,前面的介词“以”便与“治干”组成介词结构作状语,则“干”是名词“才能”意便是正确的。“躬耕”对于考生并不陌生,初中学习的《出师表》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句,二者完全相同,可借助迁移法推断“躬”为“亲自”意。“宾”的义项则必须立足于文本整体,这句话是在孙谦被任命为巴东、建平二郡太守后,明帝要孙谦招募一千兵丁跟随以镇服郡中百姓之后说出的;下文又有到任之后“郡境翕然,威信大著”之语,前后比对,可以推测出孙谦实是说“蛮夷”顺服的原因,故理解为“归顺”正确。“布”理解成“开诚布公”的“布”的“宣告”失当,因为其后的“恩惠”与其组成动宾结构,再加上前后语境,它理解成“施行”更恰当。

试题详情

13.答案C项。该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能力。原文有“引与俱归,日夜与通明纵酒甚欢。居久之,遇赦始得出。”是说彭子篯把沈通明藏匿在家里,等到得到赦免令之后,沈通明才出门,而非彭子篯免除了他的罪责,将他释放。

试题详情

12.答案A项。考查对文章中的信息进行筛选的能力。文言文的信息筛选题解答,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明确筛选的对象,二是明确筛选的标准。该题题干要求筛选“表现沈通明‘有情’‘有义’的一组”,“沈通明”是筛选对象,“有情”“有义”是筛选的标准。不符合此二项的语句删除。②句言其为逃走做准备,③句言其威吓敌人,⑤句言其落泊时的表现。

试题详情

11.答案D项。该题考查理解文中词语含义的能力。“率”应该是“全、都”的意思。全句应该翻译成“全都是风流倜傥与众不同的人”。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