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35179  335187  335193  335197  335203  335205  335209  335215  335217  335223  335229  335233  335235  335239  335245  335247  335253  335257  335259  335263  335265  335269  335271  335273  335274  335275  335277  335278  335279  335281  335283  335287  335289  335293  335295  335299  335305  335307  335313  335317  335319  335323  335329  335335  335337  335343  335347  335349  335355  335359  335365  335373  447090 

2、《国语  勾践灭吴》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共二十一卷,传为左丘明所著。全书按不同国家记载史事。《国语》和《左传》明显的区别是:《国语》分别不同国家,以记言见胜;《左传》则按年代编号,长于记事。 (1)    ,    ;如此,则有常赏。 (2)寡人闻古之贤君,    ,   。 (3)果行,国人皆劝。  ,  ,   。

试题详情

2、我所认识的梁漱溟(08山东卷) 牟宗三    我是在梁先生于重庆北培创办"勉仁学院"时(1948年)认识他的."勉仁"是梁先生的斋名,取儒家"勉于行仁"的意义;先前他也以"勉仁"办了一所中学.我是在建校以后去的,在那里待了一年多,所以对梁先生的学问与人格也有一些了解.    他是个了不起人物,从性情,智慧,个人人格各方面来讲,在这种时代,要找这种人,已经不太容易了.他的议论不管是对是错,都有真知灼见.他和一般社会上的名人,名流不同,他对中国有极深的关怀,平生所志都在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寻出一条恰当的途径,例如"乡村建设运动",就是梁先生思想见之于行动的具体表现,不只是讲说学问而已.    "乡村建设"的实践,就他思想的渊源来看,可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为代表.这本书是梁先生应王鸿一之邀,在山东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为题的演讲稿合辑而成的.那时他还很年轻,不到30岁.这是当时非常了不起的一本著作,思辨性非常强,自成一家之言,不是东拉西扯,左拼右凑出来的,而是一条主脉贯串而下,像螺丝钉钻缝入几的深造自得之作,可说是第一流的.    梁先生没出过洋,又不是什么翰林学士,但一样可以讲中西文化问题;黑格尔没到过中国,也不认识中国字,但到现在为止,讲中西文化问题的,没有一个超过黑格尔的,谁能够像黑格尔了解到那种程度的 这就是哲学家的本事了.梁先生讲中西文化,完全出自于他对时代的体认及民族的情感,而这又是承续自他家庭中关心国事的传统.梁先生的父亲梁济(字巨川),在民国七年时,为抗议象征着固有文化的清朝之灭亡,而自杀身亡.这是一个时代的问题,也是梁先生格外关注的文化问题.    究竟,中国文化该何去何从 中国文化在满清统治了三百年之后,从辛亥革命到现在,一直难以步上正轨,而源始于十七,八,九世纪近代文明的西方文化,就摆在眼前,应该如何作个抉择    梁先生曾说过一句话:要读他的《中国文化要义》,保存中国传统.保存文化是对的,那一个民族能否定自己的文化 但想了解中国文化并不容易,读《中国文化要义》恐怕不如读《东西文化其及哲学》.   《中国文化要义》是从他的《乡村建设理论》简约出来的,哲学味太重了,每一个项目都需要再加以申说,否则不易懂.而《乡村建设理论》虽是他最用心的著作,企图自农村风俗习惯的横剖面深刻剖析中,归结出中国文化的特征,但是纵贯性不够,在方法论上"从果说因",是有问题的.这是梁先生一生吃亏的地方,也使他不可能真正了解到中国文化. 梁先生晚年观念已老,也有很多问题没有触及,尤其是文化上.    但是,在文革之时,他却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不屈不挠的风骨与气节,这是他最值得敬佩的地方.他被批斗时,家具和所有的藏书也都被摧残烧毁,他并没有反抗,只极力要求破坏者让他保留一部字典,因为那部字典是向朋友借来的,烧掉了会对不起他的朋友.虽然最后这部字典还是不能幸免,被烧掉了,但是从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到他那来自传统知识分子的忠厚的一面.    梁先生在近代中国是一个文化的复兴者,不但身体力行地宣掦了传统的儒家思想,更可以说是接续了清代断绝了300年的中国文化.这是他的一生最有意义的地方,也正是梁漱溟先生象征"文化中国"的意义所在. (文章有删改) 19,文章第二段说"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和社会上一般的名人,名流不同".这样评说梁漱溟的具体理由是什么 (4分) 20,文章第四段写到了梁漱溟父亲自杀身亡,这段文字在文中有何作用 (4分) 21,作者在评述《中国文化要义》等著作特点的同时,也指出了梁漱溟的不足.他的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4分)

22,作为一篇评传性文章,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梁漱溟的 这样写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 (6分)

试题详情

18.三个方面:①对子女循循善诱,呵护备至。②对作者、读者热情宽容。③对年轻编辑辅导提携,关心爱护。

试题详情

17.①有着几十年亲似手足的友情。②有着共同的兴趣和爱好。③互相激励和帮助。

      ①随兴之所至,无话不谈。②没有功利目的,无所顾忌。③心领神会,肝胆相照。

试题详情

16.①认真讲解,时或热烈讨论。②不加约束,任其自由发挥。③重视评议,培养写作习惯。④善于启发,诱导深入思考。

      ①仔细考查作文的表达形式。②详细询问作文的思想内容。

试题详情

18.叶圣陶晚年曾用“得失赛翁马,襟怀孺子牛”来自勉。依据传记内容,探究文中哪些方面体现了叶圣陶的“孺子牛”襟怀。请简要论述。(8分)

答案:15. A   C

试题详情

17.和朱自清见面,叶圣陶为什么会感到“格外高兴”?他们谈心时为什么能达到“随意之极致”?请简要分析。(6分)

试题详情

16.叶圣陶指导儿女们写作有什么特点?他对儿女们的作文又是从哪些方面评议的?请结合原文概括回答。(6分)

试题详情

15.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正是在叶圣陶的鼓动与热心帮助下,1931年8月朱自清才由北平动身访问欧洲,并写出了散文集《欧游杂记》。

 B.列入“四川省教育科学馆丛书”的《精读知道举隅》和《略读指导举隅》,是叶圣陶和朱自清合编的中学生课外读本。

 C.正如当年的《小说月报》那样,《中学生》这块战时青年的精神家园,也曾培育了一大批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

 D.从叶圣陶为他的儿女取名为至善、至美、至诚,我们可以看出他追求真善美、憎恶假恶丑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E.本文通过描写叶圣陶知道儿女们写作、编《中学生》杂志等事迹,勾勒了一位可亲可敬、踏实认真的教育家形象。

试题详情

1、叶圣陶在四川(07海南、宁夏卷)

   1940年初夏,叶圣陶来到成都,在四川省教育厅教育科学馆工作。他白天去办公,晚上教儿女们写写文章。常常在晚饭之后,把油灯移到桌子中央,至善、至美、至诚就凑着光亮,认真地听父亲讲解。有时候,儿女们也和父亲热烈讨论。他们每人每星期交一篇文章。叶圣陶一向主张作文要说自己的话,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对儿女们的作文,他也从来不出题目,随他们写去。这也是他们一天中最感兴味的时刻。叶圣陶一边看他们的文章,一边问:“这儿多了些什么?这儿少了些什么?能不能换一个比较恰当的词儿?把词儿调动一下,把句式改变一下,是不是好些?”遇到看不明白的地方,他就问孩子们:“原来是怎么想的?到底想清楚了没有?为什么表达不出来?怎样才能把要说的意思说明白?”他问得十分仔细,兼职就是严格的考试,同时也是生动活泼的考试。孩子们都乐意参加这样的考试。

   但是,对于叶圣陶,到了成都以后,使他格外高兴的事,却要算和朱自清的朝夕相见了。几十年来,这两位作家亲似手足。朱自清曾写过《我所见的叶圣陶》《叶圣陶的短篇小说》等文章。1931年8月,朱自清由北平动身访问欧洲,就是在叶圣陶鼓动下,才写出了《欧游杂记》的。朱自清在这本书的“自序”里,曾提到叶圣陶帮助“设计”、“题字”,“校对”等。叶圣陶曾写过《与佩弦》的散文,讲述他们之间的友情:

   促膝谈心,随兴趣之所至,时而上天,时而入地;时而论书,时而评画;时而纵谈时局,品鉴人伦;时而剖析玄理,密诉哀曲……可谓随意之极致了。这当儿,名誉之心是没有的,利益的心是没有的,顾忌欺诳等心也都没有,只为着看出内心而说话,说其不得不说。其味甘而永,无所不领会,真可说彼此“如见其肺肝然”的。

   现在,很难得他们同处一地,又在一起工作,还先后合编了《精读指导举隅》和《略读知道举隅》,作为中学生学习国文的课外读物,列入“四川省教育科学馆丛书”出版。

   为了浇灌《中学生》这块抗战时期青年的精神家园,叶圣陶1945年9月离开成都到重庆,住在螃蟹井开明书店那个局促的小楼上。看稿编稿,和作者、读者书信联系,甚至校对都由他自己动手。他热情、认真、宽容,一心一意为作者和读者服务。来稿只要有可用之处,他就诚恳地提出修改意见。赵景深在《文心背影》里说:“他的复信措词谦抑,字迹圆润丰满,正显出他那谦和而有诚实的心。”正如当年他主编《小说月报》精心培育了一大批后来成为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时那样。他那种公而忘私的精神和工作态度,给予年轻一代的教育、鼓舞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当时《中学生》杂志一位年轻编辑后来回忆说:“他是实际的教育家,但不是取教训态度的老师,而是取辅导态度的顾问……他是热忱的事业家,在编辑部不是做官当老爷,而是脚踏实地,以身作则,放手让青年编辑在实践中锻炼,有合理的建议欣然采纳,对可用的稿件热诚支持,有忽略的地方及时提醒,有弄错的地方予以纠正。”这就是真正的教育者的榜样。在他身上似乎更多的是儒家思想,从他为自己的儿女取名至善、至美、至诚可以看出,他追求的是一种多么崇高的境界。但是,他又能根据时代的潮流而有所取舍,不断前进.

                                           (选自《叶圣陶和他的世界》第九章,有删节)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